课堂练笔有“三招”
2017-01-04左文婷
左文婷
[摘 要]课堂小练笔是目前语文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形式。它不仅可以把阅读与写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而且还可以真正将语言文字训练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想把课堂练笔落到实处,教师可以从改写、仿写、补写三方面入手。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课堂练笔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4-046
所谓课堂练笔,就是指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鼓励学生适当进行写作训练的一种形式。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很容易把阅读与写作孤立开来进行教学,这导致了学生写作文时不知如何着手。应对这一现象的有效策略就是鼓励学生进行课堂练笔。对此,教师可以从改写、仿写、补写三方面入手。
一、转换角度练改写
吕叔湘先生说:“各种方式的改写,各种范围的改写,实在是习作的最好准备。”鉴于这点思想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根据课文的性质特点,教师在引领学生深入阅读的基础上,可以鼓励学生采取任意形式、任意方法对课文内容进行适当的改写。这样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且在改写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得到极大提升。
如苏教版语文《游园不值》这首诗,主要描写了诗人在游园过程中的所观、所感,表达了诗人发自内心的喜悦以及对美好春天的赞美。在学生理解诗词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并且结合自己的想象,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简短的记叙文或者小故事。这样别具一格学古诗,必能使学生的创作兴趣大发,进而在改写的过程中享受到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主要依据诗词的性质特点,鼓励学生在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对古诗进行改写。在不拘形式的改写中,学生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也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提升与发展,达到了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二、示例模仿练仿写
叶圣陶曾说:“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在苏教版的语文课文中,有许多优美的句子、精彩的片段以及独特的结构等,这些都是学生进行模仿练笔的有效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按照文本教材中的示例进行仿写,在模仿中练笔,在模仿中提高。这样,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必定会得到飞速发展。
如苏教版语文《黄山奇松》一课主要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黄山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我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作者对黄山松树的描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因此,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以课文中有关松树的描写为例子,让学生想象一下黄山其他松树的样子,并进行仿写。如此一来,就可以使学生在具体的范例指引下,学会举一反三。这样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提升,而且也由此打开了一条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通道。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依据文本中语言比较有特点的优势,教师在学生把握了文章句子特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依此进行仿写。这样不仅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写作难度,而且为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奠定了基础。
三、启发想象练补写
有时候,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在文本中常常会留一些“空白”的地方。这些“空白点”教师如能很好地加以利用,启发学生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合理想象,并补写,那么,不仅可以丰富文本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可以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随之得到提升与发展。
如苏教版语文《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主要讲了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遗愿,无论环境条件多么不利,仍然利用一切时间坚持完成《史记》创作的故事,表现了其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课文中在关于司马迁著书的描写,有这样一段话:“就这样,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25万余字的……”作者用“13年时间”这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对司马迁创作的历程一笔带过。其实,细想起来,在这13年中,司马迁完成著作的过程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那么,在这13年中,还会发生哪些阻碍司马迁写作的事情呢?在教学时,结合这个“空白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把故事补写完整。这样一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司马迁这个人物的认识,而且使文本内容显得更加丰满,进而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主要抓住文本语言中的空白点,鼓励学生去想象、去表达。如此一来,在学生眼中本来平凡的人物,在补写的过程中也会变得更加立体鲜活起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随之得到了提升。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课堂小练笔已成为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有价值的素材,鼓励学生去改写、仿写、补写,最终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双赢。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