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治学严谨 勇于创新

2015-04-28

神州学人 2014年5期
关键词:资助教授分子

北京大学化学系肇始于1910年成立的京师大学堂格致科化学门,是国立大学中最早设立的化学系,1994年更名为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简称“化学学院”)。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目前下设有化学系、材料化学系、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系、应用化学系和化学生物学系等5个系,无机化学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物理化学研究所和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等5个研究所,以及化学基础教学实验中心。学院管理运行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以及北京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和北京核磁共振中心。北京大学新设立的2个交叉学科平台——“合成与功能生物分子中心”和“软物质科学与工程中心”也挂靠在化学学院。2003年底,科技部批准北京大学化学学院与中科院化学所联合筹建“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2007年12月通过建设论证。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受中国化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教育研究中心等委托,负责编辑出版《物理化学学报》和《大学化学》2种刊物;与英国皇家化学学会和中国化学会合办的新的国际学术刊物Inorganic Chemistry Frontiers已于2014年正式创刊。学院教师中有70余人次任职于国际学术组织或担任国内外学术期刊的主编、副主编和编委等。

化学学院拥有一支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勇于创新、朝气蓬勃的师资队伍。学院现有60多个独立研究学术小组,其中超过半数的学术小组负责人(PI)获得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近5年来,学院新引进年轻学术小组负责人15名,进一步提升了科研队伍的学术活力和竞争力,优化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杰青”在青年学者的事业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项目的资助使得这些年轻科学家可以在一段时间内集中思考和稳定探索重要的科学问题,为其后来的学术研究和个人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化学学院现有36名“杰青”,他们已经成为北京大学化学学科的教学和科研中坚力量,其中有4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人获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值得一提的是,学院近5年内新引进的年轻学术小组负责人中已有3人获得“杰青”资助。应该说,“杰青”项目在北京大学化学学院稳定人才队伍和提升科研创新活力方面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杰青”风采

刘忠范,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获“杰青”资助。长期从事低维碳材料和纳米化学研究,在石墨烯、碳纳米管的化学气相沉积生长及其光化学能带工程、针尖化学等研究领域取得突出成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化学会一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以及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

“杰青”是我1993年回国后的第一桶金,可谓是雪中送炭,对我在北大的科研生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奠基性作用。“杰青”这个头衔也是中国学术界为数不多的,为人们所认可的老品牌,值得大家的珍惜。

来鲁华,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95年获“杰青”资助。主要从事物理化学与生命科学的交叉研究,在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关系、蛋白质设计、基于结构与基于系统的药物设计领域开展过长期系统的研究。

获得“杰青”那年,当时由于条件所限实验室以计算结构生物化学研究为主,非常希望能够开展理论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杰青”的资助使得这种设想逐步成为现实,形成了以理论计算与实验紧密结合的方式研究生物学问题的特色。

严纯华,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95年获“杰青”资助。主要从事稀土分离理论、应用及稀土功能材料研究。

以我的理解,“杰青”更像是一个人才激励计划,而非简单的研究目标驱动的经费资助项目。它天生具有重“人”轻“物”、以人为本的秉性,给予我们更为“宽松”的考核环境。正是在“杰青”的资助下,使我实现了研究领域的拓展,从已经熟稔的稀土分离理论、工艺和应用研究闯入了全新的稀土纳米功能材料领域。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杰青”。希望“杰青”能继续保持公平、公正特质,继续引领我国科技资助体系的清风正气。

邵元华,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998年获“杰青”资助,2006年获梁树权分析化学奖,2012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主要研究方向:软界面电分析化学;生物分子的检测。主要成果:发展了一系列研究液/液界面电分析化学的新技术与新方法;发展了一些构筑仿生界面用于电化学传感。在Chem.Soc.Rev.,Angew.Chem.Int.Ed.,JACS等期刊发表论文111篇。担任中国科学:化学、J.Electroanal.Chem.。Talanta等学术期刊编委。

“杰青”是我国最负盛名、最物有所值的基金。

席振峰,教授,1998年获“杰青”资助。主要研究方向是利用金属有机化合物研究高选择性有机合成新反应、新方法,深入研究活性金属有机中间体和反应机理,提出并坚持双金属有机试剂“协同效应”以及“基于活性中间体和机理研究的合成化学”科学研究理念,在双金属有机合成试剂化学研究方面开展了深入、系统的创新性工作。

“杰青”对鼓励开展有特色的深入、系统性研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建议进一步提高资助强度。

王远,教授,1999年获“杰青”资助。主要从事纳米结构功能材料的分子工程研究,以功能为导向,设计、合成纳米粒子与分子基元,发展新型催化与传感功能体系。

“杰青”项目有利子青年学者快速成长,对于发现、培养和支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相信该项目将继续对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陈尔强,教授,2000年获“杰青”资助。主要研究领域为高分子凝聚态物理。研究内容包括:具有不同分子持久形状的高分子、新型液晶高分子的相结构与相转变;低维及几何受限状态下的高分子结晶、熔融和玻璃化转变;基于不同类型次价力相互作用的高分子自组装;多组分多相聚合物体系的结构与性能。

我珍视“杰青”项目所给予的科学探索的自由与学术品味,从中我也获得持之以恒追求卓越的动力。endprint

李星国,教授,2000年获“杰青”资助。研究方向为金属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稀土材料、等离子体合成、储氢和储电材料。

能获得“杰青”资助深感荣幸,受到很多同仁的帮助和支持,心存感激!

高松,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获“杰青”资助。2013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院长,现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兼教务长。长期从事配位化学与分子磁性研究,在发展新的分子纳米磁体和铁电分子磁体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200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3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杰青”项目给予我学术成长关键时期的重要推动力。

吴凯,教授,2001年获“杰青”资助。从事表面科学研究,主要涉及表面模型催化体系、表面分子自组装、表面电子自旋调控以及表面功能材料制备。

“杰青”是我回国独立开展学术研究的第一桶金,对于当时缺乏资金的我的实验室来说是雪中送炭。正是有了该项目的支持,我的系列研究工作才得以顺利开展。它是国内口碑最好、竞争最公平、遴选最苛刻、青年学者最为看重的人才项目,没有之一。

夏斌,教授,2001年获“杰青”资助。主要从事液相核磁共振波谱学技术,结合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析化学等实验技术,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关系,揭示其生理功能的分子机理。目前的研究课题涉及肿瘤的侵袭与转移、细胞自噬、DNA的转录调控、蛋白质构象折叠机理等生物学问题。

“杰青”是我独立开展科研工作后获得的第一笔科研经费,可谓是我事业的第一桶金。对我来说,“杰青”不仅是经费上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支持。祝愿“杰青”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崛起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

吴云东,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获“杰青”资助。主要从事理论与计算有机化学的研究。其研究跨越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及药物设计等多个领域。为设计催化剂、发展精确的蛋白质分子立场作出了重要贡献。

“杰青”项目是我到北大工作后的第一个科研项目,为支撑科学研究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经费来源。在该项目的支持下,我取得了一系列学术成果,为北大培养了一批优秀学生。该项目的支持力度较大,经费资助合理,监管得当,希望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

齐利民,教授,2003年获“杰青”资助。主要从事有关胶体与界面化学、纳米材料合成与组装、能源材料化学、仿生材料化学等方面的研究,在新型无机微纳结构的胶体化学法控制合成与组装以及生物与仿生矿化等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

“杰青”项目所给予的精神鼓励和经费支持大大促进了我的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希望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这一品牌项目能够在支持和激励青年学者们潜心研究、追求卓越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黄建滨,教授,2004年获“杰青”资助,中国化学会胶体与界面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从事胶体与界面化学特别是两亲分子自组装方面的研究。在正一负离子表面活性剂物理化学、两亲分子一维白组装调控与应用方面取得突破。多次在国际和国内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上作大会和分会报告。并担任第十二届国际胶体与界面化学会议联合主常。目前担任国际学术期刊Soft Matter副主编,Langmuir和J.Colloidal and Interface期刊编委。

“杰青”不仅在经费上给予了很大支持,而且对于个人科研前进是个很大的鼓励和鞭策,是我个人科研发展道路上的庆幸和骄傲。

裴坚,教授,2004年获“杰青”资助。主要从事新型有机高分子半导体材料的结构设计、合成及其光电器件加工方面研究。

“杰青”为我提供了较大的发展空间,使我下决心去做最基础、最前沿的工作。“杰青”以人为本、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管理模式体现了人文关怀,激励我在基础研究领域奋勇前行。

刘文剑,教授,2006年获“杰青”资助。主要从事相对论分子量子力学、重元素电子激发态及电、磁性质等理沦与方法研究。建立了eQED(Erfective Quantum Electro Dynamics)、Q4C(Quasi-four-Component)、X2C(Exact two-Component)等相对论电子哈密顿;发展了相对论电子“显相关(Explicit Correlation)”与“静态-动态-静态”波函数构造方案;针对电子的电、磁性质,发展了相对论含时密度泛函理论以及NMR与NSR光谱的相对论响应理论,并建立了NMR与实验NSR之间的相对论映射关系。

张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年狭“杰青”资助。主要从事纳米碳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在碳纳米管电子器件和石墨烯基拉曼散射活性基底的材料基础与技术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荣获2001年度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2007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二完成人)、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和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称号。担任Carbon杂志的编辑。

“杰青”对我科研工作的进步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刘海超,教授,2008年获“杰青”资助。近年来主要从事分子催化与能源化学方面的研究,旨在揭示能化剂构-效关系与催化反应机理,发展生物质高效转化的新途径等。

“杰青”项目鼓励我在科研上始终瞄准关键问题、勇于挑战难题和不断开拓创新。“杰青”项目已成为目前国内评价年轻学者的一块金字招牌,希望这块招牌永远光洁如新。

余志祥,教授,2008年获“杰青”资助。主要从事将理论计算和有机合成相结合来研究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发展有机合成方法,并将发展的有机合成方法学应用于天然产物与药物分子的合成。

“杰青”的支持对中国青年科学家的起步和成长非常重要。如果能有更持久的支持,这将更有利于帮助中国青年科学家成长为所在领域的世界学术领袖。强烈建议“杰青”应支持各个年龄段(而不仅仅是45岁以下)的科学家。

张亚文,教授,2010年获“杰青”资助。主要从事面向高效能源转化的稀土-贵金属纳米结构的理性设计、控制合成、有序组装、催化特性及构效关系方面的研究。

获得“杰青”项目的资助既是给我的一个莫大荣誉,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和动力。使自己能有片刻的沉潜时间,凝练思想、夯实基础、升华能力,从而为在科研之路上实现不断的自我超越提供了一个契机。

高毅勤,教授,2011年获“杰青”资助。主要从事蛋白质与DNA等生物分子在溶液中的构象形成和化学反应中的溶剂化效应等理论方面研究。

在“杰青”的资助下我们系统性地开展了水溶液结构和动力学性质的基础理论研究,对存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Hofmeister序列难题提出了新的理论解释;发现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新的规律。“杰青”对基础研究和自由探索的鼓励极大地促进了研究工作的进行。

李彦,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1年获“杰青”资助。主要从事碳纳米材料的研究。目前还担任ACS Nano顾问编委和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副主编。

“杰青”的支持使我能够更潜心于基础和核心问题的探索和研究,我的课题组近期在碳纳米管结构和手性可控生长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提出了一种解决这一领域内最关注的科学问题的方案。

郭雪峰,研究员,2012年获“杰青”资助。主要从事分子材料和器件方面的研究,围绕分子器件的接触界面基础科学问题,致力于发展制备稳定纳米/分子晶体管的普适性方法,研究异质界面诱导的新奇物理化学现象,通过设计实现对器件性能的调控,是世界上能开展单分子本征输运物性研究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代表性课题组之一。

“杰青”是青年科学家从事科学的标杆,获得“杰青”资助让我对科研更有信心,更让我的科研上了一个新台阶。endprint

猜你喜欢

资助教授分子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刘排教授简介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分子的扩散
米和米中的危险分子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心不在焉的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