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嘉鱼县蔬菜质量安全保障方略

2015-04-27刘宏斌黄学萍李胡英

长江蔬菜·学术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质量安全蔬菜

刘宏斌 黄学萍 李胡英

摘 要:介绍了嘉鱼县蔬菜质量安全现状与成效,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安全隐患,并提出蔬菜质量安全保障方略,以进一步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市场投放安全放心的蔬菜。

关键词:蔬菜;质量安全;保障方略

蔬菜是人们膳食结构不可缺少的食物,蔬菜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嘉鱼县作为蔬菜大县,抓好蔬菜质量安全建设,实现蔬菜质量与国际接轨,这既是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要求,也是我县农业产业发展的需求,更是我县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

本文从嘉鱼县蔬菜质量安全现状及主要成效出发,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提出蔬菜质量安全保障方略与广大同仁探讨商榷,以进一步提高蔬菜质量安全水平,确保市场投放的蔬菜安全放心。

1 嘉鱼县蔬菜质量安全现状及成效

嘉鱼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蔬菜质量安全工作,始终把蔬菜质量安全视为农业发展的生命线,坚持把蔬菜质量安全建设贯穿到农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确保了全县蔬菜质量安全零事故发生。

1.1 蔬菜质量安全社会意识显著增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颁布施行以来,我县每年组织一次《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周活动,在县电视台制作《聚焦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题节目,利用阳光工程培训平台,组织农村劳动力、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农业执法人员、农资经营户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班等形式,不断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全民法律法规意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社会氛围。大多数农产品生产者开始注重农业生产投入品的合理使用,以不断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广大消费者希望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强监管的呼声越来越高,特别是对每天消费的蔬菜质量安全要求尤为强烈。

1.2 蔬菜标准化建设取得一定成效

我县先后被农业部列为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示范县、全国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创建县,被省人民政府确定为湖北省蔬菜板块建设重点县,被省农业厅列为全省蔬菜标准化生产整县推进示范县。在发布“一套七种”主要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全县蔬菜生产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制定了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21套,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增加到133套,广泛应用于蔬菜生产实践操作。并大力推广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生产技术,以及以生物农药、防虫网、性诱剂、杀虫灯等病虫害绿色防控为重点的标准化生产技术,促进了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蔬菜标准化入户率、普及率达95%以上。

1.3 蔬菜品牌认证稳妥推进

已认定无公害、绿色食品蔬菜基地10 500 hm2,无公害及绿色食品蔬菜覆盖率达90%以上。认证无公害蔬菜品种133个,年产量33.82万t,绿色食品21个,年产量11万多t,进一步推动了我县安全、优质、高效农业的发展。

1.4 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逐步形成

先后成立了嘉鱼县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嘉鱼县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嘉鱼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嘉鱼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组织领导、监督协调工作。此外,县农业局成立了农业执法大队,负责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执法;成立了县绿色食品管理办公室,负责全县农业“三品一标”认证监管和农业标准的实施;成立了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站,负责全县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组织体系逐步得到完善。

1.5 蔬菜质量安全综合执法初见成效

我县坚持以加强农药市场监管为重点,先后出台了《嘉鱼县农产品基地环境管理办法》、《嘉鱼县无公害蔬菜管理暂行办法》,印发了《关于禁止在蔬菜产区销售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的通告》等文件,县农业局制订了《嘉鱼县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县农业执法大队每年与全县近200家农资经营户签订农资经营承诺书,不定期地与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联合开展地毯式执法检查,严厉查处销售使用高毒、剧毒、高残留禁用农药、兽药、渔药行为。大力开展禁限高毒农药专项整治,在全县建立了16家无公害农资经营连锁店,杜绝了甲胺磷等23种高毒农药的销售使用,农资经营做到了统一进货、统一台账、统一标识、统一承诺,建立了完备、规范的农药登记备案和农药销售档案追溯制度,从源头有效保障蔬菜质量安全。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县“放心菜”工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从未发生过任何蔬菜质量安全事故,但我县蔬菜质量安全工作基础还不是很牢固,深层次安全隐患问题并未从根本上消除,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2.1 蔬菜质量安全标准建设不完善

我县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一些无公害、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但所制定的标准和操作规程数量少,范围窄,程序不科学,总体技术水平较低,有的标准陈旧,无法满足生产需求[1]。

2.2 蔬菜产地环境污染没有得到完全控制

虽然我县蔬菜生产基地产地环境条件适宜,但部分工业企业环保设施不完善,导致“三废”污染农业生态环境的现象依然存在,尤其是重金属污染潜在为害较大。另外,农药、化肥、农膜等自身污染,对蔬菜生产基地环境也有不同程度的为害。

2.3 蔬菜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组织程度不高

虽然我县蔬菜专业合作社已逐步建立,但多数合作社经济实力和标准化生产技术力量薄弱,经营管理能力不强,辐射面不广。少数合作社重经营管理,没有真正形成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经营管理模式,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标准化生产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一些农户仅从自身利益出发,为达到增产、增效、增收的目的,不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甚至违规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业投入品,而将不施或少施农药、化肥的农产品留作自家食用,不按标准施用农药的蔬菜用于出售的现象已成不争的事实。同时,目前蔬菜质量安全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还不够严格和规范,蔬菜产地准出只局限于已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专业合作组织或标准化示范区典型农户,给蔬菜安全生产指导和监管带来很大困难[2]。

2.4 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够健全

一是现有农产品检测机构功能单一,检测人员水平偏低,检测能力弱,难以满足批量、快速、准确和全过程监测的需要;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网络不全,人员缺乏,虽然乡镇能够配合县级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但乡镇没有专门的机构设置和稳定的人员编制,其监管工作处于被动状态;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投入机制还不牢固,虽然地方政府对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工作比较重视,但受经济增长方式和财力因素影响,还未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投入也较少。

3 蔬菜质量安全保障方略

3.1 抓机制建设,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基础

①建立领导机制强管理 政府要成立由主要领导挂帅、分管农业领导亲自抓的蔬菜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蔬菜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督促、协调蔬菜质量安全各项工作,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②健全监管机制强体系 为强化职能,避免出现多头监管、相互推诿的现象,在县农业局之下,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检测机构整合,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局,并列入参公管理。乡镇以农技服务中心为依托,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牌子,配置专职监管员1~2人,建成以县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局为中心、以各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为网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主要承担农民质量安全知识的培训、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推广、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的日常巡查、各项监管措施的督促落实等任务。

③建立责任机制强落实 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制度,切实落实蔬菜质量安全责任,把蔬菜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年度综合考核指标,实行蔬菜质量安全行政首长负责制及重大安全事故一票否决制。县政府与各镇政府、县直相关部门之间,各镇政府与村委会间,县直相关部门与蔬菜生产、销售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层层签订责任状,形成上下一体、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④完善投入机制强保障 蔬菜质量安全监管要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体、地方投入为导向、部门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国家资金用于蔬菜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地方政府应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工资和业务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部门要整合现有监管设备和场所,节约资金,为促进蔬菜检测、监管工作正常运转提供经费保障。

3.2 抓宣传培训,增强全社会蔬菜质量安全意识

要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制建设,利用电视、报刊、网络、举办培训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向广大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和知识[3],进一步营造人人都关注、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对农民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技术培训,普及蔬菜质量安全技术知识,使广大农民掌握基本要点,成为推广应用无公害绿色蔬菜生产技术的能手。

3.3 抓管理环节,全程防控蔬菜质量安全隐患

①及时修订蔬菜安全生产地方标准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根据国家标准、农业行业标准,结合嘉鱼蔬菜生产实际,加快蔬菜质量安全标准的修订,使之密切结合生产实践,更具可操作性。

②有效保护和改善蔬菜生产基地环境 全面取缔蔬菜生产基地周边的工业污染企业,禁止向蔬菜生产基地排放有毒有害物质,对耕地质量进行定期监测,指导、帮助农民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合理利用农业用地,培育地力,建立和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对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实行分类管理。

③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 重点加强农药、肥料市场经营监管,加强联合执法检查,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查处经营销售违禁农药和有害肥料的行为。积极实施农药、肥料质量追溯机制,督促农资经营店建立规范的农药、肥料销售台账,实行限用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制购买[4],大力引进推广无公害、生态型、环保型农药,从源头上杜绝违禁投入品在蔬菜生产中的应用。

④积极推进蔬菜标准化生产 以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为重点,积极开展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根据从“产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的要求,严格执行和落实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积极引进和推广优质、高产和抗性强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大力推广“配方施肥、平衡施肥”生产技术,大力推广“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术,大力推广农产品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和先进的高效优质药械。创新农业标准化生产模式,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推行统一品种、统一规程、统一农资、统一标识、统一销售的“五统一”蔬菜标准化生产模式。

⑤狠抓蔬菜质量安全抽检工作 制订蔬菜质量安全监督检验计划,特别要加强对农药残留风险大的蔬菜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定期对蔬菜生产基地、批发市场、超市蔬菜进行随机抽样例行检测。在各大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蔬菜监测点,积极引导超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自检体系,多途径保障终端产品质量安全。

⑥大力培植蔬菜品牌 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快“三品一标”认证步伐,开展“三品一标”基地建设。落实财政对“三品一标”认证奖励扶持政策,提高蔬菜生产企业发展“三品一标”的主观能动性,四川省多数地方政府制定了相应的激励政策,促进了产业的后续发展[5],值得借鉴。强化对已获“三品一标”认证的产品质量监督,指导认证企业做好生产档案记录,提升“三品一标”品牌信誉与公信力。

⑦认真落实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 要加强对蔬菜生产企业和种植大户的指导和服务,建立投入品使用档案和生产记录,建立产地准出制度。监督批发市场、超市、配送中心和仓储等市场主体,严格查验农产品产地证明及质量安全检验合格证明、农业“三品”认证有效证书复印件或进口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疫)合格证明。不能提供证明材料的农产品,必须抽检合格才能入市销售。要重点控制调进源头,下大力气抓好市场准入工作,严格按照“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的原则,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6]。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施行,为农产品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提供了法律依据,也进一步奠定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法律地位。而湖北省一些地方法规的出台,也为当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执法提供了更为便捷、更具有可操作性的平台。我们相信,只要各级政府对此项工作给予高度重视,通过相关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一定能使蔬菜质量安全问题迎刃而解,有效地消除蔬菜质量安全的各种隐患,从而切实保障蔬菜消费安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1] 陈丽琳,喻法金.湖北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1(5):37-40.

[2] 殷进领,周赓.山东省威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与对策建议[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4):74-76.

[3] 万同林,佘才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31.

[4] 李恩普.强化农产品质量全程监管的措施探讨[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4):22-24.

[5] 沈晓玲.四川农业品牌建设成效与思考[J].四川农业科技,2012(1):5-6.

[6] 喻小兵.荆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63.

猜你喜欢

质量安全蔬菜
蔬菜
瓜果蔬菜:成精了!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混合模式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创新策略分析
蔬菜也“疯狂”
蔬菜的哀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