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爱上阅读
2015-04-27周嫔
周嫔
学校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培养出终身的阅读者——在毕业后的人生中仍坚持阅读与学习。但事实的真相是,我们只培养出学生阅读者——只为了应付毕业、考试而阅读。如此一来,大多数人几乎很早就不再读书了,甚至对阅读充满了反感与厌恶。这种现象是非常令人痛心的,我们费尽心机教孩子“如何”阅读,但遗憾的是,却忘了教他们“想要”阅读。朱永新说:“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发育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既然阅读这么重要,那么我们该从何做起呢?19世纪30年代创立义务教育的贺瑞斯·曼恩的话是金玉良言,他写道:“成年人是铸铁,儿童是蜡烛。”就让我们从“蜡烛”——孩子来着手吧!
阅读需要引领
很少有孩子会主动喜欢阅读,通常都必须有某个人引领他们进入书中奇妙的世界。这也就是说,人与书并不是天然互相吸引的,开始时,必须有媒介——父母、亲戚、邻居、老师或图书管理员,将书带到孩子的世界。那么,作为孩子最亲近、最信任的家长和老师,我们该怎样扮好引领者的角色使之慢慢爱上阅读呢?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为孩子朗读。美国著名阅读研究专家吉姆·崔利斯在他的《朗读手册》一书中说道:“不论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不论在学校还是家庭,朗读都发挥着广告的作用,促销阅读的乐趣,这是引导孩子自己想要阅读的催化剂。”而且大量研究已经证实,给孩子朗读是培养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因素,每天朗读15分钟更是美国教育的秘诀。所以,只要时间允许,就为你的孩子或班级朗读吧,首先不妨从一页只有几行字的绘本开始,再逐步使用文字较多、图画较少的童书,慢慢进展到有章节的故事书及小说,并尝试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慢慢地,你就会惊喜地发现,就像吃饭和睡觉一样,阅读成了孩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当然,只有喜欢阅读的人才能影响别人去喜爱书本,如果家长和老师自己都不喜欢阅读,又怎能把这份喜爱传递给我们的孩子呢!
阅读需要环境
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援引了许多深受敬重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书越容易获取,人们的阅读成绩越高;相反,书不容易获取就导致阅读成绩低下。拥有较好的图书馆、较多的书店、较多的家庭读物,以及拥有免费和独立读物的州,便会有较高的阅读成绩……这说明,出版物大环境(书籍)在阅读上也扮演了关键性的角色。
令人欣慰的是,出版物的大环境是可以通过各种措施来改变的。就学校来说,首先学校图书馆不能只成为摆设性的东西,它需要实实在在地为孩子们的阅读服务。一方面,它必须面向所有孩子充分开放,开放的时间要足够长,另一方面,还必须及时补充最新读物,以满足孩子们的阅读需求。最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图书馆的图书种类众多,毫无准备的孩子走进图书馆就像掉进了书的海洋一样,很难一下子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读物,这就需要图书管理员不仅是对图书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分类,还需要他们或者有专门的老师来对图书进行简单的介绍,能根据孩子的兴趣和爱好为他们推荐合适的图书,这样才不会使孩子因可选择的书太多而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除了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柜、走廊里的流动书架、宣传栏里的好书推荐等都是学校阅读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在《劝学》篇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日日浸润在书香阵阵的校园,孩子们的心性又怎能不受到熏陶和感染呢?
和学校相比,孩子们的更多时间是在家庭中度过的,所以,家庭阅读环境的建设也很重要。可我们现在的社会情况是,家庭的住房越来越大,装饰越来越豪华,但书籍的藏有量却越来越少,有些甚至连寻常的杂志和报刊都很难看到,我们对于阅读的冷漠和忽视已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再来看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对我们的建议:“早在孩子能接触到公立图书馆前,书本就应该成为他们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孩子出生时,家庭图书馆就应该开始建立了。如果你能在婴儿房中设置书架、放些书本就更好了。孩子越早习惯看到书本,就能越早形成书本是日常生活中一部分的概念。”孩子能够出生在书香世家,固然很幸运,但如果不是,现在开始也可以营建。给家庭购买一些书籍吧,不仅为孩子,也为大人自己;不是放在精致的书柜上装点门面,而是放在随手可及的书篮或杂志架上。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不知不觉中,也许你已使自己和孩子向阅读迈进了重要一步。
阅读需要时间
阅读是需要时间的,那么我们现在的孩子有多少可供自由支配的阅读时间呢?答案是不容乐观的。单从语文学习来讲,一个学期只有薄薄的一本课本,三十几篇文章,但这足以使我们的老师、孩子、家长为之耗尽心力。在学校,琐碎的讲解、繁多的习题充斥了孩子们的课堂,回到家,还有成堆的作业、各种补习等着他们,孩子们从哪去要奢侈的阅读时间呢?问题的解决必须回到问题产生的源头,像魏书生、陈琴、韩兴娥等一批有勇气和胆量的老师早已经开始了压缩课本教学内容、扩展课外阅读量的各种教学实验和实践,并取得了各种可喜的成绩,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希望和曙光。作为语文老师,首要任务是让孩子喜欢阅读;对于语文教学,“读”才是硬道理。所以,我们该做的就是把阅读的时间还给孩子,把大量思想、文字俱佳的文章放在孩子面前,为他们的“吞食”提供条件,让他们的眼睛浸润在铅字中,让耳朵浸润在书声中,让心灵和大脑震荡在感动和思维中。
作为家长或老师,你或许会担心大量的课外阅读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会影响他们的学业。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苏霍姆林斯基一次又一次地告诫我们,要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通过阅读而激发起来的思维,好比是整理得很好的土地,只要把知识的种子撒上去,就会发芽,取得收成……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内心由于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他学习起来就越容易。”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也强调:
你读得越多,理解力越好;理解力越好,就越喜欢读,就读得越多。
你读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聪明。
阅读能力是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不一定考第一,但各门功课都不会太差。
阅读需要自由
早在3000年前,柏拉图在给家长的建议中就提到:“孩子早期的教育应绝对避免强迫性学习,应该让他们的学习成为充满乐趣的娱乐活动。幼小的孩子是从游戏中学习的,强迫性学习无法停留在精神上。”孩子的学习要在娱乐、自由中进行才会效果显著,阅读也是这样。可我们的家长或老师却往往容易忽视这一点。在指导孩子阅读中,我们最习惯做的就是给孩子开列所谓的“阅读书单”,这些书单往往是权威人士或者我们自己认定的经典书目。我们坚定地认为这些经典书籍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有利的作用,所以还要求他们在阅读完后写读书报告或心得。也许我们的出发点是善意的,但结果是孩子越来越难以阅读下去,甚至对阅读产生了望而生畏的抵触情绪。原因很简单,其实就是我们剥夺了孩子阅读的自由和乐趣。在阅读中,自行选书、自得其乐对孩子来说相当重要,我们要非常重视这一点,以保护孩子的阅读兴趣。比起让孩子学会怎样阅读,以获得阅读的高分来说,也许让孩子爱上阅读、渴望阅读,能够坚持阅读下去更重要得多。
最后,我想用吉姆·崔利斯在《朗读手册》中的一段话来结束:“由常识可知,阅读是消灭无知、贫穷与绝望的终极武器……因此,大家所面临的任务是,让下一代的孩子深信,随身携带书本比带枪收获更多。”
责任编辑 黄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