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仲恺高新区:崛起中的教育新城
2015-04-27龙建刚
龙建刚
她因先烈而得名,她因创新而崛起,她是全国最早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东江之滨,人文荟萃,她就是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近年来,仲恺高新区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先后获得国家火炬计划惠州LED特色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移动智能终端产业示范基地等称号。高新区正成为引领珠三角东部地区创新发展的新高地。
仲恺高新区以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建设,以城市建设支撑产业发展,产城融合互动,实现产业、城市、人之间持续向上的发展。
而无论是产业转型,城市建设,还是人的发展,都离不开教育的支撑、引领与服务。仲恺高新区委、区管委会充分认识并发挥教育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通过教育发展打造吸引企业、留住人才、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软环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全景设计:新思路引领新追求
2012年在区委副书记、区管委会主任杨鹏飞的带领下,仲恺高新区10位校长到台湾走访了8所学校和两个社区,借助这次活动,教育部门在全区范围内引导开展了一次教育理念大讨论,各界人士热烈参与、积极献谋献策,经过探究,形成了仲恺教育的顶层设计——“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学贯中西、包容开放”。
1.认识到位,把握方向。
仲恺高新区委、区管委会充分认识到,要建设“现代创新型、生态城市型”高新区的“双型城市”,必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从仲恺的实际出发,牢牢把握传承与创新、公平与效益、开放与自主相结合的教育发展原则。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当中,始终坚持以优先发展为原则,保障教育发展;以均衡发展为基础,力促教育公平;以内涵发展为重点,提升教育发展品质;以人才发展为关键,增强教育发展能力;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助力教育跨越发展;以接轨国际为方向,拓宽教育发展视野。
2.高瞻远瞩,确定目标。
仲恺高新区委、区管委会围绕建设“现代创新型、生态城市型”双型城市的目标要求,把教育事业纳入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划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以政府发展规划引领教育科学发展,宏观调控、科学规划。2010年仲恺高新区实施体制机制改革之初,先后制定了《仲恺高新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仲恺高新区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实施方案》等战略性文件,对全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具体规划,提出构建现代教育体系,建设优美教育环境,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培养高素质社会人才,实现“五年大发展,十年大跨越,力争教育各项指标排在全国高新区前列”的目标。努力实现教育“八化”:即学校建设规范化,城乡教育均衡化,各类教育协调化,教育手段信息化,培养模式多元化,教育视野国际化,教学质量优质化,教育体系终身化。
3.仲恺文化,引领发展。
仲恺高新区是近代民主革命先驱、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廖仲恺先生的故乡,“仲恺文化”耳濡目染了一代又一代仲恺人。
近年来,仲恺高新区以三个载体为依托着力打造仲恺文化。首先以基础设施建设为载体。区内建有廖仲恺先生主题公园、廖仲恺何香凝纪念室及廖仲恺纪念碑园,并将廖仲恺何香凝纪念园纳入陈江幸福文化产业园一同规划建设。二是以丰富活动为载体。区内设有廖仲恺先生诞辰纪念日,积极开展海内外人士参加的廖仲恺文化大型论坛。三是以社区教材为载体。以“人生最重是精神,精神日新德日新”为核心精神引领学校内涵发展,积极开发和应用《廖仲恺故事》、《情系双清》等社区教育地方读本,全面普及仲恺文化教育。目前,“仲恺精神”已经实现了四个“相融合”:与学校教育相融合,与经济发展相融合,与改革创新相融合,与社会管理相融合。“仲恺精神”已经成为高新区全体市民“三次创业”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仲恺高新区将教育发展纳入区域经济社会总体建设进行统筹规划,强调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科学规划,既传承区域文化积淀,又对接城市发展主张,思路清晰,措施得力,一系列敢为人先、亲民惠民的教育改革在高新区闪亮登场……
全面扩容提质:新追求引导新举措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仲恺高新区的外来人口急剧增长,学位亟待增加;而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社会民众对教育质量的要求日益提升。“扩容,提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仲恺教育给出的答案掷地有声。
1.扩容。
“你看,我们现在的教学楼更高更靓了。”进入仲恺高新区惠环街道平南小学的大门,一栋U形新建的5层教学楼就矗立在眼前,该校校长魏小明高兴地介绍说。2013年和2014年短短两年间,仲恺高新区投入3.7亿元新建、扩建10所学校,新增优质公办学校学位18000个,其中包括平南小学在内的7所扩建学校已经竣工,2014年秋投入了新学期的使用。
惠环平南小学校长魏小明介绍,以前该校教学楼只有三层半,16个教室,学生700人左右,8成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014年新建的5层教学楼共有60个教室,因此去年秋季学校又扩招了300名学生,班级也由以前的12个班增加到了20个班,未来几年,准备增加至36个班,学生人数增至2000人左右,满足更多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读公办学校。
学校副校长林色章说,以前学校操场都是煤渣灰填铺的,条件很简陋,现在全都铺上了塑胶,也有了篮球场和足球场。
据仲恺高新区宣教文卫办副主任文玉英介绍,仲恺坚持教育发展“六个优先”,即教育发展优先规划、教育工作优先研究、教育经费优先安排、教育人才优先引进、教育困难优先解决、教师待遇优先落实,不断完善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教育投入机制,大手笔投入教育。
2013年是仲恺的“教育发展年”,仲恺高投入、高效率、高强度保障教育发展,投入3.7亿元新建、扩建10所学校,新增优质公办学校学位18000个,包括仲恺中学初中部建设工程,惠环中心小学迁建工程,陈江五一小学、陈江东升小学、惠环平南小学、惠环中学、沥林中学、潼侨中学、潼湖中学、仲恺中学高中部的扩建工程。
去年,陈江五一小学、陈江东升小学(第一期)、惠环平南小学、惠环中学、潼侨中学、沥林中学、潼湖中学7所学校项目已竣工投入使用。陈江中心小学、沥林英光学校、沥林中心小学、潼侨中心小学、潼湖三和小学的扩建工程也正在稳步推进中。今年,又启动了仲恺区第一小学、惠南实验学校、东兴学校3所学校的建设。
2.提质。
学生上课时团团坐,有时还交头接耳,有时还转身和后面的同学说话,而老师对此视而不见——这是在上课吗?是的,这是仲恺中学推出的“三主四环”教学。
记者在仲恺中学高一(一)班看到,学生们分成了七八个小组,团团围坐在一起。历史老师穿梭在各个小组之间来回走动,正在为大家讲解西安事变。老师每提一个问题,各小组学生就会商量和讨论,最后还会推举出一位代表小组发言或上台做板书。
该校校长张干丁介绍,这只是学校开展的新教学模式的一个缩影。“三主四环”中的“三主”即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问题为主线。“四环”即预习环节、展示环节、训练环节、反馈环节,四个环节的目的分别是生成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问题和反思总结。
具体来讲,就是要改变以前以老师讲课为主,学生一味接受的填鸭式教学。变成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和同学讨论,得出疑难问题,再与老师和同学一同解决疑问。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避免呆板枯燥,也可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受到广大师生的好评。
而这只是仲恺高新区聚焦优质发展,提升学校内涵建设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缩影。
德育为先,培养学生公民素质。一是注重实效性。仲恺高新区制定了《仲恺高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仲恺高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全面开展“中小学德育工作绩效评估”,全区共有3所市级德育示范校和21所区级德育示范校,成功推进了“一校一品”德育特色建设。二是注重完善体系。坚持德育课程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相互渗透,校园文化、家庭教育与社会实践相互融合。开设网上家校沟通网络平台,加强家校沟通,家、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育人网络建设逐步完善。三是注重丰富层次。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以竞赛、活动为载体,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定期召开德育工作现场会和偏常生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聘请惠州学院的教授担任各中学的德育工作顾问,成立高新区未成年人心理辅导与援助中心。大力开展养成教育,强化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四是注重品牌打造。积极构建现代德育管理运作机制,实施“一校一课题(项目)、一校一特色(创新)、一校一品牌(窗口)”发展策略。全区的“十好养成教育”、“诚信教育”、“艺术德育”等一批集时代性、实践性、针对性、示范性为一体和具有高新区特色的德育品牌脱颖而出。
搭建平台,发展学生综合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素质领先,全面发展”教育观,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关注学生能力素养的全面发展。三年来,仲恺高新区着力打造安全稳定的“平安校园”;生动活泼的“健康校园”;优雅独特的“书香校园”;高效便捷的“数字校园”;诚信和谐的“文明校园”;多维互动的“开放校园”。近三年,学生获市级以上奖励1978人次。全区各学校的体育、音乐、美术、劳技、心理健康、综合实践等课程按要求开齐开足。开展“大课间”、“阳光体育”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新建了仲恺青少年宫和青少年活动中心,成立了青少年科学院,为青少年丰富的课余生活提供保障。积极探索“一企挂钩一校”的方式,加强校企联系,让学生零距离观察社会生活,丰富了学生的社会生活。
加强课程改革的规划和引领。加强统筹,全面铺开,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严格按标准开齐开足课程;制定并实施《仲恺高新区深化教学改革五年规划》,不断优化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自主发展、减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仲恺中学的“三主四环”教学模式、惠环中学的“教学案一体式”教学模式、沥林中学的“生本教育”教学模式等。
探索适应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首先,加强课程与教学内容研发。针对新课程实施中课程标准的调整、教材内容的变化、教材编排的指导思想和编写体例的差异以及在教学中遇到诸多问题,仲恺高新区教研室、片区教研指导中心分别组织本区骨干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研究,通过区本教研、校本教研等形式指导教师们把握课程标准,使用好教材,提高教学有效性;其次,抓好校本课程建设。利用学校特色、学校传统以及课堂教学等开发校本课程,如沥林中学的《国学经典》,惠环中学的《教学案精编》、《校园文化手册》、《弟子规》,仲恺中学的《日新德育》、潼侨中学的《东南亚民俗读本》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推动教师专业成长。采用受教师欢迎的菜单式、参与式、主题式、案例式、网络式、观摩研讨式等方式开展教师的学科专业培训;抓好科组常规管理、开展校内课例研讨与专题研究、组织区域教研等形式抓好科组建设;搭建教师成长平台,如举办教学擂台赛与各类基本功比赛激发教师竞技热情,成立“仲恺名师工作室”与“仲恺教师培训专家团队”开展新教师和青年教师“跟岗学习”与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举办“仲恺教育沙龙”与“仲恺教育论坛”等活动促进教师学术交流。
优化教学管理,落实过程监控。每学期定期开展校长工作会议、定期对教学行政工作人进行专题培训、举行教学管理现场会等活动,及时交流教学管理经验,优化管理策略;每年举行一次全区中小学教学检查活动,对各学校的课程设置、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教学常规等进行调研,推广好的经验,整改不当做法;制订《仲恺高新区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每学期组织教研员、学校骨干教师到学校开展现场优质课评价活动,加强学科课堂教学的指导和管理;组织教学质量检测与教学质量分析,探索多元化学业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效协调:新政策引出公民办教育新局面
2015年春季学期到了,仲恺高新区宣教文卫办分为多个工作小组到学校进行开学工作检查,让大家感到惊讶的是,今年民办教师的稳固率达93%,是历年最高的一年。其中,陈江、潼侨共有5所学校没有教师提出辞职。近年来,仲恺高新区民办教师稳固率逐年提高。今年,许多民办学校反映新政策出台后,教师稳固率更是得到明显提高。仲恺高新区在全市先行先试,给民办教师提供教龄补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直以来,仲恺的民办学校数量众多,撑起了仲恺教育的“半边天”,不过各民办学校办学情况有较大差距。其中,民办学校教师待遇较低,存在教师队伍不稳定等问题制约着民办学校的发展。
为大力扶助民办教育发展,仲恺高新区对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实行“五同政策”,即同规划、同管理、同评估、同奖励、同发展,促进公办与民办学校协调发展,并出台了《仲恺高新区扶持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实施办法》,办法分扶持学校发展资金、教职工补助和学生补助三块。在教职工补助方面,除了已经在全市率先对民办学校教师进行社保补助外,2015年还将对民办学校教师进行住房公积金补助和教龄补助。
上学期开学时,宏业中英文学校校长王永双收到17封教师的辞职信,辞职理由有很多,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工资较低”和“另谋高就”。该校教师的工资约3000元。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这样的收入并不算体面。所以,每年有大量的教师辞职,到更高工资的民办学校或公办学校。
不同的是,今年他只收到3封辞职信,在辞职的3位老师中,2位教师因怀孕等家庭原因,不得不辞职离开学校。也就是说,该校教师的流动率从往年的25%,降低到了今年的2%。原来,仲恺高新区拟于今年开始对民办教师发放每月200至600元的教龄补助,老师们顿时感觉工作有了盼头。
根据仲恺高新区的政策,从2015年开始,该校大部分教师可以获得每月200元到600元的教龄补助。也就是说,符合条件的老师,每年可以收到政府2400元至7200元的“大红包”。
与王校长有类似感觉的光明学校的李乐泉校长说,在往年,该校每年春节期间会流动约10名教师,原因是工资有点低。但在学校逐步提高工资待遇,仲恺高新区出台“民办教师教龄补助”政策之后,该校的教师流动率有所降低,今年约3个老师离职,且原因均是年龄大或回老家工作。实践证明,民办教师教龄补贴可以稳定教师队伍,降低流动率,增强归属感,对改善教师生活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实实在在的作用。
全心惠民:新举措引来新变化
仲恺高新区聚集了近50万人口,其中外来人口37万。据仲恺高新区宣教文卫办介绍,目前公办学校在校学生中78%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作为异地务工者,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难题。问题如何解决?仲恺高新区做出了很多努力。
从2010年“双扩”后,仲恺教育环境像坐了火箭般提质提量。截止2015年年初,仲恺高新区公办中小学32所,民办中小学19所,在校学生4.9万人;民办幼儿园44所。扩区四年,除了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工程外,仲恺区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教育惠民上还做了许多其他区域不敢做的事情。
电子教育券惠万家。
2012年,仲恺高新区在惠州市率先推行电子教育券。外省户籍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仲恺高新区内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就读的,发放电子教育券,补助标准为小学300元/生·年,中学400元/生·年,用于抵扣学费。2013年春季,仲恺高新区电子教育券发放对象扩大到就读民办学校的所有学生,受益学生由15000人增加到20500人,补助标准提高为小学900元/生·年,中学1300元/生·年。2015年春季,补助标准提高为小学1300元/生·年,中学2100元/生·年。电子教育券抵扣了民办学校平均学费的三分之一,有力地保障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有书读,读好书。
积分入学实现阳光招生。
仲恺高新区制订了《2013年惠环街道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积分入学工作方案》,率先在惠环街道试行“积分入学”。2014年在全区推行积分入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父母社保、居住证、纳税证明、志愿者等相关材料即可参加积分入读学区内的公办学校。积分入学不仅突破了户籍障碍,保障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同等就学机会,改变了依靠人情关系入读公办学校的社会风气,实现了阳光招生,更有助于提高仲恺高新区的社会管理水平,引导外来务工人员履行社会责任,扎根仲恺,为仲恺做出更多贡献。
扶贫助学救济弱者。
仲恺高新区把对低保、低收入家庭子女的生活补助问题纳入民生实事,形成了“政府为主,民间组织补充,热心人士参与”的扶贫助学格局。2010年,成立了助学助教公益协会,筹措教育基金1091万元;2013年3月,全区机关、学校、企业、社会各界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8岁的白血病患者魏东晨捐款超52万元。
免费体检免费午餐温暖人心。
仲恺高新区关心学生健康及生活,全区4.6万个在义务教育阶段就读的学生每年免费体检一次,建立健康档案,体检费纳入财政预算。2013年,在继续实施免费体检的基础上,为全区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免费进行六龄齿窝沟封闭,预防儿童龋齿,增进儿童的牙齿健康。在惠州市率先开展“免费午餐”,对学校布局调整后离家较远的700多名住宿学生(主要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免费午餐午休,标准为4元/每生·每餐,补助费用纳入财政预算。
在惠州率先实现12年义务教育。
高中教育也免费,你听说过吗?
2014年秋季开始,仲恺区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大动作是实现高中免费教育,使得义务教育在该区延长到12年,领先惠州其他县区。
高一学生海怡介绍,她家里靠养鸽子为生,经济窘迫,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在读小学。按照正常的收费,她一年的学杂费、伙食费、住宿费等要5000多元。虽然学校为她免除了大部分费用,但她仍然感受到了经济上的压力。从9月开始,仲恺区以政策的形式将免学杂费固定下来,家里再也不用为费用的事情发愁了。
按照该区物价局审批的收费标准,普通高中学杂费每生每学年为2100元。按照免费教育的实施方案,从2014年9月份新学期开始,该区所有正取的高中生都不用再缴纳此项费用。
全力打造:新变化引生新发展
“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建设都是在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仲恺高新区宣教文卫办文玉英副主任这样评价学校的特色建设。近年来,仲恺高新区各学校通过抓特色、扬优势,提升办学品位,为学生的个性成长留出空间,各个学校遵循“以校为本、校际联动、专业引领、区域推进”的新策略,充分挖掘各校自身潜力,开展特色教学,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仲恺教育。
1. 贴近生活,小处着手,彰显德育特色。
德育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是需要让学生在活动的体验中去感悟,去领会,也只有通过贴近生活,富有特色的活动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深远影响。
沥林中心小学的诚信教育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开展起来的。诚信签名、诚信主题班会、诚信广播等等,这些都是从理论上向学生灌输诚信的意识,而与之相配合的是一系列体验式的活动。
诚信图书——学校在校园内设立了若干个无人看管的书箱,供学生自由取阅,还书完全靠自觉;诚信雨伞——每逢下雨天,学校就会在校门口放上几把雨伞,供忘记带伞的同学取用,还伞同样靠的是自觉;诚信水箱——在沥林中心小学的课室走廊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几个装有瓶装水的水箱,这是学校摆出来给学生有偿取用的,说是有偿,却没人看管,标有价格,却没人收钱,一切都是靠学生自觉。
英华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的民办学校,他们提出了“三三目标德育”,即倡导“练三相”— 坐相、站相、行相,“振三声”— 口令声、呼号声、鼓掌声,“唱三歌”— 国歌、校歌、真心英雄,“诵三篇”— 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倡三讲”— 讲卫生、讲礼仪、讲秩序,“养三德”—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着力打造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设立了《三字经》走廊、《论语》走廊、《道德经》走廊、《二十四孝》走廊,让学生在老师的倡导中,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中,在日常活动的感悟中,在与老师交往的耳濡目染中,提高自身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 搭建活动平台,成就艺术特色。
“真没想到,一所农村学校竟然有如此出色的合唱队”。这是在2013年惠州市中小学生合唱比赛上,一位资深评委发出的感概。这所让评委心生感叹的农村中学在这次合唱比赛上获得了一等奖。
其实,同样的感慨在2011年的惠州市首届春蕾杯小戏小品大赛上也曾出现过,当时,这所学校自编自导并由学生演出的反映外来工子女的小品力克包括实验中学、商贸旅游学校在内的强校,一举夺得了第一名。
这所屡创奇迹的学校就是仲恺高新区沥林中学,一所农村户籍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占90%的镇办农村初级中学。
沥林中学虽然与经济发达的东莞接壤,可在地理位置上却属于惠州的边缘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相对较为缓慢,生源并不突出。如何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大潮中脱颖而出,树立自己的品牌,增强学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沥林中学确立了一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打造学校特色,以特色提升内涵,以特色促进发展”的特色创建之路。利用不少学生喜爱文艺的特点,组建了学校艺术团、美术兴趣小组,开设了语言、合唱、快板、舞蹈兴趣小组,每个年级还设立了艺术班;利用乒乓球和篮球运动在沥林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的特点,争取到社会企业在资金上的支持,着力发展乒乓球和篮球项目。在沥林中学,文艺、美术、体育训练都有固定的时间和场所,有专人负责,艺术和体育的培训工作在人员、资金、场所和时间上都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3. 融传统与现代,打造国学特色。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文化蕴涵着许多做人的道理,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孕育了中华礼仪之邦的优秀品质,中华传统文化的道德力量正越来越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重视。惠环中学正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把国学教育与德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编写了国学校本教材,开设了国学礼仪课,让学生在国学的海洋中吸取道德的乳汁,在国学的学习中体会喧嚣中的宁静,在国学中体验礼仪之美。为加深学生理解,他们开展了一系列以国学为主题的活动,创设了国学礼仪操,让学生在做操中体验礼仪的魅力,掌握礼仪用语和礼仪动作。礼仪之花在惠环中学的校园里灿烂开放。
与惠环中学一样,位于惠环街道的宏业中英文学校也为学生编制了一套感恩操——歌曲“感恩的心”的手语操。与惠环中学不同的是,宏业中英文学校偏重的是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他们经常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主题班会,让孩子和父母互诉衷肠,为孩子和家长架起沟通的桥梁;他们还给学生布置感恩作业——让学生回家帮父母干干家务活,为父母洗洗脚,对爸爸妈妈说一句“我爱你”。一项项的活动打动了孩子的心,也感动了每一位父母。
4. 挖掘乡土人情,传承多元文化。
走进潼湖中学,人们很容易就被一阵阵的锣鼓声所吸引,顺着声音看过去,是几只色彩斑斓的“麒麟”在跳跃腾挪,时而俯身察地,时而跃身扑食,样子煞是可爱,动作虽稚嫩却带着 俏皮——这是潼湖中学的麒麟舞队在训练。
仲恺高新区的潼湖镇,是区内较偏远的镇,当地的乡土文化得以较好地保存。其中一项是有着浓郁农村气息的舞麒麟,它融音乐、舞蹈、工艺美术、杂技于一体,既具有美学的欣赏价值,又有文艺的、宗教的、民俗的、历史的研究价值,是一份宝贵的文化财产。这种逢年过节、走家串户的民间技艺很受当地人的喜爱和欢迎,当地的大部分学生对麒麟舞都有一定的了解。为了充分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打造学校特色品牌,潼湖中学依托民间文化成立了麒麟舞队。他们请来了当地的民间艺人,购置了锣鼓、服装,还在当地艺人的协助下制作了几只工艺麒麟,像模像样地开始了麒麟舞的训练。
与潼湖中学的特色建设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潼侨中学。潼侨镇,与潼湖镇相邻,与潼湖土生土长的客家人不同,潼侨镇的前身是潼湖华侨农场,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国家在惠州设立的两个华侨农场之一,镇里的居民大多是东南亚归国华侨,他们许多人还保留着东南亚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他们从异国他乡回到祖国,也把异国的风情文化带到了国内。为体现侨乡的特点,潼侨中学选择了以东南亚舞蹈作为学校的特色文化。学校组建了东南亚民族舞队,请来了擅长东南亚舞蹈的老师,还聘请归国华侨担任舞蹈顾问。为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理解东南亚文化,了解父辈们当年闯南洋的艰辛,潼侨中学还邀请归国华侨到学校向学生讲述东南亚的风土人情,讲述当年在东南亚创业的历程,组织学生观看电视剧《闯南洋》,举办东南亚风俗文化展、东南亚美食文化节。这种以民族舞蹈为载体,传播国际文化的形式深深吸引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参与,不少家长甚至主动到学校为学校的活动出谋献策,给予细节上的指导。
如今,潼侨中学的东南亚舞蹈已成为潼侨镇对外宣传交流的一块金字招牌,受到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潼湖中学和潼侨中学,一个依托本地文化,打“农”牌,一个挖掘侨乡文化,打“侨牌”,异曲同工,同样精彩。(本文图片由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教育局提供)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