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创建特色校园文化
2015-04-27丁立新张炼煌
丁立新 张炼煌
楹联又称对联,俗称对子,它言简意赅,对仗工整,平仄协调,韵调和谐,寓意含蓄隽永,是一字一音的汉语言的独特艺术形式,是学生学习词性、韵律、对偶修辞的好方法。对联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诗词曲河流中的一朵浪花,是汉语言文学中永不凋谢的奇葩。作为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者,关注对联在教学中的渗透,具有重要的积极的意义。
一、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必要性
我们学校是一所农村非重点中学。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条件和交通状况的改善,大多数家长千方百计将子女送入县城示范性高中,致使农村普通高中生源素质越来越差。而常规教学内容过难、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脱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楹联校本课程从学校实际情况、学生的特点出发,基于学校、学生的现实展开,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课堂围绕学生感兴趣的楹联知识设计教学方案,满足学生需求,适应学生发展,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协作、人人参与的课堂氛围,让课堂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从而形成特色校园文化,促使学校走上内涵发展的道路。
二、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重要性
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纲要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
楹联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坚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联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既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还继承和弘扬客家传统文化。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开发楹联校本课程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贫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利用楹联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三、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开发和应用的可能性
在研究力量方面,梅州市、五华县楹联学会为我校《楹联作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课题组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指导。课题研究立足于本校,辐射五华南部乡镇,推动楹联进校园活动,从而有力推动五华楹联事业的发展。课题主持人和主要参与者均是梅州市楹联学会会员,他们对楹联、书法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有良好的语文教学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
在研究环境方面,学校处于客家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文化之乡。梅州市在2013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楹联城市。梅州市委市政府连续主办了五届高水平的“客天下”杯征联比赛,引起全球华人的关注。《中国楹联集成·梅州卷》《客家楹联大典》《梅州楹联》《长乐联苑》《五华古今楹联选》《梅州楹联》《长乐文艺》等书刊杂志,以及广东楹联学会、梅州楹联学会网站,为楹联进课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在研究基础方面,我校是一所百年老校,文化底蕴深厚,原名为“三江书院”,学校大门联“三畏九思学问;江翻浪涌文章”是一副充满激情与正能量的佳联。传承学校对联文化,挖掘校门对联蕴涵的教育价值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横额中的“三江书院”的三江:琴江、棉江、周江,三江汇聚,积聚了龙气、灵气、人气,西水东流。含三江毓秀、桃李芬芳之意。上联中的“三畏”指: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另外元朝中书左丞相拜住有奏折言中的“三畏”:畏辱祖宗;畏天下事大,识见未尽;畏年少不克负荷。“九思”指: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德思义。无论哪种解释都认为:做人做学问应该心怀敬畏,自省反思。下联指出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忌讳平铺直叙,而要九曲回肠、江翻浪涌。对联构思巧妙,精于用典,令人过目难忘。它激励着一代代安流中学人艰苦创业、一届届莘莘学子茁壮成长。弘扬学校对联文化“三畏九思”精神,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并将其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养成教育中,让学生在人生道路上写出“江翻浪涌文章”,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尽的义务。我们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引导学生欣赏身边的对联,充分激发了他们学习、写作对联的积极性,为开展课题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