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视角的企业TQM质量环新模式分析
2015-04-27罗伟亮杨文培李静赵怡
罗伟亮++杨文培++李静++赵怡
基于生态视角的企业TQM质量环新模式分析罗伟亮、杨文培,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邮箱:tianshenlwl@163.com、wpyang2009@163.com。本研究受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4G03001)、浙江省科技厅软科学重点研究计划项目(2013C25065)、浙江省科协2013年度省级科普项目(105)以及中国计量学院第十七届学生科研计划项目(13387)资助,特此感谢。感谢匿名评审人,文责自负。
摘要:目前,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已经进入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但是从生态视角而言,看似“全面的”全面质量管理其实并不全面。本文初步探讨了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的发展趋势,在相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在复杂自循环经济系统推动下,寻求经济、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的企业TQM质量环新模式,并对此新模式的构成环节、目标和推动力进行了分析,以指导企业增强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进而有利于在企业微观层面上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的建设进程。
关键词:TQM;质量环;生态;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态环境危机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由此全球掀起了以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为中心的绿色浪潮,强调人们在发展中要讲究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的均衡发展,而不只是简单的粗犷式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我国制造业得到迅猛发展,2010年我国制造业总产值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龙翠红,2012)。但是,中国制造这一世界经济奇迹却是以巨大资源环境为代价,其单位产品能耗高出国际先进水平的20%~30%,且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约占GDP的10%左右,其中70%来源于制造业。那么,这就有必要转变我国“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高消耗、高污染”经济发展方式,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提高宏观经济发展质量(吴立贤,2011)。
然而,提高宏观经济的运行质量必须具体落实到微观企业的经营质量,因为虽然宏观质量管理重在研究总体的质量现象,但总体质量构成仍然以微观质量分析为基础(程虹,2009),并且企业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中心位置,对产品生态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现代企业质量管理理论和实践从20世纪产生和发展,先后经历了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直至如今的全面质量管理阶段,但是卢晓春等(2003)和姚飞等(2004)认为全面质量管理(TQM)并不全面,这种管理追求的是产品质量,采用极限技术,将自然资源转化为产品,而没有考虑自然的变化过程,造成了自然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导致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因此,在产品质量决策过程中,企业应树立大质量观念,将伦理责任渗透到企业TQM中,不仅要有“社会观”,更应有“自然观”(方金,2002)。Klassen & McLaughlin(1993)以及Laudise & TaylorSmith(1999)研究了企业TQM与环境管理之间的潜在联系和内在逻辑,Madu(2004)则进一步研究了产品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帮助企业理解产品导向的环境管理(POEM)在提升企业竞争力上的重要性。随后,Frank(2004)基于企业TQM的研究成果探究了产品导向的环境管理,并从战略和操作两个层面构建了POEM矩阵,以指导产品生态质量的研究和实践。陈克杰(2010)认为企业绿色质量是在TQM质量含义的基础上融入节约、和谐和环保的绿色观念,并分析了其形成机理和特征。尽管现有研究在企业产品生态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并没有对基于生态视角的“全过程”质量管理进行系统而深入的分析,如实施过程、环节设计和技术应用等,故有待进一步探讨。
综上所述,本文将生态质量融入到企业“全过程”质量管理中,构建起企业TQM质量环新模式,并对这一新模式进行分析,以增强企业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有利于实现我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目标。除引言外,本文还分为四部分。第二部分是企业TQM发展趋势概述,简要地回顾和展望企业TQM的发展;第三部分是企业TQM质量环新模式分析,包括理论和方法、模式概述以及模式分析等内容;第四部分为案例分析,其目的在于提高新模式的说法力;最后一部分为本文的总结与启示。
二、企业TQM发展趋势概述
质量概念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深刻,表现为从20世纪40年代“符合规格”要求一直到现今“符合环保”要求的质量演化(吴士权,2002)。全面质量管理(TQM)是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管理部部长阿曼德·费根堡姆博士于20世纪60年代在“适用性质量”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通过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其思想、理论和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简言之,企业TQM指保证质量任务被高效执行的系统化组织过程,其将组织的所有管理职能纳入到质量管理的范畴,强调一个组织应以产品质量为中心和以全员参与为基础,把顾客导向、持续改进和团队合作这三个原则作为其核心要素(Dean & Bowen,1994),而其过程可以通过企业TQM质量环中所有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的生产环节得以恰当描述。
近几十年来,企业TQM开始逐步进入全面质量经营的管理模式,要求企业在追求卓越绩效的过程中质量系统与质量环境应该稳定和协调发展,即质量环中所有环节需协同进化,均衡满意。因此,企业TQM不仅仅只注重企业内部,还应该扩展到企业外部,包括社会和生态环境等,从而达到顾客愉悦的魅力质量创新(Frank,2004;韩福荣,2005;陈克杰,2010)。目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成为了全人类面临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且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因而企业TQM面临着新的挑战,即企业TQM怎样将经济目标(经济数量与质量增长)、社会目标(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态目标(保持生态平衡)融入到企业TQM质量环模式中,以实现真正全面的TQM,开启企业创造盈利和环境获得保护的双赢局面。
在此背景下,现有文献表明企业TQM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包括:①质量观念的加速转变。随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绿色环保产品的购买。企业不得不从可持续发展这一综合视角去重新定位和评价质量,达成兼顾顾客要求与环保要求的双重标准。②适用性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极限技术已经不再符合人们的真正需求,而适用性技术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的均衡效益,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逐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产活动当中。③ISO 9000与ISO 14000的有机结合。贯彻标准是企业实施TQM的有效途径,ISO 9000标准追求顾客需要和愿望的满足,ISO 14000标准追求企业在环境保护方面满足社会要求。理论和实践更重视二者的有机结合,而不是彼此孤立。
此外,苏强和陈剑(1999)认为质量管理层次结构模型分为硬质量和软质量两个领域,其由下往上依次为质量检验、制造过程质量控制、产品规划质量控制、全员质量培训、ISO 9000质量管理体系、TQM这6个主要管理层次,前三层为硬质量,后三层为软质量。在此模型中,硬质量和软质量是一种相互依赖和渗透的关系,下层管理层次是上层管理层次的基础,而上层管理层次是下层管理层次的深化和系统化发展的结果。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是硬质量和软质量的集中体现,其水平高低是由二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本文的目的又可认为是探究如何将生态理念、理论和方法等恰当地融入到这6个主要管理层次中,通过基于生态视角的“全过程”质量管理,最终形成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追求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的全面、协调发展,并采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适用性技术的管理模式,具体如图1所示。
三、企业TQM质量环新模式分析
(一)理论和方法
英国学者约翰·埃尔金顿最早提出了“三重底线”的概念,即经济、社会和环境底线。这一术语意味
图1 基于生态视角的企业TQM新模式形成机理图
着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也应收到一个“投资回报”,企业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利润,它的发展将受到限制,从而导致其发展的不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理论注重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统一,要求人们在发展中讲究经济效率、追求社会公平和关注生态和谐。卢晓春等(2003)用可持续发展系统观探究了TQM,认为应树立从市场预测、产品设计、生产管理、售后服务到产品最终处置全过程实行生态质量管理的质量观念,以推动“自然-经济-社会”大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日本学者饭深悦功(2004,2005)为帮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了质量管理系统新模式(QMS),对构建企业TQM质量环新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在资源和环境约束下,循环经济理论已经成为了21世纪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它以“资源-产品-再生资源”为特征,将经济持续增长、资源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进行综合考虑,最终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向。企业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基础,循环经济发展必然与企业经营目标紧密相关(李长青等,2007),并影响企业的全面质量经营目标。鉴于此,社会迫切要求企业从“趋利性”经营管理转向“绿色”经营管理,企业绿色管理可以将产品的质量价值延伸到产品的环境价值上,是企业TQM质量环新模式中各个环节的实现途径。生命周期评价理论则体现了产品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思想,突出了产品质量过程控制,关注质量环中各个环节的相互联系和共同影响,适合于一体化循环经济的评价。此外,由于生态质量的负外部性,企业生态质量管理不再只关注顾客的需求,而是更多地考虑多方利益主体的诉求。
为了构建一种综合全面质量管理方法,Fisscher(1994)提出了全面质量矩阵,其分别从技术系统和动态社会组织观点以及操作和战略层面去认识全面质量管理,并将其作为分析全面质量管理的研究框架。为了强调团队合作、顾客导向和持续改进的重要性,全面质量矩阵将它们作为矩阵的核心,并且这些核心要素影响着矩阵每个象限里的内容。Frank(2004)把环境绩效作为质量对象之一,将这一分析矩阵扩展到环境目标,构建了以产品为导向的环境管理矩阵(POEM),具体详见图2。
图2 基于产品导向的环境管理矩阵(POEM)(Frank,2004)
从图2可以看出,该矩阵(POEM)的核心为持续改进、合作与学习、利益相关性导向,构成了整个二维矩阵的基础,并且矩阵中各象限内容在改善产品生态质量方面都有所改进和提高。这一矩阵提供了基于生态视角的综合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不仅为企业TQM质量环新模式的构建提供指导,还从操作和战略层面上为质量环中各环节的具体实施和连结细节提供启示。
(二)模式概述
随着TQM理论和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企业TQM质量环模式经历了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从顾客出发强调过程控制阶段和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今以顾客为中心、以顾客满意为宗旨的阶段,但是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开始趋于一体化,经济质量发展不再是一个简单系统,而是依赖于经济、社会和生态所构成的复杂系统,企业TQM将进入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处于复杂系统中的质量环模式。其特点为实施过程中强调综合平衡,以可持续发展为宗旨达到综合指标满意,处于复杂系统中,综合质量水平的提高是从分系统小突变到复杂系统大突变的过程,详见图4(隋丽辉等,2003)。
图3追求“综合指标满意”的质量环模式(隋丽辉等,2003)
但是,该质量环模式仅仅提供了一个模式框架,并没有对质量环运行过程进行深入剖析,也没有充分突出各环节企业产品生态质量的实现途径,其是新模式所需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企业TQM不但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也是一个开放的非平衡系统(宋永涛等,2008),如何恰当地实现企业TQM质量环中各环节自身功能,以及环节与环节、环节与外部之间的协调统一便成为了新模式所需解决的第二问题。图1中基于生态视角的企业TQM新模式形成过程表明应将绿色质量观念、适用性技术、ISO 14000等生态理念、技术和手段融入图3质量环模式中的各个环节,并以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综合指标满意这一模式目标。产品导向的环境管理矩阵(POEM)以持续改进、合作与学习以及利益相关性导向为核心,分别从战略和操作层面能够较好地解决模式环中存在的第二个问题,是质量环各个环节得以良好运行的润滑剂。复杂自循环经济系统推动是复杂系统综合平衡推动的具体化,因为企业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和手段,可以作为促使质量环向前发展的推动力。因此,本文提出了企业TQM质量环新模式,可以简要概括为: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POEM作为环节润滑剂,在复杂自循环经济系统推动下,寻求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的管理模式,具体详见图4。
图4 基于生态视角的企业TQM质量环新模式图
根据图3可知,该模式包括三部分,分别为质量环节、质量推动力和质量目标,其中质量环节可分为设计、制造和回收三大环节。那么,基于生态视角的企业TQM质量环新模式是在复杂自循环经济系统的推动下,按产品一般的寿命周期,从市场调查研究顾客需求,到产品整个生产过程,包括之前的设计、采购,该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支持及事后的检验,再到产品的包装销售及售后服务,到最后的废物处理和生命周期评价,并结合POEM综合全面质量管理方法,从而实现整个过程的可持续发展。
(三)模式分析
1. 环节的分析
企业产品质量目标的达成关键在于质量环中每个环节质量职能的落实和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其中设计、制造和回收这三大环节所构成的大循环过程是新模式的基本循环构架,三者的地位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这一大循环过程又可称为“TQM可持续生产循环”,并且此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可结合戴明环(PDCA循环)构成众多的小循环,将产品生态质量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理(PDCA)”落实到每一个细小环节中,实现从小突变到大突变的质变过程,以使产品质量在多轮大小循环中得到不断提高,最终达到生态质量持续改进的目标。那么,该质量环新模式各个环节的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首先,通过市场调查,进行顾客分层,区别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使用鱼骨图分析法,勾画不同层次的顾客需求,计算不同层次的需求量,搞清楚什么样的产品是让用户满意的产品,并将调查结果形成新产品纲要,作为初步的设计依据。有了依据,产品就可以开始设计了。产品生态设计开发应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上,使产品尽量达到安全、节能、无公害的要求,并考虑设计出的产品可以拆卸、分解,通过回收和翻新来提高产品部件的利用率,故在设计构思阶段应把降低能耗、易于拆卸、使之再生使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与保证产品的性能、质量和成本的要求列入等同的设计指标。产品设计完之后,就开始进入原材料采购阶段。在采购行为中要考虑环境因素,通过减少材料使用成本、末端处理成本,保护资源和提高企业声誉等方式达到绿色采购的要求(朱庆华,2002),并制定全面的和有效的绿色采购战略。
其次,有了加工材料,产品生产才能真正开始。生产生态设计开发要求企业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以绿色管理和技术为手段,通过对生产全过程的排污审计和筛选,实施污染防治措施,从而实现产品生产全过程的绿色化。该模式所追求的绿色技术是一种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清洁生产的技术,其不只是单一部门的孤立技术,而是经过系统化的技术组成,即包含了设计、制造和回收三个阶段的技术组构。在出售产品之前应进行最后的检查,主要是检查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在产品包装的使用、处理和销售方面,既要降低商品包装费用和销售成本,又要降低包装废弃物及销售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其中包装废弃物可以通过源头控制(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回收处理)得以解决。同时,还应积极培育和制定绿色营销理念和策略,通过向公众传播绿色消费文化,引导顾客的绿色消费。
最后,这个模式表明不仅只是采取废物的事后处理,而应从产品设计、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包装等诸多环节出发减少环境影响。此新模式要求企业从单纯的末端回收方法(1R)转化为全过程循环处理方法(4R),包括Reduce(减量化)、Reuse(再使用)、Recycle(再循环)和Recovery(能源回收),并强调整个流程的同步实施。生命周期评价是最后的一个环节,也是对贯穿产品生命全过程(从原料采购、产品加工到最终处置)的有关环境负荷的一种评价方法。具体地,应用于产品生态设计开发,便于在产品开发中充分考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源头开始预防污染物的产生;应用于可持续生产的审计,以利于全面分析企业生产过程及其上下游产品的资源消耗和环境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在生命周期评价的基础上实施废物处理,可以提出最佳的处理方案,有利于废物的资源化和再利用。
在此大小循环的实施过程中,产品导向的环境管理矩阵(POEM)应作为该质量环整体功能实现的方法和手段,以加快模式向前发展的速度。POEM表明企业作为技术系统组织,做好企业及各部门的详细规划和战略定位,明确所有部门的分工与责任,尤其是环境方面的,通过正式接口管理实现环节与环节、环节与外部之间的良好沟通与管理,然后针对每一独立环节,设定明确的质量检验和控制标准以及环节预算,并恰当地融入到环境信息管理体系中,以利于系统规划和质量控制;而企业作为动态社会组织,加强各环节部门的环境质量培训,分享产品生态质量的标准和价值,将ISO 14000有机分解到所有环节中去,通过员工激励、权利下移和“变革性”领导等方式,充分调动各环节部门的积极性和增强部门员工的忠诚度,并维持好与其他相关组织的伙伴关系和实现集成链管理,以推动企业产品生态质量的提升。
2. 目标的分析
可持续发展中的经济持续、社会持续和生态持续三个子系统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每个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又都依赖于其他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如果片面强调某一子系统的发展,而忽视系统间的协同和均衡发展,将影响整个系统的健康和稳定。可持续发展要求企业产品质量不应只关注顾客的利益,还应考虑到其他相关方的利益,特别是环境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以避免单一利益主体的片面性。因此,可持续发展目标不单纯是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是站在一个战略高度将其延伸到企业外部环境。从本质上讲,这一切都是围绕着资源的可持续进行的,因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如果资源的利用是不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不可能持续,良好的生态环境也根本不可能存在。
因此,在质量环的整体设计上,应将资源利用的可持续性纳入到产品质量的范畴中。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微观企业建立具有资源消耗内在约束能力的企业制度,以强化外部成本内部化。这主要依靠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技术进步来实现:经济手段上,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途径,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使“外部不经济性”消除在经济发展过程之中;法律手段上,建立健全的有关资源与环境保护的一系列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界定企业对资源与环境的责、权、利关系,依靠强大的法制力量约束和规范企业行为,通过以资源补偿和污染税的形式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技术手段上,企业通过加大科技投入,可以增加资源存量,加大资源的人口和环境承载能力,优化资源的配置,完善资源的利用、保护和管理机制,规范资源利用的行为。
3. 推动力的分析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是一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有效途径。循环经济是非线性的,通过采用适用性技术,进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具有预防性,要求产品整个生命周期都必须考虑预防污染,将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降至最低。对于生产,它意味着充分利用原料和能源,减少有毒物料及各种废物排出前的毒性和数量;对于产品,它意味着降低从原材料采购到产品使用后最终处理整个生命周期中出现的不利影响;对于服务,它意味着将环境的考虑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游传新,2006)。
传统的“没有不满意”和“顾客满意”模式局限于从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考虑,从而割裂了与其他周围环境系统的联系和协调。“综合指标满意”模式提出了复杂系统综合平衡推动力,但并没有将其具体化。本文所提出的复杂自循环经济系统能够充分体现各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产品采购、生产设计、生产技术、包装销售,以及最后的废物处理与生命周期评价中,考虑了各个环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在企业TQM质量环运行中,实行产品生态设计开发是推行循环经济的起点,实施绿色包装销售是推行循环经济的要求,开发绿色技术是推行循环经济的支撑,推广可持续生产是推行循环经济的保障。在此系统的推动下,在完成产品生命周期后,通过引导和满足消费者的可持续消费,以绿色需求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开始新一轮的质量环运行,如此循环往复。
四、案例分析
美国质量管理专家James R. Lackritz早期曾对进入美国《财富》杂志500强的美国国内企业进行调查,并于1997年公布了这项调查结果,其向人们表明TQM战略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能力和良好经营绩效的有效管理途径。然而,随着环境危机的出现和生态质量的兴起,企业TQM将朝着低碳、绿色和生态的方向发展。本文将以挪威海德鲁公司(Norsk Hydro ASA)为例,对企业产品生态质量的实践进行阐述,以提高企业TQM质量环新模式的解释力和说服力,尽管现有文献并没有从理论上提出该质量环新模式。
挪威海德鲁公司创立于1905年,是欧洲著名的跨国工业集团公司,多次进入世界500强排行榜,现主要经营铝土矿和氧化铝、能源、原料金属铝和压延制品等。1999年,挪威海德鲁公司与挪威维得克公司、挪威政府和大学组建了挪威TQM中心,通过汇聚一批管理专家,提供管理咨询服务。这也在某种意义上说明挪威海德鲁公司具备扎实的全面质量管理功底。挪威海德鲁公司使命是将通过使用创新和有效的方法开发自然资源和产品,以创建一个更加可行的社会。该公司认为生态保护这一难题的机会远大于问题本身——尤其是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因此其公司产品运营方向和战略越来越关注生态环境。那么,海德鲁是如何基于生态视角,结合企业TQM理论和实践,提高产品生态质量,其主要表现如下:
(1)注重产品生态设计开发。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友好可循环的合金、轻型汽车零件、太阳能新应用等研究和发展的分量日益加重,以减少化石能源消耗。资料显示,建筑物占到了世界总能源消耗的40%。海德鲁设计开发了第一座能源中和(Energy-Neutral)建筑,并且测量表明该建筑能源市场超过了其消耗。此外,基于高效的外部设计、太阳能和热泵等,开发了能源屋项目(Powerhouse),并将其制定成国家和国际标准,以解决未来如何打造节能高效的建筑物的问题。
(2)控制采购。海德鲁在全球拥有数千家供应商,而它们在成为海德鲁的伙伴时必须经历一个严格的资格认定过程。针对不同的采购业务,公司采购政策既有共同要求,又有各自的差异之处。这些政策要求供应商应满足一定的标准,包括健康、安全和环境(HSE),金融可持续和企业社会责任(如人权、反腐、自然环境等),注重供应商提供生态产品的信誉,以保障采购产品的可持续价值。
(3)强调生产生态设计开发。2008年,海德鲁制定了一个全面的气候战略,并明确表明轻金属铝是发展现代环保社会的重要产品。公司不但生产铝制环保产品,而且将其应用到自身产品生产过程中,如使用拥有铝制外墙系统的碳中和建筑等。此外,海德鲁铝生产链上大部分生产通过使用水电能源,如巴西、加拿大和挪威的铝生产过程,以尽可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其他则使用天然气、煤炭和核能。
(4)创新绿色技术。海德鲁致力于不断保持技术竞争优势,并将这些技术贯穿于市场、产品和生产流程中。海德鲁在全球各地区建立了众多研发中心,如挪威奥达尔(原铝技术)、挪威桑代尔(合金和铸造)、德国恩波(轧材)等,其不只关注制造工艺,更多地强调社会、技术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例如,海德鲁旗下的卡塔尔工厂是目前世界上最大且成本效益最好的铝工厂,年产58.5万吨,该厂所应用的新一代电池技术HAL4e可以大大减少单位铝产量的能源消耗,现单位能耗为12.5 kWh/kg,且该技术正在进一步改进为HALsee技术,其最大目标值可达到12 kWh/kg,而公司设定的长期目标为10 kWh/kg。
(5)加强废物回收。研究表明,过去100年生产的铝制品中75%的铝金属仍然正在使用,特别是交通工具中85%的铝金属可以被回收利用,而重熔废铝仅仅只需消耗生产新铝5%的能量,进而催生出“城市矿山”这一新名词。海德鲁基于自身商业和技术专长,将回收大量废铝以减低环境排放,其回收量预期会从2013年的1.77万吨增加到2020年的2.5万吨,提升幅度为41.2%。
(6)实施生态修复项目。海德鲁在世界50多个国家从事自然资源的生产加工活动,尤其是铝土矿的开采,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2011年,海德鲁取得了巴西淡水河谷的采矿权,并制定了一个环境战略,以保护地区生物多样性,减少海德鲁的足迹。海德鲁成立专业团队收集矿区植物种子和树木,进行温室培育,等其发芽成长后,将其种植到矿区,从而修复退化的森林。2013年,海德鲁的造林项目修复了巴西淡水河谷69公顷的林地,全球共计177公顷。
(7)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海德鲁的抱负是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出发来降低环境影响,故其尝试从价值链这一整体视角着手,而不是仅仅将原料铝或铝产品交给客户。海德鲁的工作集中在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产品的生命周期,如将铝制品使用在汽车和其他运输部门。这同样可以应用于包装上,铝材料可以帮助货车和火车等交通工具减轻负载,从而减少污染物排放。此外,如今现代的节能技术越来越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当中,海德鲁则在太阳能和建筑领域的产品上做出了努力。
(8)把握POEM的核心。产品导向的环境管理矩阵(POEM)的核心为持续改进、合作与学习、利益相关者导向。海德鲁特别重视技术的持续改进,如从2009年到2014年公司持续推动电解过程的改进,每生产1kg金属铝释放的CO2从1.85 kg降低到了1.59 kg,且正计划下一代冶炼技术的举措。海德鲁认为公司战略应是与全球领先公司和机构合作,通过利用自身智力资本开发下一代铝技术,如与其他公司Entra Eiendom、Skanska和Snhetta,以及环境组织ZERO协作完成一个节能建筑项目,而对于自身缺乏经验的业务,如开采和炼油等,则采取积极学习的态度。海德鲁不仅考虑公司自身利益,更多地考虑其他相关方的利益,如供应商、客户和社区等,并且看重与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合作与伙伴关系。
(9)构建完整的产品价值链。海德鲁是通过构建完整的价值链,推动自循环经济系统的运行,而这一价值链是由铝土矿、氧化铝、能源、原铝、铸件、压延制品以及回收等构成,其能更好地从产品生命周期出发去考虑如何减少生产对于环境的影响。海德鲁利用自身生产的清洁能源水电,通过电解技术制造原料铝,不但改变了能源消耗与污染物排放之间的线性关系,并且提供了较为廉价的产品。压延铝制产品,如铝窗、汽车零部件、门板、铝纸等,可使用于许多领域,包括交通、建筑和包装等,并可得到反复回收利用。总之,海德鲁是在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为人们的生活创造基本价值。
由此可见,为了适用全球绿色经济转型趋势,提高产品生态质量,挪威海德鲁公司主要是围绕着本文所提出的基于生态视角的企业TQM质量环新模式进行发展,具有较强的实证和借鉴意思。
五、总结与启示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全球经济已经进入了绿色经济转型时期,追求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迫切的内在需求和必然选择。那么,体现这一趋势的企业产品质量应该是低碳、绿色和生态的,本文基于生态视角提出了企业TQM新模式,简要阐释了其形成机理,并分析了企业TQM质量环新模式,包括环节分析、目标分析和推动力分析。该新模式以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为出发点,通过质量环中各环节的持续改进,并在复杂自循环经济系统的推动下,不断循环和上升,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一模式增强了企业生态产品的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美丽中国的构想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通过企业TQM质量环新模式的构建与分析,可以得到如下启示:(1)不断强化产品生态质量的观念。观念决定行为,而行为又决定结果。尽管绿色环保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人们很少从产品的角度去认识环境管理。产品生态质量属于源头认知,能够更好地防治污染和节约资源。(2)注重生命周期内产品的系统循环利用。从生命周期的角度去认识产品,只有这样才会系统地考虑产品质量环中各环节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以及其如何才能使资源实现自动循环利用。(3)强调全过程TQM的利益相关者导向。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单一主体利益的片面性,以顾客导向的TQM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利益相关者导向能够达到综合指标满意的要求,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子系统的均衡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程虹,2009:《宏观质量管理》,湖北人民出版社。
[2]陈克杰,2010:《企业绿色质量管理研究》,《商业研究》第5期。
[3]方金,2002:《企业伦理与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经济师》第6期。
[4]饭深悦功,2004:《质量管理体系新模式——可持续发展(上)》,《中国质量》第12期。
[5]饭深悦功,2005:《质量管理体系新模式——可持续发展(下)》,《中国质量》第1期。
[6]韩福荣,2005:《质量生态学》,科学出版社。
[7]李长青、谭春兰,2007:《循环经济与企业经营目标的思考》,《工业技术经济》第4期。
[8]龙翠红、洪银兴,2012:《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与大国成长》,《学术界》第1期。
[9]卢晓春、阮锋、李明惠,2003:《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观认识质量管理》,《系统辩证学学报》第2期。
[10]隋丽辉、舒喆醒,2003:《21世纪全面质量管理的新模式》,《管理科学》第3期。
[11]苏强、陈剑,1999:《质量管理层次结构模型》,《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0期。
[12]宋永涛、苏秦、彭晓辉,2008:《全面质量管理系统的动态演化模型》,《科技管理研究》第8期。
[13]吴立贤,2011:《中国由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发展取向研究》,《商业时代》第7期。
[14]吴士权,2002:《质量观的进展和二十一世纪的展望》,《上海质量》第1期。
[15]姚飞、王立志,2004:《生态视角的质量进化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第9期。
[16]游传新,2006:《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与管理对策》,《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17]朱庆华、耿勇,2002:《企业绿色采购影响研究》,《中国软科学》第11期。
[18]Dean,J.W.,and Bowen,D.E.,1994,“Management Theory and Total Quality:Improving Research and Practice through Theory Development”,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Vol.19,pp.392-418.
[19]Frank G.A.de Bakker,2004,“Product-Oriente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Lessons fro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Vol.5,No.2,pp.55-69.
[20]Klassen,R.D.,and McLaughlin,C.P.,1993,“TQM and Environmental Excellence in Manufacturing”,Industrial Management and Data System,Vol.93,No.6,pp.14-22.
[21]Laudise,R.A.,and Taylor-Smith,R.E.,1999,“Lucent Industrial Ecology Faculty Fellowship Program”,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Vol.4,No.2,pp.15-27.
[22]Madu,C.N.,2004,“Achiev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Through Quality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Environment Quality Management,Vol.14,No.2,pp.59-76.
The Analysis of New Model of Quality Loop of TQM Based on Ecological Perspective
Luo Weiliang,Yang Wenpei,Li Jing and Zhao Yi
(Institute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China Jiliang University)
Abstract:Currently,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quality management of modern enterprise have entered into the stage of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but traditional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looking like comprehensive is not all-round from the ecological perspective. The study preliminary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TQM, and puts forward a new model of quality loop coordin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society and ecology under complex self-circulation economy system to achiev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relevant theories and methods, and makes an analysis on the new models links, goal and impetus in order to guide enterprises to improve production capacity of ecological products and promote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of China from the enterprises micro level.
Key Words:TQM; Quality Loop; Ecolog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责任编辑 张继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