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从“心”开始
2015-04-27谢宏正
谢宏正
一、关注情感,营造吸引的课堂气氛
教学的过程犹如人吃食物的过程,不能一下子把大块的食物硬吞下去,将“美食”在这40分钟里慢慢咀嚼,那这道菜就是我们教师的教学内容。
我会将教学内容比喻成食物素材,可以只要它的精髓;教学方法就是它的调味材料,可以种类多一点,也可以根据需要多放或少放;整个教学过程则是它的火候,刚开始可以用猛火,后面可以用文火,煮好前可再大火点,完全由你来掌控。
每一节数学课都有它的重难点,而每一节课也必须有高潮及亮点,如何突破重难点就是一节课的亮点和最高潮。亮点突出了学生的印象必定深刻,这节课就成功一大半了。
有人说,教师是设计师,是导演,是演员,这点我绝对赞同。人在观看电影电视时,情节是吸引观众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次是演员的表演功夫了,最后观众在剧终时有一个认识的升华。要引人入戏,只要做到了以上这几点,观众想不回味也不行了。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语言情境教学中时时刻刻都伴随着教师以自己的口头语言、板面语言和体态语言向学生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种信息。因此教师要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富有感染力和亲切感,充满说服力和信任感,语言表达精炼简洁、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诙谐幽默,还可以借助比喻、笑话等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兴趣。当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审美需求得到满足,情感体验得到升华之际,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最佳教学境界。
二、各教学环节间过渡要自然,做到“天衣无缝”
教学环节间的连接过渡要自然,就好像顶级的衣裳设计师,他注重的不止是做衣裳的材质,还注重怎么样的款式用什么样的布料去缝纫出来,而且重点是天衣的无缝。所以令学生感觉舒服的教学环节的过渡同样能使学生对这节课印象深刻。好的过渡能有效提高课堂的效率,大大避免学生在教学环节过渡中易走神、开小差的现象。
苏联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有一句话:“教育事业不仅是科学事业,而且是艺术事业。”成功的教学是高度的科学性和精湛的艺术性的有机结合的结果。所以坚持教学原则,采用艺术手法,浇灌学生心田,努力使教学过程审美化,是我们教师的追求。
环节要做到环环相扣,衔接自然,能让学生愉快地、不知不觉地按照教师的组织,在进行的各项活动中去完成教师预想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仿佛感觉在进行室外的一项趣味运动,这时候,课堂上也便具有了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教学活动要环环相扣,运用幽默的语言,使环节间的过渡变的自然,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有机整体,教学任务是在每个活动环节中顺利完成的。
三、板书将重点送入心灵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人的记忆组织中,通过视觉获取信息的记忆远远多于由听觉获取的记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板书尤为重要,它是数学课堂教学的辅助语言,它是直观的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的主要渠道,只要合理地使用板书向学生展示语言,一定会扩大信息通道,提高教学质量。
板书内容要做到少而精。板书与讲解一样,贵乎“少而精”。 古人说:少则得,多则惑。板书要做到“少书”、“精书”;板书书在点子上,书在关键处,起到“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的作用。要是板书过多,费时甚长,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堂秩序可能受影响,不利于教学环节的完美衔接。
板书设计要美观。爱美是人的天性。高尔基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希望把‘美带到他的生活中去。”一幅新颖别致,富有美感的板书往往可以给学生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板书设计要遵循艺术构图的规律 。科学而优美的板书是对原文内容的艺术再创造,板书设计的基本要素有符号(如→、(、{、○、□等)、有文字、有色彩。这些基本要素如果运用得好,板书设计就会具有无穷的变化。艺术构图的规律,也就是色彩、符号、文字组合的规律。如果构图时进行有组织的变化则可打破单调和沉闷,使人感到轻松愉快;均衡是对称的变体,给人以动感;对比给人以鲜明、醒目的感觉,对学生的记忆和思维有促进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板书真正起到便于学生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思维和记忆的作用,给学生更多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多种感官运用,视、听并联,努力达到轻松、活泼、高效的教学。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