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对联教学 弘扬传统文化

2015-04-27陈晖东

师道·教研 2015年2期
关键词:仄声平声仄仄

陈晖东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传统文学样式,过年过节、红白喜事广泛应用,可以说是我国最普及、最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体裁。身为中学教师,在课堂上有效地开展对联这种传统文学样式的教学,是责无旁贷的。

一、 要努力培养学生学习对联的兴趣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想让学生愿意学习对联知识,就必须从提高他们在这方面的兴趣开始。古代儿童进私塾学习,首先从“对对子”开始,循序渐进,对得多了,就会了,这一点在鲁迅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曾经写到过。而兴趣也就从中得到培养。我们可以从很多古代的文学典故中得知,上至封建帝皇,下至一些文人墨客,每逢集会,经常喜欢即席“对对子”。例如:乾隆五十年时,乾隆皇帝举行了一次千叟宴,有近4000人赴宴。宴会中,乾隆皇帝指着一个141岁的老者出了这么个上联:“花甲重逢,增加三七岁月。”花甲重逢指两个60岁,三七21,加起来正好是141岁。而大学士纪晓岚当即对出下联:“古稀双庆,更多一度春秋。”古稀双庆指两个70岁,一度春秋就是一年,加起来也是141岁。这一类的故事实际上是很考智慧和应变能力的一种文学游戏,类似于今天的“脑筋急转弯”活动,不少学生对此也是有兴趣的。因此,教学中可以从这里入手,事实证明也是可行的。笔者的一位吴姓同事,是数学老师,每年的教学成绩在学校总是远远超出同一备课组其他老师,学生非常喜欢他,我就曾经听他说过,经常到对联网上找一些上联或下联,用三两分钟让学生“对对子”,以此来吸引学生,而学生也总是兴趣盎然,更喜欢他的数学课了。可见学生对学习对联也是感兴趣的。

二、要指导学生学习对联的有关知识

我们很多老师,包括语文老师往往对对联不甚了了,这就客观上阻碍了教师向学生传授对联知识,所以,要让学生懂,先要自己懂。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必须熟知有关知识。下面笔者做个简单的介绍。

对联,俗语叫做“对子”,由上联和下联组成,就是上下句之间,既要对,又要联。只有对,没有联,不是好对;只有联,没有对,也不是好对。何谓对?就是上下句中相对的词的词性要相同,比如古代儿童读书的启蒙教材《笠翁对韵》里的“东”韵:“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上文的“天对地”,“天”和“地”都是名词,这就构成了词性相对,一般而言上下联对应的位置上,词性必须相同;所谓联,就是下联的意境要跟上联的意境连得起来,构成一个整体。如果各自为用,意境就算差了一筹。当然,我们看到的许多对联不是这么严谨,这就另当别论了。

另外一点,对联极为讲究的对,还要求上下联之间平仄相对。何谓平仄?其实也好理解,大家都学习过普通话中的四个声调,即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前面两个属平声,后面两个属仄声,不过古汉语中有一个普遍的入声现象,也属仄声,虽然在现在的普通话中是没有的,全部归进其他声调了;但在客家话和广州话中还有很多。入声是什么情况?就是发音有力且极为短促的那些字,举个例子来说,比如“一”和“日”,其实就是入声。对联中的上下联平仄相对的要求是很重要的,如果大家留心观察,基本上是看不到一副平仄不谐的“对”联的,即使有,也不是好对联,或可称之为口号式对联。

大体来说,对联的平仄运用,跟五言和七言诗一样,但对联可以往前后加字,构成长联,但平仄仍然要遵守。比如上联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下联就应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一般“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说的是一三五的位置可以稍宽,二四六一定要严格;另外,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务必是平声,这样才能保留对联的和谐美和对称美,这也是区分上下联的一个主要标志。前不久,笔者随同学校一批领导和教师去到广州从化某学校交流,该校以国学教育为特色,校长也是语文老师,书法不错,刚去美国交流回来,一进校,我们就被一副对联吸引住,但上下联最后一个字都是仄声,且上下联的位置贴错了,结果同行的几位老师不相信笔者的判断,就争论哪句是上联下联,最后这位校长亲自说话,支持了笔者的说法。这实际上是对联的作者忽略了“上联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务必是平声”的规则,而贴对联的人又不知道“面对大门,上联贴右边,下联贴左边”的规矩。这也再次说明了普及对联知识的必要性。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仄声平声仄仄
平仄谱:阅读格律诗的一把金钥匙
病联曝光台
转入普通话平声的常用古入声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