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教材 以读引写
2015-04-27俞小玲
俞小玲
“读与写”是两个重要的语文技能,是一个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体现。但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许多学生不喜欢写作文,不愿意写,教师对教学生写作文也是望而生畏。如何改变这一状况,突破这一教学的难点,使学生喜欢作文,乐于表达,大面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
一、以读促写的策略
1. 仿句子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课文要细细品读时说:“阅读时最紧要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语都不能轻轻地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唯有这样,才能够发掘文章的蕴含,唯有这样,阅读才能够养成用词造句的好习惯。”因此,仿写句子是初学写作的有效手段,是走向独立习作的桥梁。语文教材有许多文章的修辞手法、好词佳句运用得非常精妙,在教学中要抓住这些语句引导学生反复品悟,并适时指导练笔。例如在教学《师生情》一课,可以让学生用“首先……然后……最后……”句式写话。教学《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可以让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练习写话。这样不仅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还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2. 仿片段
仿片段是局部模仿范文的作文方式。它是训练学生作文基本功的一种有效方法。例如在教学《赵州桥》一课,当学习了中心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照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学习“围绕中心句写清楚一段话”。学生仿写前,还要告诉学生这种片段在写法上的规律:①总起句位于句首,是全段的中心句;②分述句之间的关系大都是并列的或连贯的。教学《尊严》一课,教师可以着重引导学生品悟描写年轻人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适时指导描写人物的写作技巧,随即训练学生写一个片段:仿照写法,选择一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写一个熟悉的人某个特点。这样迁移文本片段中的精彩表达方式进行练笔,使学生有规可循,有法可借,有例可仿。
3. 仿篇
仿篇是从整体上模仿范文作文的方式。教材中所选的课文,因题材和体裁不同,表达的方法和表达的顺序也各不相同。教师要选择经典和示范性的课文引导学生进行仿写。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去体会发现写作方法,弄清课文重点写什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具体叙述的。在讨论理解的过程中,教师加以适当的点拨,使学生弄清本文的叙述方法:整体——部分——整体。接着教师抓住事物特征,引导学生感悟漓江水的静、清、绿和桂林山的奇、秀、险的特点以及在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仿照本文的写作方法写一处景物。再如教学《凡卡》一课,教师可以紧紧地抓住文本中凡卡回忆的内容来引导学生体会插叙、对比的表达效果,再创设一个故事情景让学生尝试运用插叙的表达方法把故事表达得更清楚、更完整。这样依据课文教学作为引子,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拓宽文本视野,寻找练笔空间
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有意留下空白供读者品味,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这关键点进行练笔。
1. 合理想象补白
想象力不仅对习作极其重要,也与创新力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必须去启迪、开发提高、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利用课本内容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语文课文中基于主题和表达的需要,省略了某些内容,例如课文中配有的插图、课文的省略号、课文中省略的心理活动或语言、神态、动作等。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走进文本感悟人物形象,教师应利用对文本中没有直接表达出来的部分诱发学生去大胆想象,自由补充。例如: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课,可以在学习“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大家赞叹着,议论着,唯一没有任何反应的是他自己。”这处表现青年人精湛、高超的绘画技艺引来了围观的人的地方时,教师要抓住了“人们赞叹着、议论着”教材这一生成点,顺势诱导:“围观的人在议论些什么?”然后利用文中插图,播放背景音乐、创设情景,由一个学生尖叫起来为引子,让学生在小组中体验不同人物角色,最后设计了小练笔:把围观的人议论的情景写下来。这样将阅读教学和习作练笔巧妙地结合起来,就能相得益彰。
2. 改写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有不同的体裁,如有古诗、诗歌、说明文、记叙文等。当品析感悟课文后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用另一种体裁来表达,有效地促进学生深层体验文本内容,提高写作技能。如学习完《植物妈妈有办法》,让学生把它改编故事;学习完《记金华的双龙洞》,让学生改编成导游的解说词;学习完古诗《夜书所见》《乞丐》《嫦娥》等,让学生改写成故事……这样源于课文又超越课文的练笔,有利于提升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