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2015-04-27陈智敏

师道·教研 2015年2期
关键词:爬山虎想象力情景

陈智敏

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质疑精神都不是通过某一种专门训练课所能培养出来的。这些创新品质的形式,是在长期的学习与求知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尤为重要。

一、激发好奇心

创设情景,诱发好奇心。阿基米德在沐浴时得到灵感,发明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定理。沐浴本身就是一种特定的情景。所以创设特定的教学情景,是诱发学生好奇心的有效方法。例如,教学《第一场雪》时,雪对南方的孩子来说比较陌生,对大雪没有直观感受,雪的美景和对农作物的好处更是一无所知。教学中,教师就要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播放有关录像、图片,让学生充分感知,进入情景,从而引起好奇心,雪景原来如此美丽,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为什么作者要写第一场雪的感受?有了这些铺垫,学生就会迫切地想学习课文,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因而学习起来也很认真。情景创设还可以采用教师谈话、学生表演等多种形式进行,可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也可根据与课文相似的内容来创设,目的就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

提问引入,激发好奇心。“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过是喜欢寻根问底追究问题罢了。”这是世界科学大师爱因斯坦对他的卓越创造才能的解释。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能随问题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去提出新的问题,进而对课文学习产生兴趣。培养寻根问底、追究问题的品质习惯。如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在引入新课时,提出问题:爬山虎是一种植物,怎么取了个动物的怪名字呢?爬山虎靠什么翻墙爬石呢?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一连串的问题引起学生对爬山虎这一植物的好奇,从而迫切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学生便会认真、深入地学习课文。这样的教学,不仅达到了教学目标,而且让学生知道,提出问题,是学习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是应具备的素质。

二、提高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善于创造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进行想象创造的训练,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指导学生创造性学习。让学生对课文有关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补充、扩展或接续。如在《麻雀》中有这样一段话:老麻雀知道不是猎狗的对手却“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扎煞奇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叫着”。这是个供学生思维的空间,可启发创造想象:“谁能结合当时的情景想象老麻雀飞下来以前是怎样想的?”又如《诚实的孩子》一课中说,列宁打碎了姑妈家的花瓶,“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不说话。”为什么不说话?他在想什么?教师就可利用这个空白点要求学生想象并把列宁想的写下来。《卖火柴的小女孩》、《小音乐家扬科》、《凡卡》等课文,从表现的主题来说具有共性: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里儿童的不幸遭遇。当学生学了这类课文后会对同龄人产生深深同情。教师正好利用这种情感动力,让学生展开想象,接续课文写下去:“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我们中间”“我与扬科比童年”“乡下爷爷收到信后”……这样的训练可使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产生新奇大胆的设想,发散思维得到充分训练,想象能力逐步提高,为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鼓励质疑

借助教材,鼓励质疑。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的过程,还要不断地创新,如果把所学的教材内容全盘照搬下来,那会有什么用呢?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就要对教材中的一些内容,加以怀疑,提出自己的疑问,从而发现不足,增长自己的新观点、新知识。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教材中有看似矛盾的地方,教师要抓住时机借助教材,鼓励学生质疑。如《三味书屋》中写到了鲁迅为了不再迟到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对此,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看法,学生们认为这里写得不好,不应该在书桌上用刀乱刻划。教师及时肯定学生敢于向教材挑战,善于质疑的精神,同时,引导学生结合故事的历史时期理解课文。这样,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意识。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爬山虎想象力情景
情景交际
爬山虎
想当粉刷匠的爬山虎
看见你的想象力
打开新的想象力
南大百岁爬山虎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