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校园

2015-04-27华明海

师道·教研 2015年2期
关键词:校本校园文化价值观

华明海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从校园抓起,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有效落实呢?

一、在课程设置上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本课程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宽广的舞台,近年来我校在全面开设国家及地方课程外,还积极探索校本课程,构建具有一中特色的校本课程,充分发挥校本课程功能的功能,在课程中活动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譬如,学校开设的《家在五邑》,生动形象将江门五邑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以立体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在享受文化大餐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感受到家乡的美丽可爱,在润物无声中增强了学生爱国爱家的思想情怀,油然而生为国为家勤奋学习的热情;学校开设的《科技梦》校本课程,一方面激发了同学们学习求知的热情,另一方面也点燃了学生们为实现远大理想报效祖国的激情,一中学子们在学校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中愉快成长,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情怀得到升华,并成为刻苦学习的强大驱动力。

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是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以建设优良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环境为重点,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引领学生把握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明志崇德,砺教笃学”作为江门一中的新校训,“明志崇德”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向全体师生提出了立世树人的新要求。“明志”语出诸葛亮的《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新世纪,一中人更应该在时代大潮中明确自己的志向,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放弃荣辱,抛掉浮躁,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崇德”是华夏历代承传的民族精神。《易经》曰:“地势坤,君子厚德以载物”,意谓: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这种传统精神在新世纪中仍有生生不息的活力,全体师生秉承“十八大”关于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的理念,修德正心,养成正直高尚的人格,从而以博大的胸怀顺应自然与社会变革,承担起时代的使命。

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了全校师生积极参与。如举行以“安全校园”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创建“绿色文明校园”为主题的签名活动,“活力校园”为主题的广播操表演,这些活动将“文明、和谐”的核心价值观演绎的得美轮美奂 。

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好重大节日、传统节日、纪念日,利用好开学典礼、入团仪式等有特殊意义的日子,开展与之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这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最为贴近、也最为具体的。如我校每周举行升旗仪式,安排学生代表在国旗下讲话,每周一主题鲜明,气氛庄严,场面阔大,教育效果显著。这是我校文化建设的一大亮点。

校园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以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着力引导学生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实现多方面的育人功能。

三、在学校活动中凸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利用学校大门的电子显示屏,将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在学校大门电子屏幕滚动播放,走近校门就可见到;在学校显著位置制作24字核心价值观固定宣传画面,一进校门就可见到;在学校教学楼、综合楼等每层楼梯张贴24字核心价值观,上下楼梯就可见到;利用学校广播宣讲核心价值观内容,让学生每天在校园内都能听到。通过视觉和听觉的不断冲击,让师生时时处处都能感觉到核心价值与我同行。

学习活动形式多样。学校给全校师生每人印发24字核心价值观宣传卡片,制作 “‘三个倡导——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宣传板报,供师生学习、掌握其深刻的含义。组织班级读报活动,将报刊杂志中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文章阅读分享等等,师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共同感受。

创新活动形式,强化活动效果。除了国旗下讲话、集会、主题班会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教育外,学校还举办以班级为单位出版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墙报评比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学习;进行“立德树人·美丽校园” 评比活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实现学校“环境美”,师生“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学校团委组织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比赛,促使学生动脑学习;教导处组织开展课程育德工作,倡导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新课程改革,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

责任编辑 邱 丽

猜你喜欢

校本校园文化价值观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