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教学法在“公共关系学”课程中的应用

2015-04-26董晓绒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公共关系公关教学法

董晓绒

(广西师范学院 师园学院,南宁 530226)

一、项目教学法介绍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科学的实践性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为目标,具体来说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围绕一个具体项目,充分选择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在实际调研、知识吸收与运用、探索创新的过程中,以团队合作为组织形式,让学生自主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技能并获得发展的教学形式[1]。项目教学法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学生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提供了平台。学生通常以小组的形式参与到项目中,既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和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团队间互相协调合作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根据不同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虽然有所差别,但基本上分为五个步骤进行:项目设置—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检验—项目评估。

二、项目教学法在“公共关系学”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综合型的应用学科,最早发端于19世纪20年代的美国,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2]。1987年,国家教委正式把“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涵盖面极宽泛的新兴学科列入行政管理、文秘、企业管理、旅游经济、市场营销、广告学、新闻学等非公共关系学专业的必修课,大多数高校还纷纷将“公共关系学”作为公共选修课供学生选修,通过开设专业课和选修课,提高学生的公关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与项目教学法的培养目标具有一致性。基于此,本课题组成员在实施“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把项目教学法引入到“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最终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改革。

三、项目教学法在“公共关系学”课程中的具体应用

(一)设计思路

为了探索项目教学法在“公共关系学”教学中的实施效果,笔者结合“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与项目教学法的培养目标,在进行具体的项目设计时,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作为项目设计的重要导向,按照此思路,首先进行项目背景设计,本课程以公关公司为基本背景,各小组成立一家公关公司,各公关公司在校内寻求业务对象,以本公司所服务的某组织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实训项目,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公司全体成员(即学生小组)以团队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完成具体的任务。具体的实训项目安排见下表:

项目任务 设计安排 能力培养 完成要求1.成立公关公司根据前期所学习的公关知识,各小组成立公关公司统筹分工能力成立公司并到教师处备案,明确成员分工2.寻求服务组织公司到校内寻求自己公司的业务对象,确定所服务的组织沟通意识、公关意识明确本公司的服务对象3.开展调研活动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本公司服务的组织的具体情况人际交往能力进行问卷的设计与统计,形成调研报告策划能力 完成策划书4.形象策划根据调研情况,为提升组织形象进行方案策划

续表

(二)具体实施

1.分组

在教学中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将学生分成若干个7人左右的项目团队,也可根据学生资源为原则来分组,每个小组就是一个团队,每个团队成立一家公关公司,要求各小组以团队形式合作完成上述项目任务,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担任指导者和监督者。

2.方案设计

分组完毕后,各团队要根据任课教师的项目任务和要求,制定出具体的方案,这是保证项目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团队分工协作,搜集、整理、分析相关的信息和资料,提出个人的具体想法,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初步形成方案。还可以进一步通过调研和检验,对方案进行修改,并最终确定可以执行的方案。在该环节,还要明确项目的执行方向、项目的具体任务、项目完成的时间要求以及每个组员的不同分工。

3.组织实施

实施环节是项目教学法的关键环节,是检验方案可行性的重要环节[3]。各团队要根据本团队的方案具体完成项目任务,要充分预计到实施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尽量降低一切不可控因素,确保按计划实施。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能够完成项目任务。

4.总结

各个团队的项目实施完成后,进入到了项目成果展示和交流的环节。具体可以通过演讲、答辩、PPT演示、成果汇报会、实物展示等形式进行,及时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有助于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可以通过录音录像等形式记录小组活动的过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为下次项目的开展提供可参考的意见。

四、存在问题

本次“公共关系学”授课对象是我校2012级新闻专业学生,在对该班同学在教学过程中实行项目教学法后,笔者通过与学生进行交谈来调查了解教学效果,学生普遍反映项目教学法让他们更加融入课堂,比起传统的照本宣科更能发挥自学的主动性,团队成员之间的互相配合,提升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实践能力。总体上来说,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但是,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项目设置的科学性问题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进行项目设置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背景、项目的难易程度、指导老师的综合素质、项目执行时间、项目评价标准等[1]。笔者在设置项目时,尽量考虑上述因素,所设置的项目基本上涵盖了公共关系学的主要内容,但是由于个人经验欠缺,所设置的项目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导致在执行的过程中各团队在完成项目的所用时间、完成的质量上差异比较大。

(二)项目执行过程中的监督问题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为确保项目正常进行,需要对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进行监督。各团队根据任课教师布置的项目任务,大多数都很积极认真地去完成,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由于客观和主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团队不能按照计划去完成。比如在笔者任教的过程中,在开展问卷调查时,有一个团队没有按照要求进行调研,而是找熟人填写,发生严重偏差。对于这样的团队行为,任课教师由于时间、精力等问题,不可能全程跟进,对项目的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

五、对策和建议

为了确保项目教学法以后更好地在“公共关系学”课程中进行应用,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项目设置时应由浅入深,既要考虑课程的知识点,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坚持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设置的项目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4]。在项目进行时任课教师要多给予指导,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按项目计划进行,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纠正,避免发生偏差。项目实施后,可以以经验交流会的方式,对各团队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们在总结中提高,促进互相学习。

项目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方法之一,以提升学生能力贯彻始终。实践证明把项目教学法引入到“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中,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加强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对学生的成长成才有明显的帮助,为将来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需要不断积极探索和改进的地方。

[1]张世泽,刘同先,丁升选,吕淑敏.浅议项目教学法在我国的发展、应用和建议[J].教育教学论坛,2014,(12).

[2]刘健.项目教学法的尝试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7).

[3]许高炎.高职教育项目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J].职教论坛,2008,(10).

[4]周明星,孟庆国.中外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模式的比较与借鉴[J].职业技术教育,2008,(4).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公共关系公关教学法
专题报道[公关“她”力量]
公共关系(博鳌)合作组织名单
公共关系功勋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人物奖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向“黑公关”说NO
农资届公关指南
当代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公关意识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