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菊饮加减治疗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评价

2015-04-26广元市中医医院四川广元628000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1期
关键词:风热支气管炎功效

苏 扬(广元市中医医院,四川 广元 628000)



桑菊饮加减治疗支气管炎临床效果评价

苏 扬
(广元市中医医院,四川 广元 628000)

目的:分析桑菊饮加减治疗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药物治疗提供借鉴。方法:选取52例支气管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依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给予桑菊饮加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急支糖浆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1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62%,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采用桑菊饮加减治疗支气管炎患者,具有确切的疗效,可有效提升支气管炎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支气管炎;辨证施治;桑菊饮加减;临床研究

从中医学层面来讲,支气管炎隶属于风热犯肺而引发的咳嗽范畴,患者主诉症状表现为咳嗽频繁、咽喉燥痛、痰多黏稠,伴有恶风、鼻涕黄塞、身热等,四季均发,以春冬为高发季节[1]。具体治疗过程中,可依据辨证论治原则予以施治。为进一步了解中医治疗支气管炎患者的疗效,本研究针对性选取了我院收治的26例支气管炎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给予桑菊饮加减治疗,设对照组患者26例,给予急支糖浆治疗,对比分析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1月收治的52例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纳入研究前均给予了中医辨证确诊,隶属风热咳嗽范畴。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39~72岁,平均年龄(49.5±4.8)岁,病程3~15天,平均病程(7.2±3.4)天,其中急性支气管炎患者1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13例,年龄41~71岁,平均年龄(48.9±4.6)岁,病程4~16天,平均病程(7.1±3.3)天,其中急性支气管炎病患15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1例。所有患者临床表现为咽喉肿痛、咳嗽不止、气短、痰液黏稠泛黄,咳嗽时伴流黄涕、身热、肢楚、恶风等临床表证,患者苔薄发黄、脉象细数浮滑。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原则采取桑菊饮加减治疗,方剂主要功效为清肺化痰、疏风清热,配方组成为:桑叶、菊花各15g,杏仁、薄荷、甘草各6g,连翘、芦根、桔梗各12g。文火煎服,每日1次,分早晚服用,7天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症状适当加减,咳嗽较重者加用牛蒡子、前胡、浙贝母,加强宣肺止咳功效;咽喉肿痛声嘶者加用马勃、射干,强化清咽利嗓功效;咽喉干痒者加用蝉脱予以疏风止痒;肺热者加用鱼腥草、黄芩,强化清肺解热功效;热伤肺津所致口干舌燥者加用天花粉、人参,强化清热生津功效;鼻出血、痰中血丝者加用生地、藕节、白茅根、侧伯叶,强化凉血止血功效[2];风热暑湿者,取桑菊饮加六一散、藿香、鲜荷叶,强化清热解暑功效。对照组患者给予急支糖浆口服治疗,每日3次,每次20mL,7天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3]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显效:患者停药后,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治疗前临床症状均消失,经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情况;有效:患者停药后,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较治疗前,症状发作次数显著减少;无效:患者病症未见明显变化,需继续服用药物治疗。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14%,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4.97%,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结论

西医临床中,支气管炎主要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边组织产生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咳痰、咳嗽伴有喘息症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征,部分患者可发展为阻塞性肺气肿及肺源性心脏病等,亟待临床合理优化治疗。

中医临床针对支气管炎病症的界定较为系统,因为支气管炎以咳嗽为临床主诉表现,所以中医学也将支气管炎归纳为“咳嗽”范畴,以咳嗽作为支气管炎辨识的主要依据之一,并且根据患者病情缓急及长短特征,划分为不同的病症类型。《河间六书·咳嗽论》中有云:“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易令人咳嗽”[4],由此也对咳嗽病机的诱因予以了系统化阐述。咳嗽是中医内科常见病症,且发病率相对较高,千百年来中医治疗支气管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医认为对以咳嗽为主诉表现的支气管炎患者,应当以调理肺腑、疏化痰阻治疗为主,痰消则咳消,瘀阻自除。

本研究所有患者均为风热咳嗽型支气管炎患者,临床表现为:咳嗽气短、声音沙哑、口咽肿痛并伴发有盗汗、恶风、发热,苔薄而黄,脉象浮数,辨证施治当以清肺止咳、消除风热为主。桑菊饮方剂系出于《温病条辨》,包含菊花、桑叶、芦根、甘草、杏仁、薄荷、桔梗、连翘八味中药。菊花、桑叶是为君药,药性甘凉,可有效达到疏散风热,止咳化痰的效果;薄荷、桔梗可驱除上焦风热,杏仁具有化痰宣肺的功效,此三味药同为辅药;连翘药性苦寒,可清热透表,芦根甘寒,可清热生津,此两味药同为方剂佐药;甘草性温和可达到调和诸药的目的,为使药。诸药合用,可有效达到驱散风热、宣解肺瘀痰阻的效果,各类咳嗽表证缓解,气管炎症即止[5]。急支糖浆为现代中成药,主要药物成分为鱼腥草、四季青、金荞麦、麻黄、前胡、紫苑、枳壳、甘草,辅料为蔗糖、山梨酸钾、苯甲酸,适用于外感风热咳嗽,症见恶寒、发热、胸膈胀满、咽痛的急慢性支气管炎发作者[6]。因其服用方便,可作为支气管炎患者家庭储备药物,近年来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相比桑菊饮方剂治疗支气管炎的效果较差。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14%)明显优于对照组(84.62%),表明遵循中医辨证施治,对风热型咳嗽患者给予桑菊饮加减治疗,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目前虽然支气管炎能够得到良好临床治疗,但该病易复发,后续预防不可或缺,患者需要实时注意天气变化做好保暖防寒措施,饮食方面注重以清淡饮食为主,少食油腻辛辣食物,同时戒除烟酒,避免支气管刺激;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外邪侵入[7],以此达到支气管炎病症的有效规避预防。

[1] 尹天雷,乔铁,刘天舒,等.热炎宁颗粒治疗风热证148例临床观察及中医“以证统病”的临床科研思路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20.

[2] 王学伶,闫秀华,张德蕴,等.中医分型论治小儿支气管炎54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2,21(6):35.

[3] 刘秀艳,刘俊敏,程国静,等.止咳平喘组方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咳嗽60例[J].河北中医,2014(3):22.

[4] 陈晓东.青络饮治疗痰热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咳嗽89例[J].陕西中医,2011,32(8):45.

[5] 曲敬来,高雪,韩钺,等.止嗽散加减治疗甲型季节性流感病毒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86例[C].全国第七次中医研讨会论文集,2010.

[6] 魏群,周萍.六味地黄丸预防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3(12):63.

[7] 王振民,玄振秀,李亚平,等.小青龙汤化裁配合玉屏风口服液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迁延期91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6):21.

(责任编辑:魏 晓)

2015-02-03

苏扬(1981-),女,四川省广元市中医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内科。

R256.1;R562.2+1

A

1673-2197(2015)11-0138-01

10.11954/ytctyy.201511070

猜你喜欢

风热支气管炎功效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感冒,要分清风寒还是风热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足趾及耳尖放血治疗风热客睑型睑腺炎验案1则
风热感冒会出现5个症状
藏雪茶的养生功效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