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症临床研究
2015-04-26张志山
张志山
(蒙阴县人民医院 康复科,山东 临沂 276200)
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症临床研究
张志山
(蒙阴县人民医院 康复科,山东 临沂 27620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刺失眠穴位治疗,结合患者病情辨证补泻,每天1次,连续治疗3周;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治疗,主要包括足三里、血海和丰隆穴,交替选穴,每周1次,连续治疗3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失眠治疗情况及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失眠症状显著改善,治疗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症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脑卒中;失眠;穴位埋线;临床研究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会伴有各种功能障碍,如失语、偏瘫、情感障碍等,同时大多数患者会出现失眠等严重并发症[1]。失眠会导致患者出现心理失调及精神障碍,也会加重患者的躯体症状。有报道[2]显示,伴有严重脑卒中失眠症患者其神经功能缺损及认知功能均有显著降低。另外,失眠还会导致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受损,给患者的康复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脑卒中恢复期患者进行睡眠质量评估。本研究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症患者44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脑卒中恢复期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0例,女38例,年龄62~82岁,平均年龄68.8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脑卒中,诊断有脑栓塞、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塞、脑出血、腔隙性脑梗塞等,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患者在脑卒中恢复期均出现失眠症状,根据国际SPIEGEL表对患者睡眠情况进行评分,所选患者得分均高于12分[3];同时,患者中风病程超过两周,但不超过6个月;所有患者均无严重的意识障碍、痴呆、耳聋、失语等症状,可根据医护人员的要求配合治疗,治疗过程中患者无严重心力衰竭或呼吸衰竭症状发生。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患者采用针刺失眠穴位治疗,结合患者病情辨证补泻,每天1次,连续治疗3周。
1.3.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埋线治疗,主要包括足三里、血海和丰隆穴[4],交替治疗,每周1次,连续治疗3周。穴位主要包括内关、神门、安眠和百会。操作:对患者埋线部位进行消毒,采用羊肠线段置于针管前段,后面接一个去针头的针芯,右手持针穿刺入皮肤,根据穴位位置选择针刺深度,出现针感后在推针芯的同时退出针管,将羊肠线穴位埋入。
1.4 疗效评价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失眠症状改善情况,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进行评分[5]。根据患者失眠症状改善情况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6]四级。痊愈:SPIEGEL量表评分减分率高于80%;显效:SPIEGEL量表评分减分率为50%~80%;有效:SPIEGEL量表评分减分率为30%~50%;无效:SPIEGEL量表评分减分率低于3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痊愈、显效和有效率之和。
生活自理能力根据ADL评分量表进行评估,100分为生活独立,90~99分为轻度依赖,60~89分为中度依赖,20~59分则为重度依赖,低于20分为完全依赖。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失眠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3 讨论
穴位埋针是一种多效应治疗方法,患者发病初出现机械性刺激,后期多为生物或化学性刺激,具有速效和缓效的作用[6]。其机理为首先形成一个短期的快速生物学反应,但长期作用后,穴位埋针处理对组织损伤有后续作用,集多种刺激为一体,可通过神经进行传导,加强中枢对病理刺激的反应,从而调节脏器功能,促进机体代谢,提升患者免疫力[7]。因此,穴位埋线是一种良性刺激,在大脑皮层建立兴奋灶,诱导机体产生良性刺激,可刺激大脑皮层感觉区细胞正常工作,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8]。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比较 [n(%)]
本研究中,采用穴位埋线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4%,同时穴位埋线治疗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采用穴位埋线治疗脑卒中恢复期失眠症疗效显著,可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王国忠.醒脑开窍针刺法结合靳三针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偏瘫恢复期的临床观察[D].吉林:吉林大学,2013.
[2] 甘应德,郭裕梅,郝春花.辨证施治结合针灸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9,7(4):411-412.
[3] 李野.脑卒中恢复期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居家康复技术的适用性筛选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4] 王满林,张永堆.中医内科临床研究思路及技能培养[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3):168-169.
[5] 密丽.基于皮质脊髓束重塑的滋补肝肾法促进缺血性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的机制研究[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
[6] 郑利芳.引气归元穴位埋线对围绝经期综合患者Kupperman评分及生殖内分泌的影响[D].杭州:浙江中医药大学,2012.
[7] 张永堆,王满林.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现状与解决方法[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3):164-165.
[8] 郭爱松,李爱红,冯兰芳,等.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29(4):331-334.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5-04-21
张志山(1967-),男,山东省蒙阴县人民医院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针灸与康复。
R246
A
1673-2197(2015)18-0080-01
10.11954/ytctyy.201518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