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绩效评估体系建立

2015-04-26董圆媛顾进伟沈红军

中国环境监测 2015年5期
关键词:太湖流域总量权重

董圆媛,张 涛,顾进伟,沈红军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6

太湖流域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腹地,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快速,污染物排放量不断增加,水环境质量下降,水质恶化,特别是2007年的太湖水危机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十五”以来,国家和地方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江苏省大力推进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等措施,太湖流域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水环境质量逐渐趋好。为科学、规范评判太湖治理效果,需要建立一套相对科学完善的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环境绩效评估体系,进一步推动总量减排和水质改善,促进环境与社会协调发展。

1 构建思路及原则

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把环境绩效从抽象的概念变成直观可操作、可量化、可对比的具体内容的重要桥梁和媒介[1-2]。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环境绩效评估体系是对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成效的客观评价,反映太湖流域减排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必须以满足国家总量控制目标为前提,充分考虑现行制度可能存在的弊端,将水污染物减排与水环境质量挂钩,兼顾污染防治、环保投入、人民群众对水环境的主观感受等方面的因素,既反映流域污染问题,又体现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水平下的水污染治理成效[3]。在构建过程中主要遵循导向性、可比性、层次性和动态性4项原则。

1.1 导向性原则

体现政策导向性,保持与国家及江苏省环保方针、政策、法规和目标的一致,指标选择以现有指标体系为基础[4-7],以满足国家减排考核要求为前提[8-9],充分考虑流域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存在的问题,并有一定前瞻性,从而引导减排和污染治理工作有序发展,利于促进政策的实施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1.2 可比性原则

不同区域之间社会、经济、水环境质量及相关污染物减排任务在不同空间、时间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地域性很明显,建立指标体系时应充分考虑这种差异。指标设置既要符合太湖流域水污染物减排的实际情况[10],又要满足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对比的要求。

1.3 层次性原则

评估指标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应该较全面地反映区域减排成效的特征。确定各方面具体指标时,必须依据一定的逻辑规则,体现出合理的结构层次。减排不仅体现在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上,也应体现采取减排措施的成效及环保投入上,最终目标是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水环境质量得以改善、人民群众对环境满意度提高。

1.4 动态性原则

作为现实存在的系统,联系和有序性是变化的,作为评判标准的评估体系须因时因地制宜地反映这种动态性变化。这种动态性在指标体系设置上体现为指标设置的动态性,即指标因子和指标值应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作适当调整;指标权重动态性。

2 构建方法的选择

环境绩效评估是已经在国际上获得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成效的评估方法,尽管所开展的各种评估活动在评估方法的遴选、指标体系的构建、数据基础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但同样都证明了环境绩效评估是一种污染控制和自然资源管理的有效工具[11]。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主要包括指标因子选择、权重分配和模型构建等3个方面。

常用的指标筛选方法包括演绎法、平衡记分卡技术、德尔菲法、信度和效度检验、主成分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方法等。其中,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方法最为常用。本着系统构建的层次性原则,同时考虑构建方法的繁易程度,选择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相结合的主、客观方法开展指标因子的筛选。层次分析法是将与决策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以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缺点在于数据统计量大且权重难以确定,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精确求法比较复杂[12-14]。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是采用背对背的通信方式征询专家小组成员的意见,经过几轮征询,使专家小组的意见趋于集中,最后得出结论,优点主要是简便易行,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缺点是过程比较复杂,花费时间较长。

在权重分配方面,同样采用主客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确定[15-16]。考虑到系统构建的动态性和导向性原则,选择德尔菲法完成相对固定的主观权重确定,客观权重采用熵权法确定,最后将主客观权重相结合,得到绩效评估体系的最终权重。熵权法是一种客观和动态的赋权方法,可以用于任何需要确定权重的过程,精度较高,客观性强,但使用范围有限,权重确定随数据量的多寡而变。

3 构建步骤

3.1 指标筛选

采用层次分析法将指标体系分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3个层次。由于绩效评估涉及环境与社会2大系统,因此将目标层分为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准则层由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环境质量状况、污染防治水平、环境管理、经济发展与结构以及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6个方面构成;指标层在上述6个方面核心要素项下设立若干个评价指标,最终构成完整的环境绩效评估体系[17]。

评价指标设定时,摈弃层次分析法构造矩阵、计算权向量等繁琐的计算,采取德尔菲法,充分利用专家的智慧,并由研究人员根据相关构建原则逐个分析进行取舍,最终确立27项指标。

太湖流域绩效评估体系见表1。

表1 太湖流域绩效评估体系

3.2 权重确定

利用德尔菲法对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进行打分,确定各指标主观权重(α1,α2,……,αi);利用熵权法,确定各指标客观权重(ω1,ω2,……,ωi);将主客观赋权利用公式进行组合,得出评估系统各项指标的最终权重(β1,β2,……,βi)。

3.3 评估模型建立及算法

由于环境与社会是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不确定性、多层次性的开放系统,因此环境绩效评估实际就是评估各项减排、环保措施的实施对区域内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发展所起的作用,由此引入环境与经济的“优属度”概念,并建立数学模型。具体算法为

设x1,x2,……,xm为描述环境系统的m个指标,设 y1,y2,……,yn为描述社会经济指标系统的n个指标,分别建立区域环境综合评价函数和经济综合评价函数:

式中:ai、bi分别为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中各指标的权重。

当f(x)和g(y)函数之间离差越小,表明两者正向发展趋势的相关性越大,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互动程度越好,表明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环境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程度更高,以此建立绩效评估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式中:C为评价环境绩效的优属度,K为两者的调节系数,其值一般为2。

具体分析中,鉴于同样2个经济与环境协调状况良好的区域,可能一个处于现代高速发展的协调状态,另一个则处于农业社会的低水平协调状态,因此,进一步引入环境与社会经济“相对优属度”概念,其同样度量了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水平的高低,且体现了差异性特点,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D为相对优属度,α和β为待定权数,对于环境与社会经济2个系统而言,两者权重相当,因此取α=β=0.5。

相对优属度取值的不同区间划分可以作为评价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绩效的衡量标准,结合已有研究,按照相对优属度的大小将评估标准划分为5种类型(表2)。

表2 太湖流域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绩效评估标准划分

4 实例应用

利用上述方法和模型,对太湖流域2005—2012年水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进行绩效评估(表3)。数据主要通过历年江苏省环境统计年报、江苏省环境质量状况公报以及江苏统计年鉴等渠道获取,并经校核后应用于实际计算。

表3 太湖流域2005—2012年水污染物总量减排绩效评估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从“十五”末期到“十二五”初期,相对优属度总体呈上升趋势,评价环境绩效的优属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大致可将2005—2012年分为2个发展阶段,一是2005—2009年,处于需改进-可接受阶段,二是2010—2012年处于良好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各异,相对优属度指数相应地发生波动变化(图1、图 2)。

图1 太湖流域2005—2012年环境与社会系统评价值逐年变化情况

图2 太湖流域2005—2012年环境与社会系统相对优属度逐年变化情况

4.1 需改进-可接受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状况使太湖流域呈现工业结构性污染突出、农业面源污染难以控制和城镇生活污染比重增加等特点。“十五”末期至“十一五”初期,流域内工业污染物排放量处于阶段性高位,环境质量相对较差,环境治理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优属度处于需改进状态。进入“十一五”后,在全面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同时,环保工作逐步加强,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和措施,确定了“环保优先”的方针,使得这一时期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流域内实现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同步,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间的优属度有所提升。随着各项污染物减排及环境污染治理的各项政策措施的逐步实施,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量逐渐降低,环境系统指标显著上升,环境保护短期内取得成效,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相对优属度从需改进状态逐渐过渡到可接受状态[18]。

4.2 可接受-良好状态

“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出台了《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阶段性减排与治理目标。通过实施针对太湖治理的规划和方案,建成了一批重点治污工程,在污水处理、工业点源整治、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19]。在流域内经济社会保持高速发展的同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削减,环境与社会经济相对优属度逐步上升,并达到良好状态。

5 结论

总体来说,2005—2012年,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发展呈现持续增长态势,经济发展保持高速,社会发展态势良好,而由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带来的环境保护压力亦持续增加。就环境系统而言,全省环境发展状况在总体向好的趋势下局部波动较大,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环境管理和绩效控制具有不稳定性,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仍需提高。太湖流域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相对优属度目前处于良好状态,但是环境系统滞后于社会经济系统的现实还将存在,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太湖流域水环境治理工作仍应加大重视程度,全面提升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相对优属度,使其向优秀阶段发展。

[1]王金南,曹东,曹颖.环境绩效评估:考量地方环保实绩[J].环境保护,2009(16):23-24.

[2]田耘,曹小敏,罗岳平.论开展主要环境质量指标浓度考核[J].中国环境监测,2011,27(4):63-65.

[3]付意成,魏传江,储立民,等.浑太河流域水质达标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12,28(2):70-76.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修订稿)[Z].2007.

[5]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江苏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2013年修订,试行)[EB/OL].(2013-06-13)[2014-07-20].http://www.jsdpc.gov.cn/ggfw/zt1/201306/t20130609_383747.html.

[6]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江苏省“八项工程”监测统计指标体系[Z].2012.

[7]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江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法体系(2013年修订,试行)[EB/OL](2013-06-13)[2014-07-20].http://www.jsdpc.gov.cn/ggfw/zt1/201306/t20130609_383746.html.

[8]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批转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的通知[Z].2007.

[9]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环境保护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办法的通知[Z].2013.

[10]黄卫,张祥志,朱泽华,等.江苏省太湖流域入湖河流污染物入湖总量监测[J].中国环境监测,2005,21(2):52-54.

[11]曹颖,曹东.以环境绩效评估提升环境管理效果[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14):68-69.

[12]Zhao Y W,Yang Z F.Integrative fllzzy hierarchical model for riverhealth assessment:A case study of Yong River in NinSbo City,China[J].Communicationsin Nonlinear Science and NumericalSimulation,2009,14(4):1 729-1 736.

[13]彭国甫,李树丞,盛明科.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政府绩效评估指标权重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4(6):136-139.

[14]Stmty T L.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M].New York:McGraw-HillInc,1980.

[15]谢轶.组合赋权法确定清河流域总量减排绩效评估指标权重[J].环境保护科学,2014,40(1):28-31.

[16]杜昀轩,姜霞,王雯雯,等.环境治理工程对蠡湖水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评估[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4,4(3):192-198.

[17]徐广华,陈静,王兴国.关于总量减排监测体系考核的思考[J].中国环境监测,2011,27(1):11-13.

[18]周冏,董广霞,景立新,等.“十一五”期间重点流域化学需氧量排放及减排潜力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13,29(5):154-160.

[19]黄卫,张璘,金浩波.江苏省太湖流域国家考核断面污染来源调查与评价[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2,4(2):34-38.

猜你喜欢

太湖流域总量权重
权重望寡:如何化解低地位领导的补偿性辱虐管理行为?*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权重常思“浮名轻”
基于NDVI的太湖流域片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总量控制原则下排污权有效配置的实施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太湖流域防洪与水资源调度实践与思考
太湖流域:统筹兼顾 多管齐下 积极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