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半夏白术天麻汤随证加减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

2015-04-26谢乐军黄富强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8期
关键词:阻型天麻白术

谢乐军,黄富强

(1.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仁寿 612575;2.仁寿县富加中心卫生院,四川 仁寿 612575)



半夏白术天麻汤随证加减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

谢乐军1,2,黄富强1,2

(1.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 仁寿 612575;2.仁寿县富加中心卫生院,四川 仁寿 612575)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随证加减治疗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风痰瘀阻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随证加减治疗风痰瘀阻型中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缺血性中风;风痰瘀阻型;半夏白术天麻汤

缺血性中风又称脑梗死,是现代医学中脑卒中或脑血管意外的一种,属于祖国医学中“中风”范畴。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人寿命普遍延长,但由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疾病的发生率在中老年人群中迅速上升,而中风是上述疾病的常见并发症。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治愈率低,后遗症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研究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随证加减治疗42例中风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风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风痰瘀阻型中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13例,年龄53~84岁,平均(64.7±8.5)岁;病程2天至2个月,平均(15.4±9.7)天。对照组中男27例,女13例,年龄50~87岁,平均(65.9±9.7)岁;病程4天至3个月,平均(17.4±12.3)天。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排除标准:①暂时性脑缺血发作、脑寄生虫病或由脑外伤、心脏病、脑肿瘤等引起的脑梗死或脑出血患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或造血系统疾病者;③治疗后失访者。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患者发病初期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障碍,无明显头痛或呕吐。主要症状为半身不遂、肢体强痉,可伴有头晕目眩、口眼歪斜、言语謇涩或不语、喉间痰鸣、胸脘痞闷或腹胀便秘症状。舌质暗淡,苔薄白或黄腻,脉弦滑。所有患者均符合《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2]。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给予钙离子拮抗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以及脑细胞保护剂等,同时配合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随证加减治疗,药方组成为法半夏9g、白术9g、天麻12g、橘红9g、茯苓9g、胆南星6g、地龙6g、甘草6g。风证突出或头晕明显者加钩藤、石决明、珍珠母;痰浊郁久化热者加栀子、瓜蒌、天竺黄;血瘀伴心悸、胸闷者加桃仁、红花、川芎;肢体强痉、屈伸不利者加鸡血藤、络石藤;痰湿重者加苍术、泽泻;气虚重者加党参、黄芪;夜不能寐者加夜交藤、酸枣仁。每日1剂,水煎2次,合并药液,早晚饭后温服,连用14剂。

1.4 疗效评价指标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

治疗2周后,参照《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2]评定疗效。基本治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或大部分消失,能独立行走,生活可以自理;显效:症状大部分消失,生活基本自理,但仍有小部分需要帮助;有效:症状有所改善,可站立或坐立,但大部分生活需要人帮助;无效: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肢体功能受限或恶化。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别采用Barthel量表评定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总有效=基本治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935,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82,P<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Barthel评分比较 (n)

3 讨论

中风是中医四大难治之证之一,多数患者发病比较突然,出现口角歪斜、不省人事、语言不利或半身不遂等多种危重症状,治疗及时可改善预后,但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错过最佳治疗时间而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文献报道称[3],60%~80%中风后存活患者存在功能障碍,其中10%~15%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高脂肪饮食加上较少的运动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肥胖患者越来越多,膏粱厚味、饮食不节使脾胃运化失司,水湿不化聚而生痰。中医认为肥人多痰,肥胖者体质多偏于痰湿。

祖国医学对中风的病机有多种认识,内外之风、痰凝、血瘀、火毒以及脏腑亏虚等皆可诱发中风。《丹溪心法》云:“湿土生痰, 痰生热窜,热生风也。”李东垣认为气虚可生痰,也可致瘀,提出中风的病机为“正虚血瘀”。王永炎认为:“痰湿或化火伤阴,或阻滞气机,使气血升降失常或从阳化热,导致痰火上扰与风邪裹挟,上扰络脉而致中风神昏。”杨利等[4]对中风患者进行大样本研究后认为,痰证和血瘀证是中风的两大病理因素,急性期以血瘀证、风证、痰证为主,恢复期以血瘀证和痰证为主,认为痰瘀互结是中风病的基本病机并贯穿疾病始终。由于病因的不同,多数医家对中风进行辨证分型治疗[5]。

风痰瘀阻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临床中比较常见,肝风夹痰上扰清窍,脑脉痹阻,导致气血逆乱、经络不畅,治宜化痰、祛风、活血、通络。半夏白术天麻汤是治疗风痰证的主要方剂之一,《医学心悟》谓:“有湿痰壅遏者,头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在李东垣的《脾胃论》中也有记载,但用药与《医学心悟》中稍有差别。半夏白术天麻汤中半夏性辛温,能降逆止呕、燥湿化痰;天麻甘平,能平肝熄风、助阳气、通血脉;白术甘苦性温,能健脾除湿,助半夏燥湿化痰之力;胆南星苦凉,能熄风定惊、清热化痰;地龙性寒味咸,能清热平肝、熄风止痉、破血逐瘀、通络除痹;茯苓甘平,能健脾渗湿、利水化痰,与半夏、白术配伍,增强运化水湿之功;橘红辛温,能燥湿化痰、理气宽中、下气消痰;甘草调和诸药[6]。整方配伍,共奏健脾燥湿、熄风化痰、通络化瘀之功。

现代医学认为,血细胞比容增高、血小板聚集以及纤维蛋白原沉积等血液流变学异常是脑梗死的主要病机。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7],半夏能抑制红细胞聚集、降低全血黏度,降低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天麻能舒张外周血管、增加心脑血流量、减缓心率、降低血压、提高机体免疫力;胆南星具有镇静、抗惊厥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白术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茯苓的水、乙醇以及乙醚提取物均能加快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地龙的水、醇提液均具有抗血栓、抗凝血及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组间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两组患者Bar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随证加减治疗风痰瘀阻型中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消除血栓,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陈宝瑾,黄金阳,方邦江,等.中医药治疗中风研究现状[J].辽宁中医杂志,2009,36(11):200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1):55.

[3] 费利军.中医药治疗中风后遗症近况[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6,27(2):51.

[4] 杨利,黄燕,蔡业峰,等.1418例中风患者痰瘀证候分布和演变规律探析[J].辽宁中医杂志, 2004,31(6):459.

[5] 鲍远程,杨文明,胡翠平,等.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候特点研究[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 24(3):189.

[6] 霍亮亮.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眼针治疗风痰阻络型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D].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

[7] 张世葳.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早期缺血性中风65例[J].河南中医,2010,30(9):852.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5-05-15

谢乐军(1975-), 男,四川省仁寿县第二人民医院主管中药师,研究方向为常用中药方剂临床应用。

R285.6;R255.2

A

1673-2197(2015)18-0108-02

10.11954/ytctyy.201518059

猜你喜欢

阻型天麻白术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三伏贴贴敷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HPLC-RID法同时测定天麻丸中3种成分
RP-HPLC法同时测定7个产地天麻中5种成分
相同栽培条件下不同来源白术中5 种有效药用成分测定与比较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28例
王付教授运用白术治疗便秘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