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推动智能制造——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
2015-04-24ReporterLIJia
本刊记者/ Reporter 李 佳/LI Jia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
宋晓刚: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1年12月毕业于湖南大学电气工程系工业自动化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8月-1992年3月,考取英国文化委员会技术合作(TC)奖学金,赴英国威尔士大学卡帝夫学院计算机与数学系攻读研究生,获计算机专业硕士学位。1982-1984年,在机械工业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从事计算机控制方面研究工作,任助理工程师;1985-1990年,在机械工业部机械科学研究从事工业自动化、计算机控制等领域科研计划管理工作及管理信息系统(MIS)研究工作,任工程师、课题负责人;1992-1996年,任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科技领事(一秘),高级工程师,从事中美科技、工业行业等双边交流与合作及培训方面工作;1997-2001年,先后任机械工业部国际合作司正处调研员、国家机械工业局外事司外办主任、副司长,高级工程师,从事机械工业对外技术、经济、贸易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培训和外事管理等方面工作;2001年至今,先后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执行副会长,从事机械行业经济运行分析研究、发展规划、行业和企业信息化、节能减排、现代制造服务业、机器人产业推进等方面工作。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统计,2005年至201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以年均25%以上的速度高速增长,是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且这一增速自2008年后进一步加快,2008年到2013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长36%。中国已成为全球年销量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机器人正在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一个关键“推手”,其研发、制造、应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值此大环境下,本刊记者特赶赴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就机器人产业的相关问题当面请教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先生。
工业机器人发展历程
我国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起步并不晚,1986年,我国开展了“七五”机器人攻关计划;次年,我国的“863”高技术计划也将机器人方面的研究开发列入其中,最为突出的代表是“6000 m水下特种无缆机器人”,其技术水平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在国家的支持下,通过“七五”、“八五”科技攻关,当时已基本掌握了机器人本体的设计制造、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设计、运动学和轨迹规划等关键技术,并开发出喷漆、弧焊、点焊、装配、搬运等机器人,当时在“一汽”、“二汽”都获得了一定规模的应用。
“这种发展势头在中途停下来最大的原因是因为市场没起来,以及当时造业总体技术还不高,加之当时中国‘人口红利’带来的低成本优势,使得制造业对于机器人的需求并不明显”,宋晓刚分析道,“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这一阶段,不具备快速推广机器人的条件,但是自2009年以来,劳动力成本逐年增长(例如江浙一带劳动力成本年均增长达20%左右);加之现在用工荒、用工难的现象越发严重,导致企业对于工业机器人的需求用‘迫切’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工业机器人发展趋势
“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以及工信部、发改委在今年发布的产业政策措施都把发展机器人产业作为重点。“中国制造2025”项目的研究主要是解决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一个战略方向。
我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是必然趋势,这对机器人产业来讲也是一个“倒逼”,利用机器人技术推动智能制造的发展,是制造业转型升级之路的重要途径。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装备,本质上来讲就是提高生产过程的柔性化、智能化,尽快缩短产品从研发设计到上市的时间,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谈及此处,宋晓刚向记者介绍:“机器人产业联盟承担了‘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强国战略以及是‘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等项目中机器人专项的任务,我们认为下一步我国机器人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要提高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化能力,满足市场需求。二是要加紧研制开发新一代机器人,满足产业不断转型升级需求,应对新一轮产业革命挑战。新一代机器人是以智能制造、柔性制造来满足个性化、区域化、人性化的产品需求,实现人机协作将是发展新一代机器人的主要目标。”
工业机器人技术水平
国内的机器人制造商或多或少都经历过这样的尴尬:客户根本还没有实际使用我们自主研发的机器人,而是主观上就认为国产机器人性能不可靠,比不上进口的机器人。对此,宋晓刚表示:“这种现象曾经的确存在,从目前情况看,国产品牌应用在生产线最早的已有3、4年时间,我专门去看过,并没出现问题。我想,一是国产品牌要切实保证产品性能质量,二是国产品牌也需要靠时间来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和信誉度。”
众所周知,工业机器人的三大关键零部件是控制器、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机。这三大关键零部件占据了工业机器人50%~60%的成本。国内机器人厂家要形成自主品牌、增强客户信任度、降低成本,这三项关键技术是必须要突破的。
据介绍,在控制技术方面,国内包括固高、广数等企业,已经步入实用阶段。从精度、运动控制性能方面与进口虽仍有差距,但问题相对较小;伺服电机方面,目前国产产品在满足量大、面广的机器人应用方向,也不是大问题;差距相对较大的高精密减速机——RV减速机,目前也已有所突破,并有小批量产品应用,如南通振康的RV减速机、苏州绿的的谐波减速机。“这三大关键技术,和国际知名品牌虽存在一定差距,但是我相信,在未来的3~5年,会有比较大的突破”,宋晓刚如是说。
集成应用占优势
发改委、工信部和部分地方政府,纷纷出台大力推进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推动工业机器人示范应用项目的展开,鼓励企业深入研究细分市场的工艺及生产流程,形成模块化、标准化的应用模式,以加速细分市场中工业机器人的推广进程。
宋晓刚表示:“我认为,国内机器人企业在行业集成应用上有一定竞争优势,因为国内集成商可能一直在这个领域,对生产工艺、流程、企业管理是非常熟悉的,所以在集成应用上,我们与外资企业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在进口机器人深耕多年的汽车、传统电子领域之外,国产机器人制造商和进口机器人制造商正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例如铸造、锻压、家电、食品包装、建材、五金等领域,国内企业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时机,为细分市场的终端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务,领跑这一轮角逐。
CRIA动向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CRIA)自2013年4月份成立至今,脚踏实地地做了很多基础性方面和产业推进方面的工作。自成立伊始,CRIA即和IFR合作,建立我国机器人统计工作管理制度和体系,以支撑产业发展研究的重要工作。为产业和企业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为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起到参谋助手作用。
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宋晓刚向记者透露:联盟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如下四方面的工作力度,
(1)产业发展研究。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组织联盟成员单位,在承担和完成了“中国制造2025”、“制造业强国战略(一期)”项目中机器人专项的任务后,目前承担了“制造业强国战略(二期)”和“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中机器人专项的任务。
(2)机器人标准化工作。组织联盟成员单位,继续积极推进联盟标准制订工作,同时配合工信部、国标委等部门推进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及与国际接轨。
(3)机器人产品的检测、检验和评定。配合发展委等主管部门,积极推进国家检测评定中心及产业集群检测服务平台建设,以保证产品入市产品的质量以及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为国内外产品提供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评估服务。
(3)开展产需对接。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快推进机器人在制造业各领域的应用进程,带动机器人产业积极、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