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预测、预报、防止地震的宏观研究

2015-04-24黄纯忠

科技视界 2015年31期
关键词:汽化温度

黄纯忠

(德阳市防震减灾局,四川 德阳618000)

为了更好的理解后文,先研究一下地球的奥秘。

1 地球的诞生

《地球十讲》[1]中“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唯物辩证法的宇宙观主张从事物的内部,从一事物对他事物的关系去研究事物的发展,即把事物的发展看做是事物内部的必然的自己的运动,而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的周围其他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地球起源的研究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自然界没有永恒的事物,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天体和地球也不例外。”

“……二百年来地球起源的假说经过了多次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

“……近三十年来,许多人认为行星以前的物质原是低温的尘埃、气体和陨石物质的混合物。以此为出发点,出现了不少新的假说,对地球起源的认识也有所深化。…不过它还有待发展。”

中央电视台《科技频道》报道:考古学家推断,地球有60亿年的历史。60亿年前宇宙爆裂,形成了银河系、太阳系等星系。

在整体的宇宙中,天体所含的各种物质就已经存在了,包括各自的磁场(各天体的原有性)。在整体宇宙中就相互吸引和排斥,进行着磁场运动,促使整体宇宙的膨胀,导致宇宙爆裂,使各天体有一个广阔的空间,自由的进行着磁场运动,自由相互吸引和排斥,这样就形成了太阳系、银河系等各星系。由于它们各自的质量不同,引力的大小不同,相互的作用不同,和它们自己特殊的相互关系,决定了各天体的运动规律,在各自的轨道运行。

比如说,太阳系的行星,是对太阳的能量相互吸引,才遵循太阳自转引力的方向运行。又因为它们相互的排斥力不同,而决定它们运行的距离。各行星的相互吸引力是很微弱的。如果它们有相互吸引的作用时,它们就会以天体的大小,引力的强弱决定它们的主行星和卫星,如地月系。

地球是在太阳系中具有独特结构的星球。(一)有大量的水。(二)有地核、地幔、地壳的结构。而地幔上部是软流层(液性物质)。(三)有强大的引力。

2 地球的历史演变

地球的早期历史,是指地球诞生后,人们通过考古、记忆传说和推断等来了解地球之前的特别漫长的历史。近几年考古学家发现科罗拉多大峡谷最早在1450万年才有的。而人类的历史记载,最早元谋人是在170万年前才有的。总不到1亿年。也就是说还有59亿年的历史是空白。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自然科学领域里的考古研究以及历史的记忆传说的研究,这个特别漫长的历史,将给它竖上里程碑,答案将浮出水面。

我们以地壳的传热力低的自然现象,来研究地球早期的59亿年历史的空白,我们可以设想地球诞生时是一个没有温度(相对)的冰球。没有空气。靠太阳辐射,地核吸收;由于地壳传热力低,便要通过漫长的岁月才开始复苏。漫长的岁月冰雪才开始融化。又经一段漫长的岁月地球才有了温度。每个新起点都要经过漫长的岁月。开始具有汽化功能→生成空气→产生生物→产生动物→温度才持续升高→达到温度高峰。形成锯齿状演变。这个过程约经40—50亿年。地幔的高温汽化了软流层的液性物质,产生了高压气体,高压气体的持续膨胀,引发了囫囵地壳的爆裂,形成了六大板块(如图1所示)。

图1 地球温度锯齿状演变过程示意图

下面的论述可以证明这一事实。

人类的祖先用许多巧妙的传说向他们的子孙描述了地球的各种自然变化。比如《史书》有天倾西北,地倾东南的记载。民间有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证明地球的変化。陈香开山救母的传说,是地壳爆裂的第一反应。结合现代科学家探险考察,有地下森林、楼层式溶洞、海底宫殿、恐龙化石的发现。这些都证明了地球曾经有过一次非常大的自然变化。再根据后羿射日的故事,科学敏感来分析这个故事,不难看出那时的地球就发生过先是高温,后来又变低了这么一段自然现象。那时人们不但没有科学,可能连文字都没有。于是为了记载和给孩子们的解释,塑造了神人“后羿”,才编了这个故事。但先是高温,后来又变低了才是不变的事实。

我们结合水的汽化功能和石灰岩通过水流形成溶洞的自然规侓以及对考古的研究。上述的考古和记忆传说证明:地球由于经历了一段很高的温度,将在囫囵的地壳内(软流层)的液性物质汽化为极大的高压气体;引发了一次毁灭性的大地震—地壳爆裂。与此同时释放了极大部分的地能,地球温度突然变得寒冷,才进入冰川时代的。不是盘古劈的,也不是后羿射的,地下森林是这个时候埋在地下的。地壳爆裂雨水进入石灰岩才形成楼层式溶洞和其它多姿多彩的石花、石盆、石笋等溶洞。恐龙由于身躯庞大没有逃逸的能力而葬身地下。后来又进入冰川时代,恐龙蛋也因此不能孵出小恐龙而灭绝。从此才有了六大板块。随着板块的分裂,地能也只能以板块为蓄能区域,依然日积月累地积蓄地能,增加球温,冰川才逐渐消退,进入温暖的现代。

上诉地球历史演变的因素是地球内部的有机反应。

3 地球是一个有机的球体

《地球十讲》[1]中提到存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板块运动的动力来源问题。有人提出过不同的假说,如地球膨胀、万有引力常数的变化,但都不能成立。讨论最多的是地幔物质的对流。……但目前对地球内部的这两个因数都了解得不够,因此在理论上也不能得到一个肯定的结论。”

针对《地球十讲》的概述,我们从以下几个问题分别研究:

3.1 地核

地核是整个地球的核心部分(主体作用),它负责吸收和分化能量的作用(指挥作用)。地核这种作用的动力,就是地核的强大磁场引力在支沛这种功能。这种强大的磁场引力(简称磁引作用),与其它磁场运动大同小异;相同的是吸引作用,不同的是它的磁场是广义的,没有局限性;比如地幔、地壳、水、动物、空气、温度、金属、非金属、太阳辐射、万物等等;万有引力可以明确地核的磁引作用。并且具有向地幔转化温度并储存“温度总是由高温向低温传化”的规侓传温的指挥作用。

3.2 地幔

地幔有把地核吸收的温度和与地核之间的高温向低温转化的温度储存在地幔的作用;并遵循“温度总是由高温向低温转化”的规律,把高温区的温度向低温区转化(赤道与极地),达到地球内部温度基本平衡;并在地壳温度降低后作深部反馈。地幔这种内部温度转化功能是在地壳传热力低,软流层传热率高的条件下形成的。

3.3 地幔上部的汽化层

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又叫汽化层。所谓“软流”必是液体或液性物质;而这两种物质都具有独特的蒸发性质,即由液体蒸发为气体的功能,又叫汽化功能。气体的热胀冷缩又比其他物质要活跃得多;人们用这种汽化功能形成高压,发明了蒸汽机;制造了第一辆火车。

地幔的高温使软流层的液性物质蒸发为气体,形成汽化层;气体长期受高温膨胀,产生了地能。

3.4 岩石层与地壳

地壳的分裂是随着岩石层的分裂而分裂的,并且能使地壳稳定、均衡的存在于软流层上,证明了岩石层是高密度、高强度结构和地壳不可分割的在软流汽化层上的载体。

高密度的岩石层虽然能把地核吸收的能量传递到软流层,和反馈到地壳。而不能将软流层经地幔高温汽化的气体排出地壳外,受地核引力的作用,反而将这种高温汽化的气体压在它的下面;使气体产生了高压,形成了“庞大的蒸气机械能”,这种高压气体就是地能(古人叫盘古),也就是说,是地幔的高温,汽化了软流层的液性物质产生了地能。

地壳由于“地壳的传热力低”,随着地核吸收温度和地幔内的反馈温度的往返,地壳有驿栈式的储温作用。

3.5 板块运动与地震

六大板块形成后,由岩石层作载体的地壳与地幔汽化层有正,负压的关系。

(1)由岩石层作载体的地壳受地核引力的作用,所产生的压为正压。

(2)地幔汽化层所负担这个压的压为负压。

(3)当它们之间这个压(正压和负压)成正比时(比值有待应用研究时以实际情况而定),地壳处于静止状态。

以板块为单位的日积月累的高温汽化的高压气体使地能增加,负压加大,促使地壳运动。负压越大,地壳运动愈剧烈,地震的震级越高。也就是说,日积月累的高压气体变成了巨大的地能(盘古),升高了负压;负压抬起了地壳,逃出了地壳的禁锢,奔向自由的空间。—这就是地震—地能就是震源。设地壳的压(正压)为Z。汽化层的负压为B。静止压为ZB。地震为Y。那么地震形成的公式为:ZB↑Z/B时=Y。

下面的论述可以证明地球的有机反应。

3.6 地球与大气温度分布的关系:(核日线的温度分布)

《地球十讲》[1]中关于地球内部的能量和温度分布中指出:“地球内部的能源和温度分布是地球的两个重要特征。它们与地球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也是各种构造运动和物理、化学过程的主导因素。可惜现代科学对它们的说明还远不能令人满意。问题之所以困难,是因为有关地球深部的直接资料现在还掌握得太少,人们不得不借助于有限的间接资料和地下浅层的观测,在一定的假设下作出理论上的估计,这样得到的结论常常是不明确的”。

“从岩石一般的放射性元素含量来看,只能有一小部份热流来源于地球上层一、二百公里的厚度,其余的来源于更深的地方”。

据《地球、气温考查记录》的变化反应,地核吸收太阳能量的机制表现有两大特点:一是总体变化和局部变化。二是具有吸收温度和反馈温度两个方面。它的总体变化是地核吸收太阳能的变化。局部变化是地壳内传和反馈温度的内部调节变化。它们的变化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以2013年7月13日的记录为例:(3:6:等为时间段。T为8米地表大气温度。F为地表面温度。I、小i、J、K分别为地内0.5、1、3、5米的分层温度。数据显示—C氏度。数傍标记—升降符号。)

表1

它的总体变化表现9:12:15:18:地核吸收太阳辐射进入地表大气。T、F表同时上升5度左右时,地壳温度分别下降0.3和0.2度。辐射减弱时温度分别下降0.2和0.1度。以‘温度近热源高,远热源低’的规侓,地壳温度也应同时升高,而在这里却恰好相反—下降。这一现象就是地核吸能的总体变化,原因是由于地壳传热力低,不能及时将太阳辐射的温度向内传化,而只能用自身的温度向内转化的温度下降趋势。它的阻滞温度9:F33.5-T31.2=2.3。12:F38.2-T36.6=1.6。15:F36.1-T34.5=1.6。L分别=2.3、1.6、1.6。

而18:21:0:侧是局部变化(包括3:6:),太阳辐射转移后,进入地壳的温度向下按“温度总是由高温向低温传化”的规侓传温,使地壳温度自上而下的逐层升高。18:T、F表向I表传温0.5,21:继续向下分别传温为0.9、0.4、0.4、0.3。0:向下分别传温为0.4、0.2、0.1、0.1。而3:6:又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各层次的温度调节。二是向地表大气反馈,达到温室效应的目的。它的温度最低区向下转移至5米以下的16度左右,形成向下的地温梯度。总体趋势是以向内吸收为主体的地温梯度变化。历经6个月后2014年1月13就不同了。

表2

0:T表下降到2.5,由J、K表向I、小i表分别反馈0.1,才维持表面温度4.7。3:T表降到0.4,F、I表同时上升向大气反馈后分别下降1.9和0.1,这时地壳的深部反馈温度分别到达3:小i、J、K分别上升0.1、0.2、0.3。6:T表下降至-1.7,F表下降至0.8,I表向大气反馈后下降0.2,小i表反馈后维持原温。地壳的深部反馈,使J表K表分别上升0.1,0.3.。9:地核吸收太阳辐射进入地表大气,T、F表同时分别上升2.7、1.6。I表仍然处于向大气反馈和地核吸能下降0.2。小i表维持。J、K表分别向内转化0.2、0.6。

注(2)《地球、气温考查记录》本站位于东经104.76度,北纬30.80度。始建于2013年3月4日。此记录已发地震网。

T、F表同时分别上升4.8、7.9。以下各表分别向内转化传温0.3、0.2、0.2、0.1。15:T、F表分别持续上升5.8、8.7。以下各表分别向内转化传温0.4、0.3、0.2、0.1。18:太阳辐射转移,地壳温度进入局部变化,F表依次向下分别传温0.3、0.1、0.1。K表维持。21:表面温度F向大气反馈和继续向下分别传温为0.4、0.1、0.1后下降4.1。K表维持。其中I表的温升来自外传、内反馈的因素。这是一个冬天里的晴天。虽然地壳温度有向内向下传温的趋势。但任然比昨日分别下降0.4、0.1。K表维持。由于温度持续向大气反馈,温度最低区上升到地表面和大气,形成向上的地温梯度。是以反馈为主体的地温梯度变化。它的阻滞温度为12:F10.3-T6.9=3.4。15:F19.0-T12.7=6.3。L分别=3.4、6.3。

从《德阳3240米深井200米深的表层水温》来看,仍然有内吸和反馈两个方面。如2014年7月11日—18日连续晴天的温度变化可以看出。如表3(基数20.,数据显示—C氏度,小数)。

表3

11日的基准温度随着太阳辐射的向内吸收,200米深的热辐射减弱,传热机制随温度梯度逐层改变。本身温度比浅井的变化小许多,仅在千分位百分位之内。如13日由3:的7803内吸降至15;的7650。辐射转移后,下传温度使本身温度上升至7732。这种循环往返的规侓,是地球的有机反应。如11日—14日,地核的内吸和地壳的传热力低,下传温度还未到位,导致本身温度下降3:0.0071。15日—17日上温下传到位,本身温度3:上升0.0133的波状变化。从2014年1月1日—9月1日上升0.0055.从2007年5月9日—2014年9月1日,8年上升0.0604,平均每年上升0.00667。遗憾的是,3240米深井只有200米深的表层水温记录。这个数据还不足以用来估算地球内部温度。只能说明地核吸能和地球的有机反应。如1月18日向上反馈温度下降至7659。内吸上温下传至7月18日上升到7916。9月1日又逐渐下降至7823进入反馈阶段……。

大气层表和太空的温度数据,咨询结果只是物理解析,无有效数据,只能以公式说明。

资料记载,核日线的温度分布有三高三低,即近核温度高,近地气温高,大气层表温度高,它们温度高的特点是向心性增高。原因是与地核的强大引力分不开。结合三低综合研究。它的三低是太空空气稀薄气温低。平流层下气温低,地表温度低。如图2所示:

图2 地球与大气温度分布关系示意图

地球在太阳系的公转轨道与太阳辐射的垂直与偏角形成了赤道与南北两极的温差关系。

注:(3)《德阳3240米深井200米深的表层水温》本资料由德阳市防震减灾局提供。

而地球在自转轨道中,自转的引力产生了‘地球风’—平流层。‘风’是降温的一种行为。所以有近平流层温度低,远平流层温度高的现象。平流层以上大气层表温度高。是平流层在下降温的负面作用加上平流层对地核吸能的干扰,使部分辐射不能进入大气层而徘徊在大气层表所致。设大气层表的温度为E。太阳辐射为A。大气层的温度为T。徘徊温度为J。那么它的公式则:

平流层下温度低,是平流层(地球风)在上的降温干扰加‘地核吸能’所致温度向心性增高的表现。形成了上降下吸的两极分化的温度最低区。

近地气温高,是地壳传热力低干扰了地核吸能的温度向心性增高的主体,形成部分温度被阻滞在地表大气,所以近地气温高。设地表面气温为C。进入地壳的温度为N。阻滞温度为L。进入大气的温度为T。那么它的公式为:

地表温度低是由于地壳的传热力低,向地核传的温度本不是很多,还必须在大气温度降低后,遵循“温度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总是由高温向低温转化”的原理,向大气反馈温度。形成内吸外反馈的两极分化,形成温度最低区(如图2所示。详情可参阅《地球气温考查记录》(2))。设地核的温度为O。吸收的温度为N。反馈的温度为U。那么它的公式为;O=N60亿年-U60亿年。

4 防止地震

地球的强大引力,吸收大量的空气,温度和储存温度,反馈温度,形成了大气温室效应的主体,给人类带来了美好!然而它的这种特殊结构也给人类带来不幸的灾难—地震(见前述)。而地震的震源就是地幔软流层汽化的高压气体—地能。根据轻清者可以上浮,重浊者可以下沉的原理。我们在板块倒‘凹’形的顶端,(即板块水平制高点)钻上一个或几个直达汽化层的孔,便能直接把地能—高温汽化的高压气体—震源,提到我们的眼下、手中。并用金属管装上测温、测压以及其它化学测试仪表。并设多个排气阀门。通过这些仪表,我们可以随时掌握地球汽化层的气温、气压的指数和震源信息。根据这些指数作准确的地震的预测、预报。调整这些排气阀门,不让负压超过正压,把它控制在我们所需要的指数,地震就不会发生了。让余能为人类服务,叫地球按我们的意志而存在。

由于我们控制了汽化层的气温、气压,除了能防止地震外,也能改善地球温度持续上升,让地球变得更美好!

5 结束语

宏观研究的含意是宏观地球的全部信息,运用唯物辩证法对号入座,来解析自然现象。逻辑推理防止地震。

在本文面市以来,承蒙各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四川地震局张永久老师,中国地震局李世益老师,以及四川地震杂誌吴江老师的指导,才有今天的成绩。在此深表谢意!原稿言词粗简不易理解,在此表示歉意。

[1]傅承义.地球十讲[M].科学出版社,1976年.文献号:13031·466.标识码:*.

猜你喜欢

汽化温度
一张票的温度
停留在心的温度
测个温度再盖被
25 t/d黑液汽化联合纸幅干燥的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