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塑首都人口分布的圈层思维

2015-04-24尹德挺

北京观察 2015年11期
关键词:圈层多伦多京津冀

文 尹德挺

作者系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副主任、北京市人口研究所副所长

京津冀经济重心和人口重心进一步向北京聚集,首都人口和功能向外疏解迫在眉睫。结合东京都市圈和多伦多大都市区人口空间模式的历史演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下,城市人口空间结构将经历由“单峰型”向“双峰型”曲线转变的过程,30 公里圈对于卫星城建设至关重要,50 年城市人口空间演变周期的规律特征不容忽视,“全局式”城市群规划对改善区域核心城市的人口空间结构意义重大。

通过对国际发达城市的人口数据进行比对发现,我国首都的人口规模疏解问题可以在区域人口空间分布重塑的视野下寻找突破口,其中,人口分布的三大圈层特征亟待关注:

首都圈视角:区域经济与人口重心聚集

运用“区域重心法”对2000-2014 年数据分析后发现:第一,京津冀经济重心经历了向北、向东“锯齿状”转移过程,即由“霸州”向“廊坊”方向移动,持续向北京逼近;第二,京津冀人口重心正经历“快速向北、持续向东”的转移过程,即由“任丘”向“霸州”方向移动,持续向北京聚集;第三,人口重心与经济重心高度相关,但人口重心滞后于经济重心的转移,经济重心对人口重心的移动具有显著的引领作用。因此,尽早提高北京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推动北京部分产业外迁,对于引导北京人口向外疏解意义重大。

北京视角:城市人口圈层分布特征明显

基于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发现:北京常住人口分布不均衡程度进一步加深,常住人口区域集中度进一步加剧,更多的人口集中于更少的街道。与此同时,各街道常住人口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关系,各街道常住人口在空间上更多地表现出“高-高”类型(即人口规模大的街道被相似街道所包围)、“低-低”类型(即人口规模小的街道被相似街道所包围)的聚集分布。从全市上来看,北京常住人口空间聚集圈层已经由城市核心区扩散至距离城市中心(以天安门为原点)的20 公里处(约五环左右),城市发展新区的人口疏解功能开始得到部分实现。

流动人口的局部空间相关分析结果还显示:强聚集圈层向外扩散(至西北五环和东南五环处):“高-高”类型区域(即人口规模大的街道被相似街道所包围)开始向城市发展新区转移,但仅涉及小部分地区。扩散主要集中在西北和东南方向,西南和东北方向扩散不足。具体来讲,西北扩散至沙河、西北旺等区域,东南扩散至亦庄、台湖和青云店等区域,西南方向扩散至黄村地区,东北方向扩散至东小口、北七家和高丽营等区域。

弱聚集圈层缩小:城市远郊区对流动人口仍缺乏相应的吸纳能力,显著的“低-低”类型区域(即人口规模小的街道被相似街道所包围)主要集中在外圈层的生态涵养区。值得注意的是,房山区作为城市发展新区之一,其大部分地区也呈现出人口聚集不足的特征,未能充分有效承接人口疏解的功能。

中间过渡圈层扩大:远郊区县与市区的结合部圈层流动人口空间分布相对独立且进一步扩散。在该区域进一步扩大的同时,房山、大兴、通州与河北邻近地区的“低-低”类型区域有所减少,这说明首都外围区域人口吸纳空间有所增加,为中心城区人口疏解提供了一定空间。

国际比较视野:“一型一圈一周期”的人口分布

北京、东京和多伦多分别是京津冀经济圈、东京都市圈和多伦多大都市区的中心。同时,北京与东京圈的区域面积、北京与多伦多的城市规划垂直管理模式具有相似性,因此,对三都市50 公里圈层以内的人口分布演变规律进行比较后发现,大城市经历了由“极化”、“扩散”到多城市协同发展的过程。

“一型”:成熟城市“双峰型”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处于城市发展高级阶段的东京和多伦多,其人口空间分布呈现稳定的“双峰型”特征,即第一个人口聚集高峰是在10-20 公里圈层,两市此圈层人口占比约为28%;第二个人口聚集高峰圈层是在距城市中心30 公里以外,此圈层人口占比东京为37.4%,多伦多为29.1%。北京仍处于城市发展中期阶段,其人口空间分布呈现“单峰型”特征,即10-20 公里圈层(约四环至五环之间)人口占比最高,为40.7%。

与国际相对成熟的城市相比,北京的人口空间分布具有两点明显差异,值得格外关注:第一,北京0-10 公里圈层(约四环以内)人口占比明显高于东京和多伦多,北京为31.3%,东京为11.1%,多伦多为15.4%;第二,北京30 公里(约六环外围附近)以外圈层人口占比显著的低于东京和多伦多,北京为12.9%,东京为37.4%,多伦多为29.1%。可见,北京30 公里圈层附近需要增设绿化隔离带,并在此基础之上着力推进30公里圈层以外卫星城的建设。

“一圈”:国际大城市人口空间聚集特征稳定,半径30 公里圈层是重要分界线。比较发现,东京、多伦多通过规划、改造和产业调整等多种手段,提升卫星城或新城的人口吸引力,并将30 公里圈层以内人口比例控制在60-70%的水平(东京63%、多伦多70%),而2010 年北京30 公里圈层(约六环外围)以内人口比例依然高达87%,甚至比2000 年还提高了2.8个百分点,这表明北京亟须提升城区外围及卫星城的人口吸引力。

北京常住人口空间聚集圈层已经由城市核心区扩散至距离城市中心(以天安门为原点)的20 公里处(约五环左右)

“一周期”:城市人口空间演变周期约为50 年,与国家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人口空间分布从剧烈变动到趋于稳定,东京都市圈和多伦多大都市区基本都经历了50 年左右的时间。东京和多伦多基本都从1950 年开始,至2000 年前后开始趋于稳定(日本1999 年 人 均GDP 为35025 美 元、加拿大2005 年人均GDP 为36116 美元),而2000 年我国人均GDP 为949美元,与1965 年时日本相近,当时的北京还处于演变周期的早期阶段,预计北京人口空间分布模式可能在2035年左右趋于稳定,短期干预可以缩短周期,但难以完全改变阶段性特征。

全局式:“单一城市”规划向“全局式”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的转变,有助于改善城市人口空间结构。多伦多大都市区通过成立金色委员会的方式消除区域规划的内部冲突,执行全区统一的基本建设规划,最终在多伦多大都市圈内,多伦多市人口占比由1991 年的53.7%下降至2011 年的43.2%,其经验值得我国京津冀地区借鉴,即京津冀地区“全局式”城市群协同规划对于北京人口疏解及京津冀城市群的孵化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圈层多伦多京津冀
No.4 圈层用户不断拓展,圈层经济价值释放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圈层化传播探析
B站冲破圈层
年轻人“圈层化”的背后到底是什么
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快向纵深推进
京津冀协同发展
最宜居的多元文化之城——多伦多
京津冀一体化如何实现1+2>3
《为奴十二年》摘多伦多大奖
2009版芭比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