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永远巍峨
2015-04-23兰宁远
兰宁远
前往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路上,仰望着大山问的悠悠白云,我触到了一种无忧无虑的梦。不光是因为“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的诗句和月亮女儿故乡的美丽传说。也因为这座被誉为中国“休斯敦”的探月港放飞的神奇梦想,这片留下“彝海结盟”佳话的青山绿水渐渐地撩起了她面上的轻纱,所有的生命和色彩都化作了一道不朽的风景,在历史灿烂的星空里,见证着飞天奔月的传奇。
去西昌是为了采访这支航天大军中一位叫车著明的专家,作为2014年央视《时代先锋》的人物之一,作为总装备部党委号召学习的模范典型,他那坚定的信念、执着的坚守、豪壮的攀登,把我们的目光引向蓝天、引向白云、引向无尽远方的高山。
二十年前,车著明带着朝圣般的心情来到西昌,将青春安放在了大凉山里。他相信,在这片最能让他踏实的土地上,会收获属于他的梦想。高山使他崇仰巍峨,也使他懂得谦卑,他说,“一辈子踏踏实实干自己喜欢的事,这样的人生很幸福”。但他不愿只在前驱者留下的大道上赞叹、讴歌、散步,他不习惯只会盯着别人的脚印走路。像拓荒者似的,他在西昌的大山间执意奔闯着,登攀着。在向高山的进取中,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像带着沉重的锁链,然而,虔诚的心,终会看见虔诚的世界。科学释放着生命太阳埋藏的智慧和能量,自己也有了光明、伟大的魂魄。尽管是一次披荆斩棘的跋涉,可一旦把高山踩在脚下,他却赢得了莫大的自由,奔闯者独有的自由。
成功,等于诚实的劳动,加上正确的方法,加上少讲空话的沉默——这就是车著明的人生公式、事业法则。也许是一腔报国的热血,也许是一份感恩的力量;也许是一段长久的攻关,也许是一次短暂的考验;也许是一滴诚实的汗水,也许是一根早生的白发;也许是一次基础的试验,也许是一次重要的发射;也许是一次简单的计算,也许是一项重大的课题……他在紧迫的沉默中创造,在拼搏的沉默中走进布满荆棘的思想荒漠,吮吸着大山的乳汁,身上浓缩起丰富的宝藏。“做最复杂的工作,过最简单的生活”,带着这样的心声,车著明一次次破解“飞天密码”,一次次用精准的数据使火箭飞行化险为夷。从一本残破的《数学手册》到一张仅有妻子一人的婚纱照;从“航天器飞行数据融合处理方法”使嫦娥三号初轨预报精度大幅提高,到“火箭遥测信息快速处理系统”把数据处理时间从几个月缩短为几天甚至几分钟……他奋发着,用他平凡而伟大的美,用他那大山似的抱负、大山似的思想、大山似的事业、大山似的勇气、大山似的气魄,影响着每一个火热的心胸、每一个沉思的窗口、每一间繁忙的机房。对于事业,他永远这样追求和奉献,对于同志,他总是最可信赖的师友。他的每项成果、解决的每个技术问题,都实实在在地运用到工程实践中,助推着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就像辽阔的夜空,在深广的沉默中爆发出满天璀璨的星斗,绘制出了一条越飞越高的“中国轨道”。
沿着车著明的足迹,我们穿越了三十年的时空,可以清晰地倾听到时代前进的脚步声,可以鲜活地领略到岁月风雨的凉热,可以敏感地品味到人生奋斗的艰难和壮美。对大众而言,车著明的名字是陌生的,但他所展现出的人格力量,我们并不陌生。这种力量,我们从华罗庚、陈景润等科学家身上看到过,从钱学森、邓稼先等“两弹元勋”身上同样感知过。在他们的生命河流里,在他们广阔的思维空间中,每天都有日出与日落的壮观,每天都在追求大山的高度,他们不断坚定为祖国和人民贡献力量和智慧的远大理想,在科学研究中历经磨砺和艰辛而矢志不移,始终为祖国的强盛和人民的幸福奋斗不息的品质,已成为了中国航天人共同的精神文化和价值取向,在飞天路上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曾经认为信仰是个坚毅的词汇,但走近车著明,才领会了他守候的澄明干净、至纯至美的精神家园,如邛海的水一般温柔清澈,如大山一般,使人沉思,使人遐想,使人拂去世俗的尘土,真切地懂得了那种处于繁华深处的灵魂追求。离开西昌那天,天空放晴了,正在为海南航天发射场研发数据处理系统的车著明从机房赶来为我们送行,忽然觉得,照耀大凉山的太阳,也同样可以照耀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于是,烟雨蒙蒙的西昌,竟因内心充盈着感动而有着一份浅色的暖意,在心上闪耀着金子一样的光芒。
责任编辑/刘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