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探析

2015-04-22刘亚军

亚太教育 2015年4期
关键词:信教宗教信仰信仰

文/刘亚军

一、大学生宗教信仰的现状

现在,针对国内高校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调查工作比较全面细致,从总结出的结论来看大学生们信仰宗教的人数比例不是特别高,但是却呈现上升趋势。从分析来看,很多大学生对宗教认识还比较肤浅,缺乏理性思考,宗教信仰的功利性较强。很多学生对宗教的信仰都是受到身边环境和人群的影响,亲戚、朋友圈、宿舍、同学是满足学生群体情感需要的主要半径,这个半径是当前大学生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是学生个人社会化的成长过程。而学生选择宗教除了环境的影响外,另一方面,也是自身郁闷、苦恼和困惑的精神需求与寄托,并不是真正对宗教教义认识明确、信仰炽烈。信教学生中的大多数是因为随着家人一起信教,初中、甚至更小开始就进行信教礼拜等活动,本身对所信宗教并无清晰的认识,也就是说,远远没有达到迷恋宗教的程度。还有部分信教学生则是带着功利的目的开始信教,希望借助宗教可以实现自己的功成名就的理想。

二、大学生宗教信仰的原因

1、大学生自身原因。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压力,激烈的就业竞争等原因使部分大学生逐渐开始寻求精神寄托,而大学时期又是一个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宗教信仰恰恰迎合了部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这些大学生心理空虚,而宗教恰恰提倡善心、善义等理念,且经常组织一些活动,能够满足人的部分心理需求。另外,当大学生的理想与现实差距过大时,自信心遭到巨大挫败时,通过祈祷和参加宗教活动可以一定程度上实现心灵慰藉,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也就是说,大学生在不成熟的心理支配下,内心的需要,心灵的追求,使思想和情感容易转向宗教信仰。[1]

2、外部环境影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是重要外因。一方面,意识形态领域上,既有社会主义主流思想,也有资本主义个人享受观念,还有封建主义残留影响,这些社会思潮相互交错影响,另一方面,经济改革深化时期,人与人的竞争加剧,人们的关系也复杂起来,趋向多元化,各种思潮相互影响促使部分大学生心理产生困惑、迷茫,对人生茫然无措,在无所寄托的情况下把目光转向万能的上帝或神灵,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缓解一下压力。

3、宗教的自身功能。宗教自身就具有一种文化功能,大学校园作为文明之地,宗教的文化功能就可以很好的展现自身的魅力。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去发现、认识、接受新鲜事物,同时,宗教的哲理性、伦理性、神秘感以及道德文化都是大学生们的吸引点,这些文化魅力和道德功能会通过信教人群的传播而被大学生认可,即使很多学生本身不信仰宗教,但是对宗教的文化和神秘感也会有很大兴趣。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对策略

大学生是社会发展主流,他们的信仰和价值观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教育,应努力引导学生的主流价值观与社会相适应,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整个教学管理实践中。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必须和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学生生活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增强对大学生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当前,很多大学老师在讲授课程中按照书本内容进行教学,让学生感动单调无聊,内容没有新意,导致台下的学生毫无积极性和喜爱情绪,时间久了反而适得其反,因此老师要结合各种教学措施和手段提高授课效果,才能引导好学生看清宗教本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如可以利用课堂教学增加实例性讲解,利用团日活动、社会实践等引导大学生加强独立思考能力,逐步提高大学生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其次,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是要构建和营造努力进取、求是博学、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大力抵制厌世、消极的观念对大学生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加强对学生组织和团体的管理、引导工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挥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和机会,积极引导鼓励大学生开展有益身心、积极健康的内容进行传播,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阳光的心理,把校园文化活动做得更贴切大学生心声。

最后,疏导教育的方法也是重要的方法。思想政治工作者应该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关注大学生的发展和需要,善于运用情感教育进行感情沟通和情感交流,[3]对学生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挫折给予积极的引导,加强人性化服务,使大学生有情感共鸣的依托感,从而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疏导教育,使学生在无助和困惑时能够相信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宗教等思潮的精神慰藉。总之,我们要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疏导和精神层面的引导,发挥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的作用,在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中塑造人,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仰观。

[1]谈宗凡.在校大学生宗教信仰现状及对策分析 [J]新西部.2007(8)

[2]马莉.陈兆芬.关于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的几点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1(7)

[3]郭平.杨越.新时期高校青年学生科学宗教观教育 [J]中国青年研究.2010(2)

猜你喜欢

信教宗教信仰信仰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论信仰
铁的信仰
学校教育支持系统视角下信教大学生的理性回归
“ 90后”大学生宗教信仰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
宗教信仰自由不是宗教信仰神圣
西佛东渐宗教信仰对六朝人面纹瓦当的影响
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
当代中青年宗教信仰问题一瞥——从上海M佛友QQ群调研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