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对话,轻轻扣响沉静的课堂
2015-04-22杨传忠
杨传忠
【摘 要】教学的心灵对话应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平等交往为基础,双方相互倾听和言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意义和价值的分享。”它必须具有真诚平等、精彩生成、价值导向的特点。教学中只有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用自己的情和自己的爱点燃这些火炬,才能使他们熠熠闪光,才能轻轻敲响沉静的课堂,使课堂在对话中充满活力
【关键词】真诚平等;精彩生成;价值导向
曾几何时,我们老师总抱怨“我班的孩子表达能力太差了,实在不会说,整个课堂死气沉沉的。”一节课下来,只见老师在为课前的预设匆匆赶路,乐此不疲。尤其是在公开课上这样的情景更是司空见惯。殊不知“生之钝,乃师之过。”课后我们老师是否该反思一下,你与学生是否进行了心灵对话呢?
何谓“心灵对话”?著名学者张天宝在《论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一文中明确指出“师生间的心灵对话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和平等交往为基础,双方相互倾听和言说,彼此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从而获得精神的交流、意义和价值的分享。”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广大教师孜孜不倦地钻研探索,新课标所倡导的新的教学理念已成了当今课堂的主流,深深地扎根于课堂。它引领着教师们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更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学生的多种潜能也得到了充分的挖掘,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以凸显,如今的教坛迎来了一个姹紫嫣红的春天。然而,由于人们对“心灵对话”的认识不足,于是出现了在课堂上依葫芦画瓢,生搬硬套,为“对话”而对话等各种“矫枉过正”的现象,此时“对话”的意义不在,对话成了一种包装,成了教师们完成教学任务的一个幌子,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行为是和我们的新课标精神相违背的。它将会让我们在改革中困惑,前进中迷失,教学将陷入新的困境。
那么,教学中真正的“心灵对话”应该具有哪些特点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总结,我以为“平等”、“生成”、“价值”乃其中的灵魂所在。
一、真诚平等,构建“对话”平台
真诚平等是对话的首要条件,没有民主与平等,师生就不可能进行心灵对话,用真诚启动的只能是真诚。老师应以真诚的态度,用商量的口气,努力营造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不是那么让人敬畏的,老师也可以成为他们的朋友。这样学生心灵的闸门很容易被叩开,此时的对话也将涌动着生命的灵性,师生的潜能也将如花绽放,此时的教育就能企及这样一种美妙的境界:“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苏霍姆林斯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本学期在我县教研活动中,我有幸听了杨淑萍老师执教的《景阳冈》一课。杨老师老师以自己真诚的爱,真挚的情关注每一位学生,与学生心灵交流,创设出一个和谐平等的课堂。
师:孩子们,再读读这个故事,细细品味品味,你如何欣赏武松这个人?可以边读边画。
(生自学批画)
师:(高兴地)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很高啊!批注得这么认真,谁愿意谈谈自己的体会。
生:我从武松在酒店喝酒时与店家说的话“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酒钱!再筛三碗来!”……“就有大虫,我也不怕。”中看出武松特别好爽,英武胆大。
师:从武松的语言中看出他豪爽、率真、胆大无畏的性格,你是一个善于分析的孩子。
生:我从武松和店家的对话中体会到武松很倔强。
师:不仅固执还有疑心,你能从对话中体会到武松性格的弱点,你也很会学习。
生:我从武松勇斗老虎“说时迟,那时快……又闪在一边”体会到武松机警、敏捷、勇敢无比!要是一般人早就吓破了胆,哪里还能“一闪,一闪,又一闪”?
师:妙哉!不仅会读,还会精炼地概括!
像这样老师与学生和谐平等的对话始终贯穿课堂,在讨论当今环保的时代还要不要学“武松打虎”这个故事时,一个学生说我们读的目的是要学习武松英勇无畏的精神,是要传承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并不是叫你去打虎。杨老师赞赏地说:“你可以当社会学家,可以当老师的老师了。”该学生的喜悦溢于言表。
在这里,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老师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在这种充满浓浓的爱的心灵对话中感受到心中的愉悦,感受到自己独特存在的价值,师生其乐融融,课堂也充满活力。
二、精彩生成,点燃“对话”火花
妙趣横生的课堂是我们每一个教者对教学艺术的追求。当我们的孩子体会到语文课的趣味时,他们这时便会喜欢上语文,对语文充满热情。妙趣即精彩,精彩在很大程度上缘于课堂上的临时生成。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过分地强调预设,按照课前的精心设计匆忙前行,而应该多一点“即兴发挥”留给孩子更多的阅读期待,毕竟每一个学生都是富有思想的鲜活个体,往往他们当中的一些奇思妙想能给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远远超越了我们课前的精心预设,极大程度地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给师生的对话赋予了生命的灵性。
《石灰吟》这首诗笔者教了多年,对这首于谦的七绝也了如指掌,甚至倒背如流。但前不久看了本课的一个教学片断后,我才认识到自己是多么的肤浅,多么的狂妄。上课正酣,老师引领孩子理解了诗意后,有位学生突然问:“老师,我们习惯说粉身碎骨,可这句诗却用粉骨碎身,这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