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5-04-21相东方

关键词:创设情境创新思维高中英语

相东方

摘 要:教师只有冲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学理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创新思维;高中英语;创设情境;课堂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3-051-1

一、情境激趣,激发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想问”动力

在一节课的开始,能否把学生的兴奋点由“课下”导入“课上”,并用他们感兴趣的学习内容深深地吸引他们,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因此,授课伊始,教师不宜立即进入实质性的教学内容,而应注意启发,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于课堂。学习外语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理解和表达意义,因此,为学生创设适当的情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在教学中我以电脑被普遍使用为话题,学习一般将来时态,我为学生提出了问题:

T: If you have a computer, what will you do with it?

S1: I will play computer games. (The students laugh.)

S2: I will play games, too.

S3: I want to send emails to my friends.

……

我从文化意识和人文教育角度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由于对话题的好奇心和关注,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教学变得效率更高。

2.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会问”

英语课教学应使学生无疑而有疑,有疑而解疑,解疑而悦。首先,要培养学生形成“先预习,后听课;先思考,后提问”的学习习惯。同时努力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和互相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人际关系,鼓励学生质疑。其次,要教学生学会质疑,掌握问法和问的层次,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一步步开启思维的大门。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说出自身的体验和感受,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才会有创新。

二、合作探究,思维拓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

1.小组合作,激活思维

(1)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使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我采取的步骤是:组内成员自学——讨论——达成一致。若不统一,则由记录员记下来,待小组汇报时提交全班讨论。

(2)展示小组合作学习风采。各学习小组自由选择本小组呈现资料、分享成果的方式。在规定时间内让学生展示他们收集的资料、图片,创编的对话或课本剧等,通过这些方式来呈现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及掌握和运用情况。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集思广益,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学生自主能力。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有效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应该是基础。自主学习并不仅仅是优秀学生的专利。通常我们所学的知识是循序渐进,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的逻辑加深。遇到很多难以理解的地方属正常现象。学生可以在自主学习中对不懂的地方标注记号或通过学习小组交流获得。当老师在课堂讲解此内容时,会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印象,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师生互动,拓展思维

(1)加强发散思维流通性和变通性训练。如在教学“上网”的有关知识点的教学时,在学习了How to send emails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交流How to search the Internet。学生们根据自己的上网实践经验,运用所掌握的语言知识,踊跃发言。这样,既强化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对电脑的实际操作能力,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把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运用发散思维和独创性训练。主要有:①故事结尾的独特性训练;②规定情景下的故事创编。如要求学生以Having a birthday party为主题创编一个对话或短剧,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为其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提供一个平台;③强化集中训练,引导学生追求创新。如同一个问题展开高密度、大范围的操练,鼓励学生给出不同的答案,使学生在对语言的运用中强化和掌握语言。

三、感悟创新,引导创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保证

1.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我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充当研究性学习的角色,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并鼓励他们用所学的语言叙述或描述出来,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在教学An adventure in Africa一课时,要求学生课前查阅搜集课文中提到的有关地点的图片及说明,并用英语表述出来。学生的课前准备非常充分,所搜集到的资料详尽而丰富。学生资料搜集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知识的习得和能力获取的过程。

2.引领学生分享和体验创新成果。分享创新成果的方式有多种,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教育者的智慧体现在对学习者的肯定和欣赏,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有成就感,找到自信。如举行图片展、课本剧比赛、在班内或年级内搞个英语party,借此进行学习成果和才艺的展示等等。总之,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对以后的学习起到指导性作用。

此外,为了保证合作探究学习的顺利开展,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相宜的评价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在评价活动中,要注意两个问题:1.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为学生提供最大的发展空间;2.教师要带着积极的情感来评价学生,关注学生的进步,善待学生,让学生从评价中获益,而不是受罚。

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为这不仅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变通性、独创新和周密性,为学生智力发展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提供有效的途径。

[参考文献]

[1]李武南.课堂创新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浙江大学出版,2011.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创新思维高中英语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