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厥(证)”相关术语分析中医病证名英译的翻译策略
2015-04-21满雪刘更生
满雪 刘更生
中医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术交流与中医文化传播得到了大力推动,尤其是近30年来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的探讨从未间断。但是中医语言体现着中医固有的思维方式和特点,受自身发展和地域限制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中医术语本身便失于标准,尤其是中医病证的命名。对于国内中医学术发展而言,中医病名规范化研究所涉及的问题多且难度大,这增大了中医术语英译工作的难度。若要保持中医名词术语原有概念和特色以达到“信”、“达”、“雅”的标准,仍然任重而道远。本文将以比较分析“厥”及“厥证”相关病名的英译为基础,对中医病名翻译策略进行探讨。
1 “厥”与“厥证”
“厥”作为病名曾出现于《山海经》、《吕氏春秋》等古籍中。《释名·释疾病》曰:“厥,逆气从下蹶起上行,入心胁也。”《素问·五藏生成篇》解释“厥”为“凝于足者为厥”,王冰注云“厥,谓足逆冷也”。随着后世医家对疾病认识的加深,“厥”的含义不断地被深化探讨。古医籍中记载的“厥证”名目繁多,有以病因命名者,如食厥、酒厥、痰厥、蛔厥;有以病性命名者,如阴厥、阳厥、虚厥、实厥;有以病之暴急危重而命名者,如暴厥、大厥、薄厥、煎厥;有以病状命名者,如寒厥、热厥、晕厥、痹厥;有以病位命名者,如心厥、肝厥、脾厥、肺厥等[1]。
这些古医籍中出现的病名经过历朝历代医家的传承和阐发,其内涵与外延有所变化,疾病的命名已经有失规范。但是,纵观“厥”的历史源流,众多医家的讨论重点一般脱离不了两个症状,其一为“手足症状”,其二为“昏倒”。[2]《黄帝内经》言“厥,气上逆而阴阳失调,轻则四肢寒冷,重则不省人事也”,但是无论厥证的临床表现如何,其病机在于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除了以上两方面,《中医大辞典》[3]对“厥证”的解释还指出其另一含义,即“癃证之危重者”。
西医理论中,没有与中医“厥”或“厥证”完全对应的病名。然而,表示“昏厥”或“晕厥”之意,可以翻译为“Syncope”一词,维基百科[4](Wikipedia)将其解释为:
Syncope is the medical term for fainting or passing out,is defined as a transient loss of consciousness and postural tone,characterized by rapid onset,short duration,and spontaneous recovery,due to global cerebral hypoperfusion (low blood flow to the brain)that most often results from hypotension (low blood pressure).Many forms of syncope are preceded by a prodromal state that often includes dizziness and loss of vision(“blackout”)(temporary),loss of hearing (temporary),loss of pain and feeling (temporary),nausea and abdominal discomfort,weakness,sweating,a feeling of heat,palpitations and other phenomena.
由此,可以看出中医“厥(证)”的概念要大于西医“晕厥”,但是二者的症状描述又有重合之处,即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伴随心悸、汗出等情况。
2 “厥(证)”的英译分析
在中医术语英译标准化探讨的学术背景之下,中外译者对于“厥(证)”相关术语的英译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但是为了使目的语读者顺利接收本文所传递的信息,在语言转化过程中,纷纷以其症状或病机为重点进行了英译。笔者结合“厥(证)”的实际涵义,通过分类对比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平洋地区2007年颁布的《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 准》[5](2007)(WHOInternational Standard Teminologieson Traditional Medicine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学名词》[6]、谢竹藩《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英译》[7]、魏迺杰《实用英文中医辞典》[8]以及《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9]中的术语英译,梳理针对病名“厥(证)”的翻译思路。
“厥(证)”一词有多重义项,翻译不一。有以此病证的病机来翻译,如WHO 国际标准将其翻译为“reversal of qi”,《实用英文中医词典》译为“reversal pattern”;有以“syncope(晕厥)”一词作解,如《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英译》。考虑到此病名的多重含义,若仅以“syncope(晕厥)”翻译,未免片面,缩小了其症状范围,丢失了“晕厥”之外的其他义项;而以病机气血不畅、阴阳不和作解,也难免读者生疏疑问。若采用音译的翻译方法,将“厥”译为“Jue(Syndrome)”,可以较全面地保留中医病名“厥(证)”的含义。此外,《素问》中表示危重癃证的“厥”也可直接音译为“Jue”。
其他“厥(证)”的中医病证术语翻译可根据其不同的含义归为三类。
第一类:病情轻者,“手足冷逆”。《伤寒论》中提出:“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由此可见,“厥”的病证表现之一,即由于阴阳不和所致的手足厥冷。在厥冷、厥逆、脏厥、阴厥、寒厥、热厥等病名中,都采用了此义项。见表1。
表1 表达“手足厥冷”的“厥(证)”病名
表1病证名中,“厥”的表现症状翻译突出“手足厥冷(cold limbs)”或病机气机逆乱(reversal),寒、热、蛔为致“厥”的病因,“脏厥”中“脏”则为病位。若都以“syncope”翻译,不能准确反映病证名本义。因此,对于“厥逆”、“寒厥”,译者们强调“cold limbs”,对于“热厥”、“脏厥”、“蛔厥”则采用了“病因+症状”的翻译方式。当然,中医术语的翻译不能脱离中医古籍或中医语言泛泛而谈,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之下,为了使术语的翻译忠实于中医文本,保持中医特色而又能够贴近目的语读者,可借鉴李照国先生在其译作《黄帝内经素问》[10]中使用的翻译方法,即“音译+(文内注解)”,如“厥逆”译作“Jueni (syncope or cold limbs)”。
第二类:病情重者,“卒然昏冒,不省人事”。因气血阴阳相失,进而阴阳离绝,或是阴阳气血失常,气血败乱,而产生头晕、视物模糊、汗出,后发生昏仆的病证表现。诸如薄厥、煎厥、气厥、血厥、大厥等病名,都侧重描述昏厥的表现,但同时多伴随有手足冷逆的情况出现。见表2。
表2中对于此类“厥(证)”英译可概括为两类翻译思路:其一,保留中医术语特色,采用“reversal”一词,反映出此证病机,如魏迺杰先生的英译,“气厥”译为“Qi reversal”,“痰厥”译为“phlegm reversal”;其二,以西医病名直接翻译。中医“厥(证)”的此义项与西医“晕厥”相比较:第一,二者临床症状相似,突然意识丧失、摔倒、汗出、恶心、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等;第二,二者病因相似,中医此类“厥证”可由饮食不节、外感邪气、七情内伤导致,西医“晕厥”可由悲伤、失血、剧痛、闷热等刺激因素导致,二者较为一致。WHO 国际标准、《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英译》、中医药学名词以及《英汉双解中医大辞典》都采用归化翻译策略将此类“厥”译为“syncope”。若以“病位/病因/病状+厥”命名的中医术语,多译为“(position/etiology/symptom)+syncope”,如“肝厥”译为“liver syncope”,“血厥”译为“blood syncope”,“尸厥”译为“corpsy-like syncope”。若以“程度/发病形势+厥”命名,多译为“(adjective)+ syncope”,如“薄厥”译为“sudden syncope”,“大厥”译为“severe syncope”。
表2 表达“卒然昏冒”的“厥(证)”病名
第三类:中医中“厥阴”、“厥阴病”及六经之厥等术语可直接采用音译的翻译方法,保留中医原有特色,译为“Jueyin”、“Jueyin syndrome”。
除了以上三种情况,部分含“厥”的中医术语旨在强调“厥(证)”产生的病机,即阴阳气血不顺接或气闭不通,中外译者多译作“reversal”或“adverse”。如WHO 国际标准翻译“上厥下竭”译为“upper body reversal and lower body exhaustion”,李照国先生翻译《素问》中“下厥上冒”为“adverse flow of Qi from the lower to the upper”。
3 中医病证名翻译策略
中医语言沉淀着中国历史文化、古代哲学、价值观念等传统文化内涵。与此同时,中医语言伴随着中医学术的发展而不断丰富丰富,产生了大量术语,其中包括中医病证术语。笔者就中医病名英译思考如下:
第一,考证病名源流,坚持语境翻译。随着前代医家认知的加深,对疾病阐释愈发详尽,然而由于地域限制、古医籍中术语使用欠规范等问题,病证术语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且都有其各自的病名源流脉络。部分中医病证术语的内涵与外延的不确定性造成了术语歧义化,给英译工作带来困难。
尤其对于古医籍中病症名的英译要考虑自古至今病名沿革以及语言转换的双重因素,同时跨越时间、空间两个维度进行中医翻译,实现中医学术及中医文化的“再生”。同一病名出现的不同语境之下,实际指代不同的临床症状甚至是不同的疾病,因此要坚持在特定语境中进行中医病证名的翻译。
第二,立足中医传播,保持文化特色。中医英译的目的是学术交流和文化传播,因此翻译工作要建立在目的语读者理解的基础之上。同时,为了更好地让读者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医理论,要适当保留中医语言中的东方哲学和文化内涵,这也符合“语言国情学”的核心理论。根据语境,灵活地选用音译法、直译法、西医病名翻译法等翻译方法,较为完整地保留并传达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对于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基于“厥(证)”的病证名翻译可以看出,中医病证名有其发展源流和历史沿革。利用文献学研究方法,溯本清源,辨析其意,立足不同的语言环境,灵活地选择相应的翻译方法,才可推动中医学知识的有效传递,实现中医文献的语言转换,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1]诸姝君,吴承玉.论厥与厥证[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2,(18):143.
[2]郭培杰.古医籍中厥病的文献研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78.
[3]李经纬,邓铁涛,余瀛鳌,等.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89.
[4]Wikipedia.Syncope (medicine)[DB/OL].(2014-11-30)[2014-12-04].http://en.wikipedia.org/wiki/Syncope_(medicine).
[5]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WHO 西太平洋地区传统医学名词术语国际标准[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9.
[6]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7]谢竹藩.中医药常用名词术语英译[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
[8]魏迺杰.实用英文中医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9]原一祥,任继学,黄龙,等.汉英双解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10]黄帝内经·素问[M].李照国,英译;刘希茹,今译.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