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儿庄纪念大战胜利77周年 百岁亲历者古运河畔悼国殇

2015-04-21张洪郭绪雷梁犇王倩

走向世界 2015年37期
关键词:李宗仁台儿庄亲历者

文、图/张洪 郭绪雷 梁犇 王倩

台儿庄纪念大战胜利77周年 百岁亲历者古运河畔悼国殇

MOURNING NEAR THE ANCIENT CANAL——THE 77TH ANNIVERSARY OF THE BATTLE OF TAIERZHUANG

文、图/张洪 郭绪雷 梁犇 王倩

○身着戎装的士兵手捧花篮祭英烈。The soldiers in uniform held fl ower baskets to commemorate the heroes.

○抗战老兵邵经斗含泪向弹痕墙深情敬礼。101-year-old soldier Shao Jingdou saluted the bullet hole wall with tears in his eyes.

“尸填街巷市野,血盈运河沟渠。千年古城,无墙不饮弹;鲁南大地,无土不沃血……”台儿庄大战参战将士后代、第42军第27师参战将士马聚三之孙马风威在大战纪念馆西侧无名烈士墓前诵读祭文,苍凉悲壮的声音在古运河畔回荡。

1938年3月23日至4月8日,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击溃侵华日军第5、第10两个精锐师团的主力,取得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最大一场胜利。中国军队在这里毙伤日军近两万人,粉碎了日本要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嚣张气焰,而近半个月的激战中,3万中国将士也为国捐躯,目前有名可查的烈士只有4000人。

101岁的台儿庄大战老兵代表邵经斗、102岁台儿庄大战战地记者蒋思豫和参战将士亲属代表、日本友好人士、史学研究专家、社会各界人士共近千人前往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台儿庄大战无名烈士墓,为长眠在此的英烈献花,缅怀民族英雄。

“你父亲是我的军长,他讲的话我到现在都还记得。”祭奠仪式上,101岁的抗战老兵邵经斗与第29军军长李仙洲将军之子李德强紧紧相拥,失声痛哭。

邵经斗参加台儿庄大战时才20多岁,77年后,他面对曾经战斗的地方,哽咽地说:“我不敢看,再来到这里太难过。”回想起77年前的硝烟战火,他说:“这些都是当年日本军队的枪打出来的。”“我们一个连158人,台儿庄大战打完,只活下来了18个。”

在无名英雄墓前,年过百岁的老兵邵经斗神情坚毅,挺直身体,举起右手,向无名烈士墓行着标准的军礼。

102岁的蒋思豫是抗战时期《中国青年》的编辑,《中央时报》、《益世报》记者、特约撰稿人。作为台儿庄大战亲历者,蒋思豫告诉记者,台儿庄战役打响后,他在徐州见到了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和协助李宗仁指挥的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当时李宗仁对自己说台儿庄前线之战异常激烈,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坚守台儿庄,伤亡惨重,李宗仁已电令汤恩伯20军团南下,夹击日军,他建议记者们到第一线采访。

台儿庄战役开始一周后,蒋思豫便同《大公报》记者范长江、《新华日报》记者陆怡前往台儿庄前线采访。蒋思豫回忆说,当时台儿庄战场上是枪林弹雨、硝烟弥漫,记者们跟着部队冲锋陷阵、武装转移、撤退、坚守阵地战,很多记者也在这场战斗中伤亡。

驻足在当年激战时留下的密密麻麻的弹孔墙前,台儿庄大战的抗战老兵邵经斗与当年的战争亲历者、战地记者蒋思豫两位老人眼泛泪光,相拥在一起。

在台儿庄大战77周年纪念活动中,一位神秘客人引起了媒体的格外关注,他就是日本僧人、圆光寺住持大东仁先生。

大东仁先后来中国30余次,足迹遍及哈尔滨、南京、徐州等所有中国抗战遗迹。同时,他在日本搜集了大量的日军侵华罪证送给中国,并称:这一切是为了日本,为了中国,也为了世界。

43岁的大东仁是名古屋人,曾就读于奈良大学近代史专业,对近代以来发生的战争格外关注。

“我爱人类、爱和平、爱友谊,所以很年轻便出家了。”在去往台儿庄古城的路上,大东仁操着熟练的英语告诉记者。

大东仁透露,日本著名历史学家、参加过侵华战争、现已去世的作家藤原彰的书中曾有过关于台儿庄的记述。然而现在,台儿庄对日本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没人知道这场战役。”

大东仁给台儿庄带来了9件珍贵史料,并将它们全部捐给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其中两件是《朝日写真集》、《支那事件画报》,还有一册是亲历过台儿庄战役的日本军人栋田博创作的小说《台儿庄》。

10多年来,大东仁先后来中国30多次,足迹遍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以及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日军侵华遗址。

大东仁表示,他迄今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未来,他认为“这是捐赠的最大价值。”

除了向中国捐赠日军罪证,大东仁还在日本经常举办一些小型展览和讲座,通过集会,亲自向日本民众讲解这段历史。同时,他每年都来南京参加中日僧人和平法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祈祷。

大东仁表示,“僧侣要珍惜人的生命,日本人的生命珍贵,中国人的生命同样珍贵。是日本发动了侵略战争,我们要反省,历史证据对于反省历史非常重要。”

○日本僧人、圆光寺住持大东仁展示捐赠的史料。Mr. Ohigashi, the abbot of Japanese Enkoji Temple shows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he donated.

101-year-old Shao Jingdou, representative of the old soldiers of the Battle of Taierzhuang, 102-yearold Jiang Siyu, war correspondent of the Battle of Taierzhuang representatives of relatives, Japanese public figures, historical science research experts, and nearly 1,000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went to the memorial hall of the Battle of Taierzhuang, and presented flowers for nameless heroes who sacrifi ced their lives in the Battle of Taierzhuang.

Standing in front of the bullet hole wall, Shao Jingdou warmly embraced Jiang Siyu with tears in their eyes.

猜你喜欢

李宗仁台儿庄亲历者
初心如磐
注定的美好
李宗仁尊师若父
汶川地震 十年十人
李宗仁回国往事——瑞士大使馆原首席参赞徐淡庐的亲历回忆
张自忠戒烟
别再问我“为什么”
《遇见另一个台儿庄》展示不一样的台儿庄
27岁时,我嫁给了76岁的李宗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