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插柳妙生成
2015-04-20冯再峰
冯再峰
【摘 要】我们的课堂教学,一旦沉迷于“生成”的闭囿中,矫枉过正,就会把学生带进“空中楼阁”。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审视、构建语文课堂教学,为生成扬帆,助生成远航,建立让师生情感共鸣、智慧碰撞、活力四射的语文新课堂是富有意义、深有价值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生成
一、把握平衡,为生成保驾护航
事物发展的方向总是趋向综合的、最佳的动态平衡。课堂这一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需要突破,更需要平衡。停止了突破,就停止了探索和发展;失去了平衡,就等于失去了创造和生发。当前,由于对“生成”本质的理解偏颇,些语文课堂步入迷茫甚至迈向极端。因此急需寻求和把握平衡,为生成保驾护航。
(一)放大生成,在探究中把握平衡
教师要善于捕捉,要把握探究的方向和深度,对生成适时放大。我在教学《背篼》时,几位学生对山里孩子家里到底有钱还是没钱提出了异议。学生的质疑,使得整个教学与目标相去甚远。但课堂上我边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边对这一生成性问题做了放大处理:让学生仔细研读,在探究中生成。“我认为山里孩子非常勤劳,家里没钱,就自己积攒学费。”“我觉得他家有钱。我从‘他要积攒下学期的学费看出是他自己要积攒的。”“我从‘要也感到了这点,否则该用‘得(děi)。”……在敞开心扉的交流中,大家都体会到了山里孩子的勤劳,师生共同沉浸于探究成功的愉悦,走进了崭新的境界。
(二)延缓生成,在搁置中把握平衡
生成有时需要延缓,需要在搁置中把握平衡。曾听某老师执教《自己动手术》一课,一学生说:“我曾经听医生说过,挤压化脓的伤口是不科学的。陈毅这样做是不对的。”对于这与众不同的见解,该教师先予以肯定,随后又因势利导告诉学生:“陈毅这种做法虽然不科学,但这是由于当时环境所迫。如果条件允许,任何勇敢的行为都应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该教师面对学生提出的意外问题,他没有盲目引导学生挑战教材,而是在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保护学习主动性的基础上,进行正面引导、延缓生成,在搁置中把握住了平衡。
二、赏识评价,为生成推波助澜
师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促进课堂生成的重要因素。赏识性评价是维系师生、生生有效对话的纽带,是促使课堂生成的“助推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评价时相互赏识、相互激励,能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给学生以自信与信任、轻松与自由、个性张扬与思绪放飞的土壤。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产生及释放的能量将是超常和无法预测的,精彩的课堂必将随时生成。
(一)扩大优点,抓准缺点
“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功。”把优点说充分,能合理地满足人的赞誉需要。这种需要能促其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同时,也使其乐于接受善意的批评,再加上缺点抓得准,自然让学生心悦诚服。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还需要讲究一定的策略,看不足用“凹透镜”,缩小缺点;看优点用“凸透镜”,放大优点。尤其是对待不足既不能漠视不理,更不要斤斤计较,要赏识学生不足背后的“亮点”:朗读欠流畅,但声音蛮响亮;说话不完整,但思路挺独特;字迹稍潦草,但内容最真实……
(二)点出特色,指明方向
点出特色,可以对当事学生产生特殊的激励作用;点出特色,还可唤起其他学生特别的注意,使他们产生效仿的心理。当然,我们更要积极为学生指明方向:对优秀生,在做出赏识的同时提出新的进取目标,如:“你的体会真深刻!再读读还有什么体会?”对一般的学生,在表扬的同时融进学习方法的指导:“讲得真好!抓住重点词再想想,还能读懂什么?”对学生较困难的学生,在鼓励的同时激励兴趣:“这不,你也能读好!坚持下去,你肯定能行!”如果我们的评价都能如此,那么,当学生们因成就而产生满足感后,就会朝着目标奋勇前进。学生就会个性鲜活,我们的课堂也将个性飞扬……
三、拓展想象,为生成扬帆远航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若能抓住学生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依据教材所提供的某一支点作为启发想象的拓展点,激活学生的想象,放飞学生的体验,定能更好地为生成扬帆,助生成远航。
如教学《咏柳》这首诗时,我先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插图,展开想象: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面对这样的景色,你想到了什么?学生由柳树联想到春天来了,人们趁着这美好的春光乘着马车到郊外尽情地游玩……再如教学《落花生》,抓住孩子们“知道”的内容,启发想象他们“不知道”的内容;教学《凡卡》,抓住凡卡的内心世界,启发想象信寄出以后的惨景;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抓住“我”的矛盾心理,启发想象邱少云烈火烧身的悲壮……在教学中不断激活学生的想象,无疑是在想象的拓展中为生成扬起了远航的风帆。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是的,当我们扬起课堂教学的生成之帆,当师生共同敞怀解读这激情澎湃的生命历程,我们的语文教学定会迎来声情并茂的表白、幽默风趣的讲解、睿智蓬勃的对话、别开生面的剖析、触类旁通的启迪,定会在欣喜中令师生同享共筑、携手共创的生命之舟不断远航……
【参考文献】
[1]肖川.警惕人类学上的退化[J].人民教育,2003(21).
[2]浙江省特级教师协会.特级教师论课堂教学改革[M].北京: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戴维·拉齐尔.智慧的课程—利用多元智力发掘学生的全部潜力[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3.
[4]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