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保温过梁抗弯及保温性能试验分析
2015-04-20黄靓等
黄靓等
摘要:对研制的一种通过在梁内开缝并填充保温材料来阻断冷热桥实现自保温功能的过梁进行了试验分析.进行了2根实心过梁和8根自保温过梁的抗弯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自保温过梁中外叶梁和内叶梁的协调工作性能良好,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实测最大裂缝宽度均小于短期荷载下的限值,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同时,开缝和宽度比对初裂荷载和破坏模式基本没有影响.此外,虽然开缝导致自保温过梁承载力略小于实心过梁,但两者承载力的差值不明显.自保温过梁的传热系数值比实心过梁下降65%,热工性能明显优于实心过梁.
关键词:过梁;开缝;抗弯性能;保温;承载力
中图分类号:TU375.1 文献标识码:A
持续推进建筑节能保温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策.建筑外围护结构作为建筑与外界环境能量交换的窗口,成为解决建筑节能保温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外围护结构中,构成外墙的自隔热保温墙体材料[1-4]和构成门窗的建筑真空玻璃[5-6]在国内外的研究与应用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无须再做内、外保温.但外围护结构中重要组成部分的过梁是典型的结构性冷热桥,一般采用外墙内保温或外保温来解决冷热桥问题,但内保温存在易发霉、效果差、占面积,外保温存在易脱落、与建筑不同寿命等诸多缺点,而自隔热保温构件或结构的研究又很少.因此,本文从结构的角度出发,设计一种自保温过梁,其方法是在过梁中间开缝,缝中填充保温材料,阻断过梁中冷热桥的形成.
目前,国内外针对普通钢筋混凝土梁的研究较多,李志华[7]对梁的受弯承载力、裂缝和挠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混凝土强度等级对试验梁的裂缝影响不明显;Makhlouf和Malhas[8]在试验中发现配筋率对裂缝宽度没有明显影响;王新宁[9]做了4种8根T形截面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分析了加载方式、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对试验梁的开裂、裂缝宽度、挠度等的影响.以上研究成果为自保温过梁力学性能试验分析提供了参考.本文对2根实心过梁和8根自保温过梁的抗弯性能和保温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
1试验设计和材料性能
为了研究这种自保温过梁内、外叶梁的协同工作性能以及开缝和内外叶梁的宽度比对其抗弯性能的影响,本文以是否开缝、宽度比和混凝土强度等级为主要参数设计并制作了10根过梁,包括2根实心对比梁(编号分别为CB1和CB2)和8根自保温过梁(编号分别为B1~B8),其中自保温过梁的内叶梁用A表示,外叶梁用B表示,内叶梁、外叶梁以及缝的宽度之和与实心过梁相同,因此对于自保温过梁,其真实的混凝土截面宽度要比实心过梁小30 mm.参照实际工程,梁的截面总宽度设计分别为240 mm和300 mm,截面高度为180 mm,具体尺寸及配筋如图1所示.外叶梁和内叶梁在端部现浇成一个整体,其长度为150 mm,试件具体参数见表1,钢筋实测力学性能指标见表2.
过梁的受力形式类似于简支梁,故试验选择两点加载的简支梁形式,试验加载示意图如图2所示,按《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10]进行预加载,预加荷载取开裂弯矩Mcr的30%,Mcr=0.256ftbh2[11],测读数据,观察试件、装置和仪表工作是否正常并及时排除故障.正式加载采用单调分级加载,按照混凝土静载加载方法进行.试验过程中观察裂缝发展情况并进行挠度、应变和裂缝宽度的量测.
2试验结果及分析
2.1试验过程及破坏形态
在试验荷载作用下,自保温过梁裂缝发展的过程和形态与实心过梁相同,当荷载超过开裂荷载后,第1条裂缝均出现在梁的纯弯段,其位置在跨中附近,且总是外叶梁先开裂,然后随着荷载继续加大,内叶梁出现裂缝.随着荷载增加,垂直裂缝陆续在纯弯段出现,裂缝间距比较均匀,裂缝宽度发展缓慢;当纯弯段裂缝基本出齐后,随着荷载增大,在梁的剪力和弯矩共同作用区段出现了弯剪斜裂缝;临近破坏时,裂缝宽度发展很快,破坏预兆明显,梁顶混凝土从出现鼓起痕迹到被压碎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内叶梁先出现鼓起痕迹,接着外叶梁梁顶鼓起,然后内、外叶梁先后发生破坏.部分试件破坏后裂缝情况见图3.由图3可以看出,自保温过梁内、外叶梁裂缝数量、形态基本一致,说明内、外叶梁在荷载作用下协调工作性能良好.
2.2主要试验结果
在试验中测量试件初裂荷载、实测极限荷载、计算极限荷载以及观察试件破坏形态,全部试件的试验参数如表3所示.
2.3开缝对过梁的影响分析
选取整体宽度相同,开缝与不开缝的过梁进行受弯承载力对比(B2vs.CB1,B3vs.B4vs.CB2),如表3所示,由于试验误差以及材料强度存在一定的离散性,实心过梁和自保温过梁之间的初裂荷载和实测极限荷载有大有小,但差距并不明显,实心过梁与自保温过梁的初裂荷载最大差值为0.4 kN,最小差值为0.0,其初裂荷载几乎是相同的,且破坏模式都为受弯破坏.实心过梁的极限荷载比对应的自保温过梁都要大,最小差值为2.9 kN(占实心过梁极限承载力的4%),最大差值为5.3 kN(占实心过梁极限承载力的6%),这是由于开缝导致自保温过梁的混凝土实际截面宽度比实心过梁小,其极限承载力会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因此,开缝对试验梁的开裂和破坏模式基本没有影响,而开缝将导致过梁的极限承载力略微下降.
将规范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中的fc和fy分别取混凝土和钢筋的强度实测值,计算出极限弯矩M,再由力和弯矩的平衡求出计算极限荷载Pc,结果列于表3.实测极限荷载Pe和计算极限荷载Pc的比值均大于1,其平均值为1.17,标准差为0.03,这说明规范公式计算的结果比较准确,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适合对实心过梁和自保温过梁进行承载力计算.
2.4内、外叶梁宽度比对自保温过梁的影响分析
在试验的自保温梁中选取配筋量、混凝土强度等级、截面面积(宽度相同)都相同而内、外叶梁宽度比不同的两个对比组进行受弯承载力对比(B3 vs. B4 , B5 vs. B6).从表4中可以看出,不同宽度比的自保温过梁之间的初裂荷载最大差值为0.4 kN,最小差值为0,其初裂荷载几乎是相同的;内、外叶梁宽度比不同的自保温过梁的极限荷载最小差值为1.7 kN(仅占自保温过梁极限承载力的约2%),最大差值为2.4 kN(仅占自保温过梁极限承载力的3%),两组自保温梁实测极限荷载比值分别为0.968和1.019,平均值为0.99,不同宽度比自保温梁的极限承载力近似相同.因此,自保温过梁内、外叶梁宽度比不同对梁的开裂和破坏模式基本没有影响,过梁的承载力近似相同,规范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适用于内、外叶梁宽度比不同的自保温过梁.
依据规范[12],梁的保护层厚度最小为25 mm,受力纵筋最小间距不小于25 mm或主筋直径,实际工程中考虑内外墙抹灰厚度情况对保护层的有利作用,综合以上分析内外叶梁设计时最小截面宽度不应小于80 mm.实际施工中,为方便施工、保证效果,建议内外墙宽度比设为1∶1.
3自保温过梁正常使用状态分析
与实心过梁相比,自保温过梁相当于在实心过梁中间开了一条缝,其受力状态、截面刚度等与实心过梁相比会有区别,所以自保温过梁承担荷载时,裂缝宽度和挠度有可能成为构件设计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
按照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13]规定,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应从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和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之中取最不利值确定,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为:
式中:SGk为按永久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SQ1k为在所有可变荷载效应中起控制作用的荷载效应;SQik为按可变荷载标准值计算的荷载效应;ψci为第i个可变荷载效应的组合系数;
对于本次试验梁,可按SGk/SQk=2即Mk= Mu/1.267计算.以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和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算出梁的极限弯矩,再推算极限承载力计算值Pu,由Pk= Pu/1.267求得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承载力计算值Pk.一般地,实测短期最大裂缝宽度乘以扩大系数1.5可推算出长期最大裂缝宽度,这里,将规范[12]的裂缝宽度限值0.3 mm除以1.5推得短期荷载下的裂缝宽度限值为0.2 mm,然后与对应Pk作用下的实测短期最大裂缝宽度去比较,即可看出梁的裂缝宽度是否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如表4所示).
以砖砌体为例,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w取ln/3,墙体荷载按墙体的均布自重采用[14],取普通砖自重为18 kN/m3[13],则普通砖对过梁产生的弯矩仅为其承载力设计值的10%左右,远小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时的荷载,因此,开缝不会影响过梁在实际结构中的使用.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2]规定:当受弯构件的计算跨度小于7 m时,其最大挠度不应超过其计算跨度的1/200.受弯构件的挠度应按荷载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的刚度B进行计算,计算公式为:
梁的计算跨度为1 600 mm,规范[13]允许的挠度限值为1 600/ 200=8 mm,挠度与刚度成反比,因此,短期荷载下的挠度限值为8×0.545=4.36 mm.
表5给出了自保温过梁对应Pk作用下的实测短期最大裂缝宽度和挠度.由表5可知,内、外叶梁的裂缝宽度和跨中挠度都小于短期荷载下的限值,说明自保温过梁能满足正常使用的要求.
4热工性能分析
以常用的240 mm宽的过梁为例,因其厚度与墙体的厚度相同,故可按平板结构进行计算,根据GB 50176-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15]关于围护结构热工设计的计算方法,先将不同材料组成的
过梁分层,如图4所示.参照DBJ 43/001-2004《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16]和DB 51/T5061-2008《水泥基复合膨胀玻化微珠建筑保温系统技术规程》 [17]给定的材料热物理性能参数(见表6),详细计算见表7和表8.
通过对实心过梁和自保温过梁的热工计算,可以得到在未做开缝及保温处理时,实心过梁的传热系数达到3.23 W/ (m2·K),而热惰性指标仅为2.62,在建筑中形成典型的热桥.而自保温过梁的传热系数为1.12 W/ (m2·K),相对于实心过梁其降幅达65%,热惰性指标为3.01,也有相应的提高.
5结束语
由2根实心过梁和8根自保温过梁的抗弯性能试验及热工性能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
1)开缝对相同配筋率和混凝土强度梁的初裂荷载和破坏模式基本没有影响,但开缝会导致自保温过梁的极限承载力略小于实心梁,但两者承载力的差值不明显,仅占到实心过梁极限承载力的4%~6%.
2)当过梁截面面积相同(宽度相同)时,内、外叶梁宽度比在一定范围内(内外叶梁的最小截面宽度不应小于80 mm),自保温过梁内、外叶梁的宽度比不同对梁的承载力基本没有影响,其承载力近似相同.
3)一般墙体作用在过梁上的荷载远小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荷载,自保温过梁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短期最大裂缝宽度和挠度均小于规范限值,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故开缝不会影响过梁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
4)自保温过梁的传热系数值相较于实心过梁降幅达65%,而其热惰性指标有一定提高,热工性能明显优于实心过梁,基本消除了过梁在外围护结构中产生的冷热桥影响.
参考文献
[1]王洪镇. 断热节能复合砌块的研制及其建筑保温系统的应用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2009,36(4):44-48.
WANG Hongzhen. Development of blocking heat channel energy saving composite block and application study on its building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J]. New Building Materials, 2009, 36(4):44-48.(In Chinese)
[2]ALJABRI K S, HAGO A W,ALNUAIMI A S,et al. Concrete block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hot climate[J]. Cement and Concrete Research, 2005, 35(8):1472-1479.
[3]KUMAR S. Fly ashlimephosphogypsum hollow blocks for walls and partitions[J]. Building and Environment, 2003, 38(2): 291-295.
[4]SIMONSEN J. Utilizing straw as a filler in thermoplastic building materials[J].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1996, 10(6):435-440.
[5]NG N,COLLINS R E,SO L.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thermal insulating properties of vacuum glazing[J].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 2007, 138(2): 128-134.
[6]WANG J,EAMES P C,ZHAO J F,et al. Stresses in vacuum glazing fabricated at low temperature[J].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2007, 91(4): 290-303.
[7]李志华. 配高强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研究[D]. 上海: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08:224-227.
LI Zhihua. Research on flexural performance of concrete beam reinforced with highstrength rebars[D]. Shanghai: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Tongji University, 2008:224-227.(In Chinese)
[8]MAKHLOUF H,MALHAS F. The Effect of thick concrete cover on the maximum flexural crack width under service load[J]. ACI Structural Journal, 1996, 93(3): 257-265.
[9]王新宁. HRB400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及有限元分析[D]. 天津: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08:6-11.
WANG Xinning. Test research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n bend performance of HRB400 RC beams[D]. Tianjin: Schoo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Tianjin University, 2008:6-11. (In Chinese)
[10]GB 501582-91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2:11-23.
GB 501582-91Stand methods for testing of concrete structures[S].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1992:11-23. (In Chinese)
[11]过镇海, 时旭东. 钢筋混凝土原理和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214-239.
GUO Zhenhai, SHI Xudong. Reinforced concrete theory and analyse[M]. 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2003:214-239. (In Chinese)
[12]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335-338.
GB 50010-2010Code for design of concrete structures [S].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0:335-338. (In Chinese)
[13]GB 50009-2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2:8-12.
GB 50009-2012Load code for the design of building structures [S].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2:8-12.(In Chinese)
[14]GB 50003-201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1:22-25.
GB 50003-2011Code for design of masonry structures [S]. Beijing: China Architecture & Building Press, 2011:22-25. (In Chinese)
[15]GB 50176-93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S].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1993:25-41.
GB 50176-93Thermal design code for civil building [S]. Beijing: China Planning Press, 1993:25-41. (In Chinese)
[16]DBJ 43/001-2004湖南省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