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兴产业平台创新生态系统的配套产品合作开发机制研究

2015-04-20吴绍波��

软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新兴产业

吴绍波��

摘要:通过建立平台企业参与下的配套产品的合作开发模型,提出了平台企业与配套企业的收益共享契约,研究平台企业的资源投入性质(互补或替代)对配套企业的研发努力程度及收益共享系数的影响,分析新兴产业平台创新生态系统的配套产品的合作开发机制。研究表明:当平台企业与配套企业资源互补时,配套企业研发投入的努力程度及收益分享系数随着平台企业投入的增加而增加;当平台企业与配套企业资源替代时,配套企业研发投入的努力程度及收益分享系数随着平台企业投入的增加而减少。

关键词:新兴产业;平台创新生态系统;配套产品;合作开发机制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5.02.12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5)02-0051-05

Abstrac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revenue sharing contract between the platform company and the supporting company by creating a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model of the supporting product in the ecosystem, and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latform companys investment resource propertys(Complementary or substitution)impact on the supporting companys R&D efforts and the revenue sharing factor, analyzes 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mechanism of supporting product of emerging industrys platform innovation ecosystem. The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when Platform Company and supporting companys resource is complementary, the supporting companys R &D effort level and revenue sharing coefficient increase as the platform companys investment increases. When platform company and supporting companys resource is complementary is substitution, the supporting companys R &D effort level and revenue sharing coefficient decrease as the platform companys investment increases.

Key words:emerging industry; platform innovation ecosystem; supporting product;collaborative development

1引言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基于创新平台的技术创新对于新兴产业(如个人电脑、计算机操作系统、互联网产业)越来越重要。为了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及获得外部网络经济效应,平台拥有者通常采取开放平台技术接口的战略,鼓励外部创新组织(如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基于产品平台进行互补组件的创新,技术创新平台与外部一系列的互补组件,共同为用户提供一套完整的产品或者服务解决方案[1]。例如: Intel等公司为了提高产品创新速度,仅专注于平台技术(微处理器)的研发,通过免费开放平台技术接口,由外部创新组织进行应用软件的开发。硬件、中间件与应用软件之间紧密结合,形成整体解决方案,构成平台创新生态系统。为此,平台创新生态系统是核心创新企业通过开放技术创新平台接口,由开发平台互补产品(组件)技术的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用户甚至竞争对手围绕一组技术、知识所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合作伙伴关系(Partnership),各创新组织在平台创新生态系统内形成类似于生态的种群关系,它们共存共生,相互寄生,共同为消费者创造价值。

在平台创新生态系统中,产品的市场价值不仅取决于核心平台产品,还取决于相关配套互补组件。例如:在以空中客车公司为核心企业的飞机平台创新生态系统中,生态系统的产品价值不仅受到空中客车公司所设计的机身架构的影响,还受到发动机、飞机引擎等配套互补品的影响。为此,配套产品的技术创新非常重要,平台企业往往也参与到配套产品的研发中,与配套企业进行合作开发。例如,空中客车公司除了专注于开发飞机平台架构,自身也参与到配套产品——飞机引擎的开发中,以提高系统产品的价值。在有关平台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中,Baldwin 和 Clark[2], Schilling[3]等研究了平台生态系统中的工程设计、平台架构及模块化创新等方法;Suarez[4],Murmann和Frenken[5]研究了平台技术的演化与平台创新的技术优势;Robert和Perrons研究了平台创新生态系统中平台企业为了保持领导地位,对信任机制与控制机制的权衡过程[6];Adner和Kapoor通过对全球半导体光盘设备行业从1962年到2005年之间的9个不同技术年代的实证研究发现,影响创新生态系统中的核心企业创新绩效的外部挑战既取决于生态系统中的企业规模,也取决于它们的相对生态位置[7];Nambisan等研究了平台创新生态中核心企业的主要功能,合作成员的选择标准以及合作规则的建立[8];Ceccagnoli等人[9]研究了外围配套企业加入平台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机,包括迅速进入已经建立的市场,获得相应的品牌与声誉优势,得到学习技术知识及在资本市场实现IPO的机会等;Scholten等人研究了平台创新生态系统的控制机制[10];张利飞研究了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的运行机制[11];张运生研究了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边界与结构、风险产生机理以及技术标准多边许可定价策略[12~14]。从已有文献来看,对平台创新生态系统的研究多关注于架构设计、领导力机制、优势形成机制、运行机制等方面,对于平台创新生态系统中配套产品合作开发问题还缺乏研究,特别是对于平台企业参与配套产品开发,平台企业的资源投入性质(互补或替代)对配套企业的开发努力及收益共享系数有何影响存在理论缺口,因此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信息非对称条件下平台创新生态系统的配套产品的合作开发问题,在本文中,平台企业期望通过参与配套产品的开发行为降低配套企业的成本,提高配套企业投入开发配套产品的积极性。由于配套企业对配套产品的开发投入努力是不可观测的,因此配套企业往往存在利用信息优势采取“搭便车”的道德风险问题。已有研究一般采取委托代理理论中的收益共享契约解决此类道德风险问题,但已有文献很少涉及委托人参与代理人的生产开发活动。本文将通过建立平台企业参与下的委托代理模型,提出平台企业与配套企业的收益共享契约,研究平台企业参与配套产品开发情形下,平台企业的资源投入性质(互补或替代)对配套企业的研发努力程度及收益共享系数的影响,分析新兴产业平台创新生态系统的配套产品的合作开发机制。

2配套产品合作开发的模型假设

假设某个平台创新生态系统由一个平台企业和一个配套企业组成,平台企业从事平台产品技术的研发,而把配套产品的开发活动委托给配套企业,最后通过平台产品和配套产品的对接共同向消费者提供一套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平台企业与配套企业的合作过程由此表现为以下几个过程:

一是契约签订。平台企业首先向配套企业提出合作契约,主要条款包括收益共享机制和平台企业的参与承诺。配套企业根据契约计算期望收益,如果期望收益大于保留收益则开始合作开发,否则拒绝接受该契约。

二是配套产品生产。在平台企业兑现承诺对配套产品进行投入后,配套企业开始选择研发投入的努力程度对配套产品进行开发,执行双方的合作契约。

三是收益支付。在平台企业与配套企业合作完成配套产品的合作开发之后,平台企业向配套企业支付开发费用。

为了研究方便,本文做如下假设:

由此可以得到结论2:新兴产业平台创新生态系统中平台企业与配套企业在配套产品研发投入替代的情形下,配套企业研发投入的努力程度随着平台企业投入的增加而减少。

由结论1与结论2可知:在新兴产业平台创新生态系统中,如果平台企业和配套企业在合作开发配套产品过程中资源投入互补,平台企业的参与对配套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具有激励作用,可能的原因是平台企业的互补性投入的增加会增大配套产品开发成功的可能性;如果平台企业和配套企业在合作开发配套产品过程中资源投入替代,平台企业对配套产品的投入会降低配套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积极性,可能的原因是配套企业更多希望平台企业增加投入,自身具有“偷懒”动机,从而更愿意让平台企业承担配套产品开发投入所带来的风险。

下面分析平台企业的投入对收益分享系数b的影响,由式(9)得到b=C(e,T)μe,要建立b与平台企业投入T的关系,可对T求导得到:

由此可以得到结论4:新兴产业平台创新生态系统中平台企业与配套企业在配套产品研发投入替代的情形下,配套企业的收益分享系数随着平台企业投入的增加而减少。

由结论3与结论4可知:在新兴产业平台创新生态系统中,如果平台企业和配套企业在合作开发配套产品过程中资源投入互补,随着平台企业对配套产品开发投入的增加,应该增大配套企业的收益共享系数,使配套企业承担更多的风险;这是因为在资源互补情形下,平台企业对配套产品的开发投入降低了配套企业技术创新的边际成本,增大了配套企业的边际收益,配套企业会选择使边际努力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工作努力程度,平台企业容易通过提高收益分享系数提高配套企业技术创新的努力程度。相反,如果平台企业和配套企业在合作开发配套产品过程中资源投入替代,随着平台企业对配套产品开发投入的增加,应该减少配套企业的收益共享系数,使配套企业承担较少的风险。这是因为在资源替代情形下,平台企业对配套产品的开发投入会增大配套企业技术创新的边际成本,降低了配套企业的边际收益,平台企业很难通过提高收益分享系数提高配套企业技术创新的努力程度,故而减少收益分享系数。

5结论及意义

新兴产业平台创新生态系统的价值不仅取决于平台企业对平台产品的价值,也取决于配套产品的价值,为此,平台企业通常参与到配套产品的开发中。由前述分析可以发现:配套企业的开发努力以及合作过程中配套产品的收益共享系数的设计取决于平台企业对配套产品的资源投入性质。

(1)当平台企业对配套产品的开发投入与配套企业互补时,平台企业投入的增加对配套企业具有正向激励作用;当平台企业对配套产品的开发投入与配套企业替代时,平台企业投入的增加对配套企业具有负向激励作用。该结论对于平台创新生态的构建有两点启示:首先,对于新兴产业平台创新生态系统的平台企业而言,在构建创新生态系统过程中应该选择那些具有资源互补性质的合作伙伴,例如,IBM在构建创新生态系统过程中,仅仅专注于平台硬件的开发,选择的合作伙伴一般是具有中间件和应用软件开发能力的互补型企业进行合作。在IBM公司的平台创新生态系统中,系统成员合作开发的产品相当于一辆汽车,硬件大致相当于汽车的车轮,中间件相当于动力和传动系统,应用软件是方向盘、离合器、油门和刹车,各方技术互补,共同为客户提供一套完整的产品解决方案。其次,如果平台创新生态系统中平台企业与配套企业资源替代,平台企业应该较少地参与到配套产品的开发中,因为资源替代时,平台企业对配套产品的开发投入会减少配套企业的投入积极性,增加了配套企业的“偷懒”动机;如果平台企业与配套企业资源互补,平台企业应加大对配套产品的开发投入,这是因为平台企业的投入增加意味着配套产品开发成功的可能性增大,对配套企业的开发投入也有很好的激励作用。

(2)当平台企业对配套产品的开发投入与配套企业互补时,配套企业的收益分享系数随着平台企业投入的增加而增加;当平台企业对配套产品的开发投入与配套企业替代时,配套企业的收益分享系数随着平台企业投入的增加而减少。为此,在契约设计过程中,平台企业应该充分考虑对配套产品的开发投入的性质。当平台企业与配套企业资源互补时,契约设计中应该加大配套企业的浮动收入比例,减少固定支付部分,让配套企业承担更多的开发风险;当平台企业与配套企业资源替代时,契约设计中应该减少配套企业的浮动收入比例,增加固定支付部分,让配套企业较少地承担开发风险。该结论对于新兴产品平台创新生态系统的配套产品合作开发的契约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Annabelle Gawer, Michael A, Cusumano. How Companies Become Platform Leaders[J]. 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2008,49(2):28-35.

[2]Baldwin C Y and K B Clark. Design rules: The Power of Modularity[M].Cambridge, MA MIT Press,2000.

[3]Schilling M A. Towards a General Modular Systems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to Interfirm Product Modularit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0,25(2): 312-334.

[4]Suarez F F.Battles for Technological Dominance: An Integrated Framework[J]. Research Policy, 2004,33(2): 271-286.

[5]Murmann J P,K Frenken.Towards a Systematic Framework for Research on Dominant Design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and Industrial Change[J].Research Policy, 2006,35(7):925-952.

[6]Robert K, Perrons. The Open Kimono: How Intel Balances Trust and Power to Maintain Platform Leadership[J]. Research Policy,2009,38(7):1300-1312.

[7]Ron Adner,Rahul Kapoor. Value Creation in Innovation Ecosystems: How the Structure of Technological Interdependence Affects firm Performance in New Technology Generations[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10,31(3):306-333.

[8]Satish Nambisan,Robert A, Baron. Entrepreneurship in Innovation Ecosystems:Entrepreneurs Selfregulatory Process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New Venture Success[J].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3,37(5):1071-1097.

[9]Ceccagnoli M, Forman C, Huang P, et al. Cocreation of Value in a Platform Ecosystem: The Case of Enterprise Software[J]. MIS Quarterly, 2012,36(1):263-290.

[10]S Scholten, U Scholten. Platformbased Innovation Management: Directing External Innovational Efforts in Platform Ecosystems [J]. Journal of the Knowledge Economy,2012,2(3):164-184.

[11]张利飞.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J]. 中国科技论坛,2009(4):57-61.

[12]张运生.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边界与结构解析[J].软科学,2008,22(11):95-102.

[13]张运生.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风险产生机理探究[J].科学学研究,2009,27(6):925-931.

[14]张运生,戴海闻,张利飞等. 高科技企业创新生态系统技术标准多边许可定价研究[J].软科学,2013,27(12):126-129.

[15]Iyer A V,Schwarz L B, Zenios S A. A Principal Agent Model for Product Specification and Production[J]. Management Science, 2005,51(1): 106-119.

(责任编辑:冉春红)

猜你喜欢

新兴产业
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产业经济学及新兴产业群发展的思考探讨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认识和思考
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国外运作模式及经验借鉴
“白色经济”的发展可行性
江西:十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突破2000亿元
三只猴子与新兴产业
避开新兴产业陷阱
广东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表
新兴产业,别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