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走在千年苗寨

2015-04-20戚咏梅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古村落苗族文化遗产

戚咏梅

新农村建设对古村落保护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为承载千年历史文化的古村落提供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时,也随之带来不同程度的破坏。作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体的村落,在建筑风貌、人文环境等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时,意味着千百年的文化积淀随之消失。如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既能保护好千百年来形成的文化遗产和文化传统,又能走出一条发展古村落、建设新农村的和谐发展之路?亟需引起广大规划者、建设者的思考。

古村落保护进入“瓶颈”期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剧,社会转型全面深入,“现代化”的发展大潮裹挟着传统古村落快速前行,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生活生产运转模式考验着故土 “纯天然”的繁衍生息传统,昔日远离城市喧嚣的文明厚土难以再续那世外桃源般的“独善其身”。

一是盲目拆旧建新,使历史古建筑受到破坏。新农村建设中,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不能回避。一些村民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追“新”求“异”,结果许多古建筑在盖新房、建楼房的大拆大改大建中遭到破坏,造成了“西洋房”充斥乡村的变味环境。

二是保护意识淡薄,古村落保护监管措施缺位。农民是保护历史古村落的主要力量群体,但有关这方面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辐射面不广,加之农民本身文化水平有限,从而对保护珍贵遗产资源的认识模糊,认为老房、旧房就是落后的象征,肆意拆除,出现逢庄粉墙,凡路水泥化,千村一面的尴尬局面。

三是经费支撑短缺,古村落有效保护较难。保持古村落的完整性,需要年年修缮,但现实情况是各级财政文化遗产保护经费有限,且大多没有年初预算,造成许多古村落、古民居因缺乏保护经费而得不到有效保护和修缮,一旦出现古建筑突发性破损,常常束手无策。

延续古韵,保护势在必行

以木质结构为主的台江苗族传统民居鲜活独特,被国家住建部列为传统村落进行保护的自然村寨就有36个,被中央、省、州民委等部门列为民族村寨进行保护的有27个,可以说,保护好古村落 “原貌”,就是保护好苗族文化血脉。

谈到执行层面,笔者认为,一要提高全民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要把普及乡土文化保护与延承民族血脉作为一项全民素质教育的内容,常抓不懈。

二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家底。对各乡镇、各村(居)内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全面普查,了解和掌握文化遗产分布情况、所处环境和保护现状,“对症下药”开展保护工作。

三要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修旧如旧、体现特色、提高品位”的要求,根据不同村落类型,将历史沿革、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编入乡土文化保护规划。

四要让新农村与古文化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历史文化名村除要进行传统建筑风貌保护外,还要进行深层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延承,防止和避免历史古村落文化的消逝。

多措并举,突破保护与发展制约因素

考虑到古村落大多地域偏远、交通不便,当地自然资源非常有限,唯有利用传统文化内涵与自然和谐统一的优势,努力寻求古村落保护与当地经济发展良性循环的路径,使得保护古村落和发展经济社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探索合理的古村落保护开发机制

古村落保护既是文化工程也是民生工程,对古村落保护应该立足于对古村历史文化的全方位沿承,不能过分追求商业整改、旅游开发,而对古村落原貌造成永久性破坏,也不能“投鼠忌器”般简单地对其进行“封存”,而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发展以古村落为主体的乡村历史文化旅游。可尝试探索三种模式:一是整合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依托“姊妹节”、“独木龙舟节”“吃新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展现“反排木鼓舞”白帮“短裙苗”“银饰加工”“苗族刺绣”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精萃,打响“天下苗族第一县”文化品牌。二是保留木质结构传统建筑、吊脚楼等苗族元素,结合森林植被、自然风光等,统一规划,集中打造一批“以游兴村、以游保村”的苗族特色精品旅游示范村。三是通过开发、利用“红色资源”打造一条重温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光辉故事的旅游线路,使更多游者感知历史、感悟红色文化,接受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形成古村落保护多元化筹资机制

经费匮乏是制约历史古村落保护与开发的关健问题,破解经费难题是当务之急。一是建议国家加大投入经费支持,国家在新农村建设财政专项资金上切出一块,明确为古村落保护专项资金,并形成保护经费逐年增加机制。二是地方政府适当配套投入,作为地方政府更应发挥财政性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合理利用各部门用于新农村建设的资金,以充分调动全民保护与开发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三是鼓励社会资金的投入,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鼓励、引导社会资金进入,建立政府、社会、集体、个人按比例共同出资承担的投入机制。

建立“政府牵头、村委会主导、村民配合”的管理机制

通过召开村民大会、问卷调查、公开规划设计图等方式,调动村民参与村庄规划的积极性,从而使古村落的规划更具科学性。同时,要形成监管部门联动机制,完善执法检查制度,严厉打击损害古村落的人和事,切实让村民成为古村落的保护者、经营者和受益者。

凸显文化特色 合理开发布局

在管理上形成机制的同时,笔者认为还要以凸显文化特色,保护文化资源为总原则,严格落实政策布局,多管齐下,进行合理化、规范化的开发与保护,兼顾民生与文化间的平衡,使文化旅游业成为经济腾飞的钥匙,带动百姓经济增收的火车头。充分利用台江县苗族村寨保存完好、苗族文化浓厚的自身优势,积极争取设立世界级的贵州台江露天苗族古村落博物馆,进一步加强苗族古村落的保护力度。

︱作者系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县委书记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村落苗族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补妆
基于文化符号理论的旅游古村落景观设计研究
福建周宁:古村落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Tough Nut to Crack
苗族老照片
漂亮的“银饰”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
苗族关于诗歌的一些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