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北采茶戏起源新探
2015-04-20胡振邦
胡振邦
粤北地区位于南岭山地的中段,包括韶关和清远,是客家人主要迁居地之一。粤北流行采茶戏,关于粤北采茶戏的起源,有专家认为于清道光年间源于江西赣南采茶戏,但这种观点缺乏具体文献支持。探讨粤北采茶戏的起源,应该综合考察粤北地区的艺术传统,尤其是歌舞艺术传统,其次,需要梳理关于粤北采茶戏搬演活动的相关文物和早期文献。
一 粤北采茶戏起源于粤北地区的艺术土壤
粤北采茶戏是在民间灯彩歌舞的基础上形成的小戏剧种,旧称唱花灯、唱花鼓、采茶戏、大茶或三脚班,流行于广东省北部的韶关、清远地区和东部的梅县、惠阳地区。原有南雄灯子、韶南大茶、连阳调子等三种流派,1950年后逐渐交融,1959年统称为粤北采茶戏。粤北采茶戏是中国最早形成的客家采茶戏之一。采茶戏是采茶活动与歌舞的结合,在形成过程中与主要居住于山区的客家人有历史渊源。在粤北地区,采茶、歌舞、客家人的历史,从其起源来看,均源远流长,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和极为鲜明的地方特色。
粤北是我国最早的产茶起源地之一,盛产茶叶,采茶、饮茶习俗盛行。著名的粤北石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包括三个时期的不同文化遗存,即石峡文化层、夏商时期文化层以及夏商至西周时期以菱纹陶为代表的青铜器时代文化层,出土有各种石器、陶器、骨器、玉器等遗物。其中酒器、水器两用陶壶有三十五件,包括直颈带子口和直颈高领两类,可以用于沏茶斟茶。在石峡中层出现了带流带把壶,更为接近于今日常见的沏茶茶壶,这种器物吸取了鬶流、把手的长处,用于饮酒斟茶,使用起来更加方便。(曾骐,1982)
粤北是最为著名的客家聚居区,闻名中外的珠玑古巷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客家人繁衍生息、开枝散叶的重要集散地和大本营。珠玑巷位于韶关南雄的梅关古驿道上,自古以来就是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汇聚之地。因战乱和自然灾害,中原汉族历史上曾多次向岭南大迁徙,至今已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原文化在珠玑巷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形成客家文化。从客家人的历史沿革来看,客家采茶戏作为客家文化的小剧种,其在粤北地区最早起源、形成,是非常自然的。
粤北地区具有悠久的歌舞传统。1985年,广东省博物馆考古队在韶关曲江县马坝镇石峡文化遗址(公元前3500—前2300年)中层(夏商之际,青铜器时代早期)出土了拍印舞蹈纹陶罐残件,陶片为橙色,是折肩陶足罐的肩部,陶片上部有曲折纹,下部用陶拍印制有五个人手拉手翩翩起舞的生动场面,其中一女头束长发,边舞边张口歌唱。就拍印的陶拍而言,应为三人一组,连续拍印。这种手拉手的形式应当是一种反映当时生活中与收获有关的(如:庆祝丰收等)集体舞,因而被陶工再现于日常生活的器皿之上。这一材料的发现为探讨粤北地区当时的农业生产及艺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崔勇,1989)。粤北舞蹈纹陶片的出土,揭示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歌舞形态。从在粤北地区出土的汉墓中和晋朝砖文上也有歌舞图像,展示了粤北地区的歌舞形态绵延不断。唐代时民间歌谣在粤北各地广为流行,唐代刘禹锡的《插田歌》有“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之句,描绘了粤北连州农民边劳动边唱歌助兴解乏的情景。到了宋代,粤北地区韶关、南雄作为粤北重镇而越加繁荣,其歌舞表演活动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综上,粤北地区产茶历史悠久,歌舞传统源远流长,又是客家人最早最大的居留地,具有采茶戏起源和形成的最为深厚的土壤,无论从文物和文献等实物资料,还是艺术和历史逻辑,均揭示了粤北采茶戏起源和形成于粤北地区。
二 粤北采茶戏起源于粤北地区的文献材料
对于粤北采茶戏的起源地区和时间问题,艺人中有各种说法,有的认为粤北采茶戏起源于江西,在清道光年间(约在1840年)传入。有的艺人则认为,粤北采茶戏来自湖南道州采茶戏。还有的认为,粤北采茶戏是受宋元南戏中的滑稽剧的影响,滑稽剧随中原人南迁,与粤北的花灯、纸马、山歌等民间歌舞艺术相结合而形成。
采茶戏形成的时间没有明确记载,但可以从粤北地区的歌舞传统和传演的戏曲情况得到侧面的回答。粤北地区在明永乐年间,在连县的马带村建有青砖木石的固定戏台,该台正面两柱上刻有一副对联“永乐庆无疆,自有笙歌雅韵;盛世欣荟萃,常闻钟鼓和声”,反映了明初永乐盛世情景。该副对联既反映了由于明初实行了一系列的恢复生产的政策,使粤北在永乐时期成为富裕地区,而且证实此戏台至迟在永乐年间建成,该戏台后屡经重修,现仍保存完好。该戏台显示明初粤北地区民间歌舞、戏曲活动繁盛,当时粤北地区所演的戏曲,根据《南词引证》所说,很可能是弋阳腔,但也可能是采茶戏。明中末期,粤北地区与周边各省区的民间歌舞和戏曲艺术交流更为频繁,包括昆曲、高腔在内的外省戏曲南下广东,粤北是其必经之地。在清康熙、雍正年间,在粤北地区的客家民间已经盛演采茶戏,当时对采茶戏的称谓繁多,如“唱花灯”、“灯子”、“唱花鼓”、“大茶”、“三脚班”等等。据《阳山县志》记载,“乾隆年间三脚班大兴”,多在农村禾坪、祠堂、圩亭演出。南雄、连县、曲江等县从康熙年间起已建有采茶戏戏班或花灯戏戏班,阳山县三脚班大兴等;雍正八年(1730年),地处粤北、粤东之间的连平县也有“上元,喜簇花灯作龙狮各种戏舞,唱采茶歌”。由此推断至少在清初,粤北地区广大的乡镇都已有采茶戏或采茶歌舞的演出了(赖伯疆,2001:77-78)。粤北地区清初已经盛演采茶戏或采茶歌舞,则粤北采茶戏的起源应该早在此之前。
粤北地区采茶歌的最早记录是明代初期。进入明代以后,粤北地区民间歌舞蓬勃发展,采茶歌和迎土牛(春牛)之类的歌舞广泛流行。最受欢迎的是采茶歌。其他富有特色的舞蹈艺术和民间说唱艺术还有“耍歌堂”、“月姐歌”(沓月歌)等,带有相当浓郁的仪式性和宗教色彩。明代嘉靖(1521-1566年)年间,广东省北部的韶州府、南雄州和连州各地,盛行节庆唱灯的习俗。历代志书记载:“元宵设灯彩”;“正月饰儿童为彩女……歌十二月采茶”;“上元喜簇花灯,作龙狮各种戏舞,唱采茶歌”(中国戏曲志广东卷,1993:92-94)。从连县永乐年间的戏台和上述采茶歌舞的文献看,粤北采茶戏应形成于明初,比江西赣南安远县采茶戏形成的时间还要早一些,从而印证了粤北采茶戏源于粤北茶区本土的说法。endprint
另一个需要指出的现象是,赣南采茶戏在粤北地区进行演出活动较多,很多艺人融入当地戏班,在本地戏班扎根落户的演员也较多。到了现当代,江西籍演员也经历了由客变主的历史进程。江西赣南安远县九龙山茶区采茶戏形成较早,粤北采茶戏源自赣南采茶戏的说法与此不无关系。这种说法一方面源自演员的知识局限,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故土偏向。
明末清初,唱采茶成为流行于粤北客属地区特有的地方习俗。如在立春先一日,“里市各扮故事彩架表曰庆丰年,是夜会文武诸生饮春宴于公署演戏。”(康熙二年《乳源县志》)省外一些史籍也有相关的记载,江西萍乡人黄启衔叙述道:“采茶戏,亦名三脚班,相传来自粤东。”(道光十九年刻《近事录真》)江西信丰人谢肇祯的《南安吟》亦咏述:“采茶歌,呕哑嘈杂减平和,土音流传自东粤,村童装扮作妖娥。”(道光版《信丰县志》艺文志四)根据老艺人口授相传,连县的何家子弟堂调子班,建立于清代之前;南雄县南亩区里溪村的里溪灯班,在康熙年间就已存在;曲江县的老乐群英、乐群英大茶班,传到民国八年(1919年)已是第十三代。这些资料早于江西赣南的采茶戏和湖南道州的花鼓戏,显然,粤北采茶戏源自江西和湖南之说,并不成立。
粤北采茶戏是以采茶歌为音乐曲调的客家艺术和地方剧种,采茶歌属音乐唱腔,离开采茶歌曲调,粤北采茶戏就不叫采茶戏了。采茶歌与采茶戏是源与流,探讨粤北采茶戏的源头,也就是探讨粤北采茶歌起源。粤北地区的歌舞源远流长,粤北客家山歌极有可能起源于粤北本土,吸收了中原古代民歌因素而成。它的形成发展过程与客家人的迁徙,历经隋、唐、宋等几个朝代,与瑶、畲等粤北本土民族互相融合,由“客”变“主”的历史进程极有可能是一致的。粤北采茶歌起源于粤北本土初民,客家人迁徙至此之后,将本土采茶歌与中原古代民歌进行融合,同样经历了由“客”变“主”历史进程。粤北地区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粤北先民自古能歌善舞,产茶的历史远比中原悠久。即使没有客家人迁徙至此,粤北本土居民自身也完全具有创出采茶歌和采茶戏的艺术土壤。
三 结语
从粤北远古人类、原始歌舞到粤北采茶歌和粤北采茶戏,粤北地区从古至今的民间歌舞习俗绵延数千年,具有明显的连续性,有力地支持了粤北采茶戏源自粤北本土的提法。另一方面,由于粤北地区沟通南北的特殊地理位置,粤北采茶戏与周边地区有丰富的艺术交流,不断吸收周边地区如赣南采茶戏和湖南花鼓戏等各种艺术的营养元素,形成了粤北采茶戏艺术独特的“连续进化附带杂交”的戏曲历史。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出土的西峡文化时期陶器上所反映的原始歌舞和饮茶习俗、晋唐歌舞、珠玑古巷所反映出来的客家文化等,这些艺术与文化元素与粤北采茶戏在时间上相距遥远,堪称采茶戏的渊源;入明以来的采茶歌堪称粤北采茶戏的近源。同时,粤北地区作为客家民系的大本营这一独特文化特点,又为客家采茶戏的形成提供了历史媒介和繁荣兴盛的文化土壤。本文支持采茶戏多地区起源说,本文对粤北采茶戏起源于粤北地区的探讨,为我国各地产茶区均盛行采茶戏现象找到了比单一起源论更加合理的解释。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音乐系)
参考文献:
[1]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广东卷[M].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3:92-94.
[2]曾骐.石峡文化的陶器[A].曲江文物考古五十年[C]. 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8:161-169.
[3]崔勇.石峡遗址的舞蹈纹陶片[A].曲江文物考古五十年[C].香港: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2008:235-236.
[4]赖伯疆.广东戏曲简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4-8、34-35、67、77-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