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论集纳

2015-04-20

对外传播 2014年5期
关键词:俄美史料影响力

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学者冯钺在2014年4月10日《环球时报》刊发的《加强中文史料的国际传播力》一文中认为,日本深知利用国际渠道进行大量宣传的重要性。我们虽然有众多中文史料,有力的证明琉球与中国有很久的紧密朝贡关系,以及钓鱼岛历来是中国领土,但这些中文史料很少为境外所知。中国拥有大量中文史料、资料,但在国际上尚未发挥应有的影响力。我们应当尽快组织精干力量把这些史料、资料翻译为英文,并主动提供和投放到类似英文版维基百科等国际知名网站中去,把我们的观点、声音通过这些网站等渠道传播到全世界,以正视听。

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唐润华在2014年4月11日《中国科学报》刊发的《中国媒体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一文中认为,所谓国际传播能力,就一个国家而言,是指它的传播体系在国际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就一家媒体而言,是指这家媒体在国际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在这两个层面,我国与西方都存在较大差距。有学者在2002年作过一项研究,得出结论,当时我国的传播基础实力相当于美国的56%,国际传播实力相当于美国的14%、媒体经济实力相当于美国的6.5%。12年之后的今天,这种差距估计有了一定的缩小,但仍然是巨大的。而在媒体层面,国际一流媒体集中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中国媒体与西方媒体实力相差悬殊。在这种情况下,正如中央领导所说:“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传播能力,打破西方媒体垄断格局,已经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美国国务院东亚暨太平洋事务局副助理国务卿史雯珊在2014年4月18日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认为:社交媒体是个对话的平台,我们首先要知道网民们在想什么。美国驻华机构在新浪微博上开设了近50个账号,目的就是想针对不同人群来发言。美国国务院在社交媒体上对乌克兰以及克里米亚问题有许多发言,之所以在中国我们没有太声张可能是由于与欧洲国家相比这一问题在中国的关注度较低。我知道美国和中国在叙利亚、伊朗问题上保持着紧密合作,但这也不一定是中国网民最关心的事情。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所所长冯玉军在2014年第7期《红旗文稿》刊发的《俄美关系:力量失衡下的相互角力》中认为,近两年来,俄美两国关系波澜起伏。表面上,俄美交恶与两国国内政治进程密切相关,但实际上,各自不同的大国思维和战略利益,双方在重大问题上的严重分歧才是俄美关系麻烦不断的主要原因。在对待国际事务上,美俄在理念上也存在根本性区别。美国要继续称霸世界,主张对外干涉,并动辄使用武力;俄罗斯则反对干涉他国内政,并力图借欧亚一体化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独立一极”。俄美在政治哲学和国际战略观上的巨大差异,使两国缺乏共同的价值理念和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认知基础。当然,在看到俄美角力的同时,也必须看到两国也互有所需。在伊朗核问题、叙利亚、阿富汗、打击恐怖主义和防止核扩散等问题上,俄美都不可能绕开对方单独行事。俄美之间在未来几年不可能爆发大规模冲突,更有可能的则是双方维持“冷和平”加“冷合作”的奇特状态。

@新浪传媒:【中国接入互联网二十年】从1994年~2014年,互联网对中国的改写体现在三方面:一是政治生态,网络渐成一种常规化监督手段,网民意见甚至可以影响政府决策;二是经济脉动,网络发挥着刺激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鲶鱼效应”;三是社会生活,网络已经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方面。(2014年4月18日11:53)

@参考消息:【多数俄罗斯人认为俄影响力大于中国】民调显示,多数俄罗斯人认为中国是比俄罗斯更成功的新兴国家,但是他们认为自己的国家更具世界影响力。有64%的受访者称,俄罗斯比中国的世界影响力更强。74%的受访者指出中国是友好国家。(俄新社)

@杨锦麟:【郑永年:美国“重返亚洲”战略及其失误】一个大国的衰落与其说是因为其他国家的崛起,倒不如说是自身的衰落。美国如果不能纠正对中国的战略误判,不能节制其无限的战略贪婪,看来也不可避免地会落入这个逻辑,更快地走上衰落之路。(2014年4月22日10:05)

摘编:付玉辉endprint

猜你喜欢

俄美史料影响力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My Hobby
俄外交部:应给特朗普机会改善俄美关系
你凭什么影响别人
2015中国最具影响力10位商界领袖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
俄美将以空前规模缩减武器
俄总统:俄美将开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