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对外传播智库的角色定位

2015-04-20王莉丽

对外传播 2014年5期
关键词:智库外交专业

王莉丽

对外传播是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对外交往中必需的战略和能力,也是开展双边与多边友好合作的基础和前提。当前,中国正处于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背景下,中国正步入一个在诸多压力中寻求发展的新环境,面对来自各方面的误解、偏见和疑虑。目前中国的对外传播能力、效果与中国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并不相称,还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中国亟需建立一批能够为国家对外传播提供智力支持和行动助力的对外传播专业智库。

自2009年至今,中国在智库建设领域取得了数量上的快速增长,在思想创新和影响力拓展上也呈现出快速上升的势头。从专业智库发展的角度,中国智库在国际关系、经济问题研究领域数量较多,影响力较大。而对外传播类智库数量相对较少、影响力也较弱。总体而言,中国对外传播类智库还缺乏清晰的定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外传播智库的进一步发展。

对外传播是一个大概念,对外传播类智库所涵盖的领域也较为广泛。本文所指的对外传播专业智库,主要涵盖了以对外传播、国际传播、公共外交、文化交流这几个关键词命名的专业智库。目前,中国的对外传播类智库主要分为四大类:官方、大学、半官方、民间。

中国的对外传播专业智库的发展,从宏观上讲,其发展面临着和其他中国智库同样的问题和困境,比如资金多元性问题,研究的独立性与创新能力挑战,运行机制与激励机制改革问题,以及推进影响力传播与二轨外交等但是,因对外传播专业智库所从事的政策研究领域主要关乎国家形象建设、国际舆论塑造、文化沟通以及国家软实力构建,这使得对外传播专业智库的发展与角色定位又有其鲜明的特色和特殊性。

第一,对外传播类智库要承担起国家对外传播软实力策源地的重要角色,发挥对外传播中思想发动机的功能。对外传播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传播问题,而是一个对外交往和沟通的系统。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是否受他国公众欢迎,取决于其所传递的思想和价值观以及其所采取的传播策略,也取决于其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全面了解。因此,中国的对外传播仅仅在硬实力建设上大量投入资金是不够的,更需要大力发展对外传播智库,加强对外传播的政策与战略研究。对外传播专业智库要对目前国家对外传播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提出具有可行性和现实操作性的解决方案和战略报告。

近年来,中国的对外传播智库在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创新思想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201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组织跨学科、跨智库研究力量,从公共外交的视角对中国公共外交现状、问题进行了多维度的研究分析,提出了观点,出版了研究报告。2014年初,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其他研究机构发布了《中国国家形象调查报告2013》,选取英国、美国、南非、印度、俄罗斯、巴西和中国等七国,覆盖样本3017人。这个调查研究有助干中国更加客观、系统地了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看法,及时掌握海外民众对我国国家形象国际传播活动的反馈,可以此为参照对中国的对外传播提供富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

但是,不可回避的是,中国对外传播智库目前的思想创新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扩大,在对外传播话语权的争夺中,还需要凭借高质量的思想产品赢得世界瞩目。

第二,对外传播专业智库要充分发挥对外传播主体的重要功能,通过在媒体、艺术、文化等领域开展广泛的智库交流影响国际舆论。

从欧美国家的经验来看,智库是一国对外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智库是政策精英和舆论领袖汇集地,在对外传播中,智库既是政策研究机构,又是对外传播机构之间业务交流和政策协调的平台,更是对外传播价值观念和政策主张的交流使者,它既为国家的对外传播活动提供智力支持,又发挥着积极的行动主体与舆论领袖的作用。对外传播智库通过开展跨国议题的政策研究、智库间的国际合作与人员交流、智库间的国际会议以及智库舆论的国际传播等活动,利用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各种传播媒介与方式,与国外智库精英和公众进行对话与沟通,从而影响他国公共政策制定和公众舆论。对外传播专业智库开展国际传播活动的根本目的是通过思想的交流增强本国的文化吸引力和政治影响力,塑造有利于本国发展的国际舆论环境,促进和平和发展。

长久以来,在中国的对外传播实践中,对外传播的核心行动主体是主流官方媒体,但是,由于政治体制、意识形态、历史文化的差异使得西方社会对中国官方媒体传播内容的客观性、真实性、完整性充满质疑,这种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势必影响中国官方媒体在对外传播中的受众到达率和有效性。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政策研究机构的中国对外传播专业智库相比官方媒体,因其政策专业性在国际社会更具可信度和影响力。另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智库的高速发展成为一种全球现象,在世界各国中,智库都是作为思想创新基地和舆论领袖的地位存在的。中国的对外传播智库要加强与国外智库、媒体以及各界公众的交流,通过在国际话语空间提供创新思想从而把专家知识转化为舆论影响力,进而有效地影响国际舆论。

第三,对外传播智库要承担起国家对外传播人才培养的重要功能,使得对外传播智库成为领导者的培训基地和专业人才的蓄水池。

中国的发展需要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需要熟悉对外传播运作的领导者和专业人才,需要政府、企业、媒体、智库、普通公众的支持与合作。对外传播专业智库要提供针对性的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等领域的培训项目,提升从政策精英到普通公民各个层面公众的对外传播意识与能力。

近年来,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的一些智库都曾举办过不同主题和形式的培训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培训项目的可持续性、师资力量、培训内容、人员招募等方面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在这方面,美国南加州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的培训活动为中国对外传播智库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南加州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致力于推动对外传播和文化交流的大学智库,该中心开展具有创新性的前沿研究,为世界培养输送公共外交领域的领导人和专业从业者。自2006年开始,南加大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开始暑期培训项目,这是一个为期两周的跨学科项目。主要将与公共外交相关部门、机构、组织的从业人员作为学员招收对象,包括外交部、国防和国土安全部、情报和经济部门、非政府组织、国际组织、公共关系公司、私有企业等等。一系列的课程培训和小组项目,将使参与培训者得以扩展公共外交方面的知识和实践能力,获知当代公共外交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办法,并使之能够分析新的传播科技和全球化对公共外交带来的影响,利用先进的社会科学研究理论指导公共外交实践。2008年,南加州大学公共外交研究中心获得了“本杰明.富兰克林公共外交奖”,以表彰其在公共外交培训和研究领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21世纪是中国高速发展、影响世界的世纪,发展的中国需要拥有众多世界级水平和影响力的对外传播专业智库的智力支持和舆论传播,中国的对外传播智库发展任重而道远。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智库核心竞争力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CZZ053)

责编:吴奇志endprint

猜你喜欢

智库外交专业
冬奥外交促进团结,一起向未来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书讯:《新型智库质量提升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新型智库不能有“库”无“智”
报告称中国智库数量排世界第二
扁亲信为“外交案”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