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
2015-04-20王虹
王虹
摘 要:个性化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个体自由而全面发展,它不仅是实现人类社会发展最高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现阶段进行的新课标改革的重要方面。就语文教育来说,个性化不仅是语文教学回归本色的题中之意,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然而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并未全部消除,仍旧存在模式化、单一化的倾向,在阅读教学中表现得比较突出。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出发,探讨了个性化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方法、途径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现状与问题;教学方法
个性化就是非大众化、非均一化,它强调要充分尊重个体的特殊性,并给予个体展现自己、发展自己的舞台。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人文学科,其本身就是一个个性化学习的过程。它不像数理化学科一样,答案唯一,解题方法固定,而是“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的独特性应该得到重视和包容。就阅读教学来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因此,不仅阅读教学的本意是个性化的,它的目标也应该是个性化的。而在小学语文教育阶段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对于实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他们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然而在现阶段的阅读教学中,仍旧存在一些忽视个性化的现象,比如,教学重点向老师的讲倾斜,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讨论时间,忽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阅读答案唯一化依旧存在,至使学生思维受到标准答案的禁锢,不能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学生普遍存在不爱阅读的习惯,学生阅读量不够,只要在做练习或者考试的时候才进行阅读训练,没有把阅读当作一种乐趣,仍旧是为了考试而阅读等。同时,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设计中也忽视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虽然教师让学生课下阅读,但是不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查,进而放纵了部分不爱阅读的学生,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下降。那么该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现个性化教学呢?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几点改进教学方法的建议。
一、要让学生在阅读中自我感悟
感悟在阅读中尤为关键,学生在感悟和领悟中,才能够理解文中所传达出来的感情,才能形成和作者在心灵上的共鸣,从而在这种情感的熏陶中启迪思想,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感悟不应该是教师的感悟,应该是学生的自我感悟。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感悟时间,并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感悟,而不是将自己的感受直接告诉学生。笔者认为,学生如果对文本有了兴趣,有了期待,那么就会产生阅读的冲动,从而能够走进文章中,领悟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比如,在教《荷花》这一节时,我从作者的用词推敲中引导学生细细体味作者的用意,感悟各种滋味:“课文中说‘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那么你觉得这个‘冒字用得好不好?还可以换成别的词吗?”学生你一句我一句地讨论起来,有的说:“不可以换成别的词,因为‘冒字能够让我感受到荷花的生长力量。”有的说:“可以用‘钻,因为这能体现荷花刚长出来时羞涩的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都大胆发言,畅谈自己的感想,在用词的推敲中,领悟了阅读的魅力。总之,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的自我感悟十分重要。
二、要在交流中探讨研磨
探讨和交流是学生获得进步、提高阅读效率的重要阶梯,教师要能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研读,在探索中发现和进步。教师在阅读训练时,可以通过交流和探讨的形式与学生一起进行学习,把死板的阅读变为活跃的讨论,打破学生对阅读的枯燥感。教师还可用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和探讨,提升学生对阅读的理解以及学生自身阅读能力。必要时教师需要学生自主思考问题,不能一味地讨论,而缺乏了学生对一些阅读信息的独立思考。总之,将师生间的交流、学生间的交流,以及学生的独立思考相结合,来提升学生对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自我阅读能力。比如,在学习《军神》一课时,我围绕“为什么沃克说刘伯承堪称军神?”这一个中心问题,让学生通揽全文,进行自主的探究式阅读,让学生找到沃克是如何描绘他眼中的军神的,以及军神身上有哪些特质,并且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刘伯承精神,以及他被称作“一块会说话的铁板”的原因。学生分组讨论,课堂气氛十分热烈,每位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取长补短,自己的个性和想法也得到了展现的舞台,教学效果很好。
三、在创新教学中给予学生独有的体验
每一位学生都是千差万别的个体,他们的个性不同,生活经历不同,阅读方法和思考的角度也不同。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灵活舞台,让他们在获得尊重和鼓励的前提下,自信地去阅读。尤其对于较为随性的阅读教学,教师则要创新教学形式,让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其中,将文字阅读、听力理解、自我表达等方式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有独特的自我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教师要能够充分挖掘阅读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让学生进行再创造、再感悟,动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美的阅读体验。比如,在讲《一碗馄饨》这篇文章时,学生知道了作者把对亲情的赞美通过这一碗馄饨表达出来,于是我就趁热打铁,对学生说:“在你的生活中,什么能够象征你的亲情呢?”于是我首先和同学们分享了我的“一把雨伞”的亲情故事,然后给学生一些思考时间,他们在思考片刻后,纷纷举手向大家讲述自己的亲情故事。在这一节课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作者的感动,还有属于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感动。
四、在课外阅读中“悦读”
阅读不应该是为了读而读的,应该是为了喜欢而读的;阅读学习也不应该是为了考试而学的,应该是为了收获阅读之美而学的。语文课本中的阅读教材固然重要,但不应该当作阅读教学的唯一,教师应适当地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阅读资料,或者为学生提供与学生能力相对应的阅读参考和一些既能锻炼学生阅读能力又能熏陶学生文学修养的课外读物,让学生饱读书籍,领略不同文学、不同文学家的魅力,在“悦读”中获得阅读体验。比如,我专门在班级内设置了一个“图书角”,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自由借阅。除此以外,我还会向学生推荐一些名篇佳作,让他们自主阅读。新闻中曾报道过某大城市中的某个小学语文暑假作业的创新布置——作业不是别的,就是让学生读课外书,并撰写2篇阅读报告。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作业方式,不仅给予了学生充分的个人时间,而且这种灵活的作业方式能够让学生摆脱阅读的任务感,真正地放开心去投入到好书、好文之中。
总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个性化教学,离不开学生阅读的自我感悟、交流探讨、创新体验、“悦读”修养等,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语言表达、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潜力,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许映梅.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学习[J].教书育人,2009(S3).
[2]廖哲勋.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4(02).
[3]林立端.小学阅读教学的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