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初探

2015-04-20余家刚

新课程·小学 2015年1期
关键词:解方程等式数学课

余家刚

评判一节数学课是否是一节好的数学课有一个非常简单的评判标准,那就是:是否读懂教材和是否读懂学生。作为教师,应该把读懂教材和读懂学生作为我们不悔的追求。

一、读懂教材——明白教什么

读懂教材就是要读懂教材中所蕴涵的数学思维,选择用恰当的数学语言表达数学思维的成果。在这方面应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1.前思后想,瞻前顾后,从整体联系上去解读教材

在教学小学五年级《实际问题与方程》一节中,让我感到不解的是:对于21-x=9这道解方程的题目,一年级学生马上就能知道x等于几,因为他们常常会用9+?=21来思考,很容易就会得出x=12。可到了五年级,却要用5步才能算出来,而且总是会出现错误。可以肯定地说,学生刚开始接触方程,是不会对方程有好感的。因为它似乎在告诉学生,方程就是一个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的“怪物”。

但教材为何偏要这样编写呢?因为编者考虑到用算术方法解方程虽然简便,但学生到初中后学代数,要用等式性质来解方程,所以直接摒弃了用算术方法解方程。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念,想法是好的,但不接地气。

那么,该如何处理呢?我个人认为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调整。先让学生尝试去解方程。因为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接触在方框里填未知数的练习,所以能够很快运用算术方法解方程。然后,教师再用等式性质解方程。让学生判断:对不对?为什么可以这样?再让学生判断哪一种方法好。学生应该会说算术方法好。然后教师再出示45+13x=4x+127,让学生去解。这个时候他们就会发现不好解了。而老师用等式的性质很快地解出来了。这个时候教师可以小结: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现在看上去可能不是那么简便,但是对于将来学习复杂的方程式是非常有好处的。所以,有了用等式性质解方程这把金钥匙,我们就能够解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方程。

这样对比,学习的价值就凸显出来了。学生在心里就不会再那么反感方程了。

2.要坚持用课程改革的理念解读教材

《一亿有多大》是一节综合与实践课。如何上好这节课?首先我们要弄清综合与实践课的特点是什么。

第一,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各领域之间和某一领域内知识之间的联系,体现数学课程的综合性。

第二,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第三,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我在上《一亿有多大》这节课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案,自主参与研究,经历猜测——验证的过程,较好地凸显了综合与实践课的特点。

3.要抓住数学本质的问题解读教材

《数与形》是六年级教材中的一个内容。教学可以分两步走,第一,重视“数”“形”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找到解题规律。从观察、分析图与算式的关系入手,发现“数”与“形”之间的联系,找到其中的规律。第二步是借助“数”“形”之间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读懂教材:我们要带着思考去读。第一遍以成人的角度去读;第二遍以作者的角度去读;第三遍以学生的角度去读。

二、读懂学生——明白怎么教

教育就是心与心的交流。不懂学生,莫谈教学!

1.找准最近发展区,确定学习的起点

最近发展区的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现有的水平和潜在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成功的教学就是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也可以摘到桃子”。

2.找准学生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学生是否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也是衡量数学课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幽默的教学语言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马上高度集中。这只是一些小窍门,激发学习的动力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主动学习和潜心体验中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3.找准思维发展线,凸显学习的价值

好的课堂,本质是一种有助于启动和启发思维的酵母。在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先让学生去探寻求组合图形的多样方法,然后提供合适的情境,让他们感受到选择方法的时候还要考虑是否能算和易算。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聚焦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使方法多样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一要给算法分类;二要总结各种算法的特点,对各种算法进行评价;三要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四要体现知识的阶段性;五要把优化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好课似看山,不应是风平浪静,而应有波澜起伏。走到一个板块,就来一个沟坎儿,才能让思维更多维、更深入,才能使学生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之感,才能带给学生数学认知能力上的解放与超越。

编辑 戎 艳

猜你喜欢

解方程等式数学课
解方程(组)的雷区
一定要解方程吗
解方程“三步曲”
把握两点解方程
组成等式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一个连等式与两个不等式链
有趣的数学课
巧设等式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