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及做好一个微课探讨
2015-04-20朱志红
朱志红
摘要:“微课”具有教学时程较短、教学内容集中、辅教资源多样但容量较小、各类资源按需调用便捷等特点,为传统教与学的模式带来革新,能更好的促进与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切实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要做好一节课程微课,需要准确定位微课资源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以微课学习者为中心,按照一对一教学设计思路,理清素材、微课、学习单元、课程、专业之间的联系,按照“碎片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的思路搭建。从微课选题、教案设计、PPT设计、讲解设计、肢体语言和板书设计等方面入手,综合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力求时间简短,选题明确、受众定位清晰、强调一对一教学、知识准确无误、语言通俗易懂、PPT有视觉美感、视频画质清晰、声音洪亮、节奏感强,这样才能设计出一节受学习者欢迎的好微课。
关键词:微课;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5016502
1微课产生的背景及如何准确定位微课
1.1传统课堂教学面临信息技术带来的冲击
21世纪电子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冲击和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金融、医疗、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商务等无不依赖大数据平台支撑才能得以顺利运行,同样信息时代对人类获取知识也带来重大变革。传统教育常使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几张PPT、一本教材很难抓住学生注意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几乎被计算机网络、各种手机APP包围,网络平台所能提供的海量的、自主点播式、多媒体呈现方式的各类信息不断冲击着学生视、听觉,以至于学生整个思想世界中心被网络占据。传统课堂教学中学校教室围墙、上下课的时钟、教师的威严、“考试”法宝很难控制学生随着网络脉冲躁动的心。高校课堂中更多的是低头族、“周公族”,教师已难以掌控课堂,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教学质量每况愈下,人才培养质量堪忧,结果一边是企业急需人才匮乏,另一边是大量的毕业生不能胜任岗位任职要求不能就业。
教师在课堂上感觉到师道尊严无存,没有成就感,指责学生素质差,上课更多的是在浪费自身时间。学生感觉到教师上课无趣,因没有深入到教学内容中,进而感觉到需要学习的知识无用,以至于学不通的时候指责教师无能,感觉到自己娱乐、交友、上网的大好时光都浪费在枯燥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因此成为一对矛盾体,互相指责,将教育的不成功都归罪于对方,部分教育者甚至更直接的指出是计算机网络和手机“毒害”了当今大学生。部分高校甚至因此建立相关校规,课堂没收学生手机,晚自习后关闭学校计算机网络。但事实上计算机网络和手机本身给学习者提供了优质的网络共享资源,并可随时发起学习,提供实时交互等功能,计算机网络和手机本身是高效的学习平台,如何借助平台,创建学习者喜闻乐见的、易学易懂的学习资源,引导学习者借助网络轻松学习、快乐学习,比因噎废食的封堵更加科学合理。
1.2微课产生是信息时代下人类认知变革的必然
在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时代大背景下,作为学习者学习的时空不再局限于学校,可以随时随地发起;学习对象不再局限于学生,任何网络社会人都可以参与;学习者从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的搜寻知识;学习者自身的角色可以随时切换,学习者也可以作为资源提供者存在。因此如何创建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资源,创新让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模式,搭建开放的学习平台是目前高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
《教育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都明确指出“要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实现所有专业的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支持与专业课程配套的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开发与应用”、“加紧用信息技术改造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微课由于教学时间短,充分考虑了学习者注意力集中时间;教学内容少,问题聚焦,主题突出;资源容量少,方便信息存储和随时在线学习;教学设计巧妙,情景化教学特点突出,重视案例教学,实景教学,让学习者身临其境,认知容易;通过多媒体技术应用,可视性、直观性、趣味性强。微课产生很好的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利用了计算机网络这一开放学习平台,创新了让学习者感兴趣的教学模式,拓展学习时空,有力推动了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改革,使微课具备广阔的市场和强大的生命力。
1.3微课的本质及常见认识误区
围绕课程教学目标,选取有关的知识点或技能点,系统设计教学场景、教学手段、讲解词等,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充分合理运用各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二维、三维动画、经济生活及生产企业一线实拍视频、HTML页面,以及PPT等,录制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技能点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课的本质属于方便学习者自主学习和辅助教育者开展教学的教学资源,属于视频课范畴,本质是供学习者学习的课,而不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剪辑或浓缩。围绕教师课堂教学录制的视频,其核心主角是授课教师,作为学习者观看视频后,核心感受到的是教师是如何组织课堂,学生课堂学习情况如何,在什么场地开展的教学,使用什么教学设备开展教学,学生观看完后易于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做出判断,更多的体现是教师为完成自我一次课堂教学任务而开展的教学活动,一次课堂录像更多的像一次教师课堂教学的“秀”,学生则成为这场秀中的托。但作为学习者核心关注的不是课堂组织是不是规范,教师教学水平是否高超,其核心关注的是是否能直观、快速、高效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知识或者技能。视频课则是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需要和意愿自主点播微小课(知识点或者技能点),由于微课知识点技能点聚焦,更易于学习者搜寻自己所需,学习者在观看课程时感觉到的是“私人定制”般的体验,视频中场地环境可以是任何易于学习者获得观感体验的环境,作为课的设计制作者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出镜,也可以不出镜。同时由于微课设计精巧,融合多种多媒体技术,学习者学习后核心得到的是课程内容,大大的提高了学习者学习效率。
1.4微课常见表现形式
微课没有固定的形式,微课的评价标准是以学习者通过学习微课的成效来进行评价。目前比较受学习者欢迎微课主要有以下表现形式:
(1)视频+音频+字幕;
(2)视频+音频+字幕+课件;
(3)视频+抠像技术+音频+字幕+课件;
(4)视频+音频+字幕+课件+背投屏幕;
(5)视频黑板+音频+字幕;
(6)动画录屏+音频+字幕。
2如何设计制作好一个微课
2.1做好一个微课需要在教学理念上作出的变革
信息技术发展逼迫教育者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切实以网络学习者为核心,从思考“为什么要改”向“如何去改”转变,核心是要思考“改目标、改内容、改教法、改评价”,否则新形势下教学活动与学习者现实需求脱节,教师将沦为课堂的小丑,被学生遗弃。应该更多将从“为何教”向“为何学”转变,体现以网络另一端学习点播者为核心,将系统课程解构成碎片化的资源,提高学习者针对性,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实现从关注教师“教什么”向学习者愿意“学什么”转变,提高网络课程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从关注教师“如何教”向关注学习者“如何学”转变,根据不同受众、不同需求层次设计不同形式的微课;实现从评“教的怎么样”到“学的怎么样”转变,更多从实际教学效果出发对课程设计是否成功做出评判。
2.2微课设计的基本思路
正确认识微课与课程、专业之间的关系,认真分析各微课之间关联关系,有序整合各微课前后续关系,构建形成微课课程资源,按照“碎片化资源,结构化课程,系统化设计”思路创建微课。
2.3微课设计的技巧
微课设计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趣味性和启发性强;恰当的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在教学过程中;选取适应的教学场所,营造良好教学氛围。视频拍摄采取多次分段拍摄,注重后期制作。
(1)微课的选题。
微课选题应选取教学环境中的某个知识点、技能点、实训活动,选题应尽量“小而精”,具备独立性、完整性、示范性、代表性,所选题材应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短小精悍,既要体现课程结构的系统拆分与序化,又要具有相对的独立完整性。
(2)微课的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设计应围绕选题,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注重学习者个体全面发展;教学内容应严谨充实,反映与当今科技发展接轨,符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教学过程设计逻辑缜密,环环相扣,重点突出,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
(3)微课的视频设计。
微课的视频设计应以微课的教学设计为主线,根据教学需要,合理运用多种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应以图表、动画为主体,配以适当的文字。
(4)微课讲解设计。
微课讲解应形象生动,启发互动,引导学习者主动思考,幽默风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4常用的微课设计软件
(1)绘声绘影。
运用绘声绘影软件可以方便的实现视频、文字、语音的编辑,并且具备多图层、画中画等功能。在具体制作微课过程中,较难控制的是视频、语音、文字之间的协调处理,是实际微课制作过程中的难点和重点。
(2)SNGIT(抓屏)软件。
运用抓屏软件可以简单快捷的实现将编辑者能通过电脑看见的各种资源转换成制作者素材,包括网络中不能下载的各种资源。但制作者在具体运用中需要注意相关的版权保护问题。
(3)格式工程。
格式工程方便编辑者灵活的实现图片、文字或不同格式视频之间的转换,操作简便灵活,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具备较强的实用性。
综上所述,做好一个微课,应明确定位受众,以学习者为中心,选取特定的知识点或技能点,围绕“一对一”的教学,巧妙设计教学过程,选取适当的场景,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和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语言,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教育部关于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意见[Z].
[2]关于举办第二届全国高校(高职高专)微课教学比赛的通知[Z].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