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城市发展阶段与城市化水平

2015-04-20马凤鸣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大城市城市化城镇化

马凤鸣

(吉林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



论城市发展阶段与城市化水平

马凤鸣

(吉林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吉林长春 130118)

城市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其特点也不完全相同。随着建设新型的城镇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探索新形势下的城镇化发展规律显得尤为重要,而城市文明普及率对我们认识城市各阶段的发展水平意义更为重大。

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化水平;城镇体系

1 城市化的阶段划分

城市化(Urbanization,城镇化)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变革所引起的人类生产力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改变的过程。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城市化发展都有殊途同归之处,即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表1)。

表1 部分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变化比较

资料来源:董鉴泓,黄光宇:《城市建设经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城市化的阶段性只是相对而言。由于各个国家的自然地理条件、政治文化和历史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其划分方法、数量界限尚无统一标准,比较常见的有“三阶段论”和“六阶段论”(表2)。

表2 城市发展阶段划分方法

资料来源: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 城市化各阶段的主要差异

城市化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无论我们用何种划分方法都可以发现,在城市化的各个发展阶段,确实存着在发展速度变化、产业结构变化、动力机制变化和空间形态变化等方面的差异(表3)。

表3 城市化不同阶段特点对比分析

资料来源:《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

3 城市化发展水平的“S”形曲线

3.1 世界城市化水平分析

1979年,美国地理学家诺萨姆(Ray M.Northam)通过研究发现,各国城市化发展过程所经历的轨迹可以概括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曲线(图1),但是他没有给出这条曲线的具体数学模型。

图1 城镇化过程的“S”形曲线

对此,清华大学的学者进行了建模,得到了如下公式:

随着C和r的取值不同,可以给出各种发展经历的S形曲线:C越小,表明城市化起步越早,反之则越晚;r越大,说明城市化发展越快,反之则越慢。

运用此公式,对全世界部分国家在1800-1982年的180多年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历史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回归分析(表4)。

表4 1800-1982年世界部分国家城市化起步时间对比

资料来源: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由表4可以看出,英国、美国、联邦德国等国家的工业化起步早,已经进入城市化的高级阶段;苏联和日本的工业化起步稍晚,但城市化速度较快,已经进入城市化的中级阶段;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化起步晚,尚处于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就全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来看,已经进入中级阶段。

英国的城市人口比重,由1931年的78%到1959年的78.5%,只增长了0.5%;而从1970年的75%到1980年的75%,增长速度为0.01%,几乎为零。

美国虽然在1960年(城市化水平为70%)到1970年(城市化水平为74%)的增长速度为4%,依然保持了高速度;但从1970到1980年(城市化水平为75%)的10年间,年平均增长率只有0.01%的极低水平,几乎为零。

可见,这些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进入了高级水平发展阶段。

3.2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

由于我国的城市现代化起步晚,加之城市发展方针的引导,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比较低,其年增长水平为0.28%,一直低于世界平均增长水平的0.40%(表5)。

表5 中国城市化水平发展表

资料来源: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在城市化水平发展的中级阶段,一些国家的城市化发展速度年均增长情况约为各自初级阶段发展速度的1.5~2.5倍,如表6所示。

表6 部分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年均增长率

资料来源: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从1990的26.4%增长到2001的37.4%,提高了11%;保守估计,到2020年我国城市化率将达到55%;未来5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超过75%,城市化水平将处于发展阶段的中高级水平。这预示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快车道,这与近年来我国的实际发展情况是相吻合的。

3.3 城市文明普及率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化水平发展的“S”形曲线反映了城市化发展水平的一般规律,对此许多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解释。所谓的“城市文明普及率”,是指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时,城市文明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在社会(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普及加快,享受城市文明的人数多于城市的实际人口数,城市文明覆盖的区域大于城市的辖区面积,即城市文明覆盖程度高于城市化程度。

历史经验表明,在城市化水平低于10%时,城市的辐射力很弱,城市文明覆盖的区域基本上只限于城市的人口享受;当城市化水平达到20%~30%时,城市的辐射力开始增强,城市文明的普及率开始加速,普及率约为25%~35%;当城市化水平达到30%~4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约为40%~50%;

当城市化水平超过5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有可能达到90%以上,甚至是100%。这意味着即使不住在城市里,照样可以享受到绝大部分甚至全部的城市文明。这时,也就没有客观需要使得人们都集中到城市里,部分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4 现阶段城市化发展的思考

4.1 关于城镇化观念的转变

我国在新中国成立后所实行的城市发展方针,实际上都是不利于大城市发展的,这就使得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水平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国家对城镇化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表7)。

表7 有关报告对城镇化的认识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发展的重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层面,对生态文明的关注不够。这里面有政策导向因素,也有发展阶段的因素。30多年过去了,我们应重新认识我国的城市发展方针。过去我们严格控制大城市,一是受计划经济思维影响,二是担心“大城市病”的发生,三是对城市问题的认识有局限性。最近国家的城市划分标准发生了变化(表8)。

表8 城市划分标准

资料来源:新华网《国务院调整城市规模划分:五类七档设超大城市》,2014年11月20日。

当时的外部环境和物质条件以及经济体制,导致了目前严重的二元结构局面。 尽管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国家严格控制大城市发展,但实际上却是大城市的发展速度比较快,这就形成了政策和实际效果的矛盾。从宏观上看,我国城镇化水平整体上不高,发展极度不均衡,城镇化不能盲目照搬一个模式,盲目地追求城市化发展的高水平。按照“城市文明普及率”的理论,城市化不见得一定要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才能使人享受到城市文明,尤其是我们这样一个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国家。

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部分省份在较长时间内亦步亦趋地模仿沿海发达地区的小城镇化建设模式,事实证明这样做不符合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我国中西部和内地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口密度远远低于(300人/km2)的分界点,适合选择一条以中小城市为主体、以中小城市群为重点、以生态城镇化为引领、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的区域特色城镇化模式,建设合理的城市体系(表9)。

表9 城市人口密度分布表

数据来源: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

4.2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空间

美国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达到80%以上,70%的城市人口生活于5万人口以下的城市;日本的城市化水平已经接近80%,但60%的城市人口生活于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中国内地生活于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人口,目前只占全部城市人口总数的30%,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个发展空间可以设想为:1000万以上的城市由2座增加至10座,3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由现在的8座增加至50座,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将会由现在的49座增加至300座。届时总计会有6亿多人生活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大约会占到中国城市人口的一半(人口达到15亿时,城市化率80%)。对照美日等国的发展经验,发展大城市是明智之举,而过去所制定的一些城市发展方针就显得有局限性,应及时调整。但中小城市的人口承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建设分布合理的城镇体系,意义重大,不容忽视。

4.3 建设合理的城镇体系

1978年以来,随着市场经济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城镇体系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城市数量、国土面积、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方面有着明显的高效率(表10);城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一定的改观,初步改善了城镇基础设施陈旧的面貌;城镇布局向着合理的方向发展。

表10 1978-2010年城市部分经济指标所占比例

资料来源:《中国证券报》2013年01月08日第3版。

20世纪90年代,中国建制市有660多个,而此后由于大城市不断兼并周边的县级小城市,城市的数量不增反减,不少地方均走从小城市兼并扩容到特大城市的发展模式。“通过兼并,资源、人才等各种优势集中于大城市,却忽视了与周边小城市的协调发展,没有很好地辐射和带动小城市的发展,而是使得经济发展成果更多集中到大城市中”。有专家认为,解决收入差距、城乡差距等问题,未必要强调大城市的发展,而可以发展中小城市,特别是县级城市,因为它们与农民联系更密切。但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沿海与内地、东西部的差距仍然存在,省份的城镇体系发展还不够完备与合理,如四川、湖北,分别只有成都和武汉一个超大城市,城镇体系还有待发展和完善。

因此,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应发挥大城市的“领头羊”的核心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应建设高效、合理的城镇体系。在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新“四化”同步发展时,充分发挥“城市文明普及率”的作用,这对于我们这样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农业大国来说意义重大。因而,应在发展大城市和建设合理的城市体系之间相机抉择,而不应用政策来固化城市发展规律。

4.4 关注城镇化的“逆向扩张”和“滞后的城镇化”

在我国东部和沿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适合发展以大城市为主体的城镇化道路(表11)。但应警惕大城市的过度扩张和“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

表11 2000-2010 城乡建设部分指标对比

资料来源:2014年4月21《第一财经日报》第3版,林小昭:《城镇化率盘点》。

根据相关统计显示,全国城镇化的速度要比人口城镇化的速度快,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反而扩张,农村平均建设用地要高于城市建设用地的2倍。

然而,有关城市的发展规划也有过度扩张的现象和趋势。一个涉及12个省会城市和144个地级市的调查显示,省会城市平均规划4.6个新城(新区),地级城市平均每个规划建设约1.5个新城(新区)。某个西部省会城市提出要建3个新区、5个新城,总面积是现有建成区面积的7.8倍。有关专家指出,“全国新城新区规划人口达34亿,这是严重的失控。”

经济发达地区也应关注“滞后的城市化”现象,即沿海省份中也有城镇化水平比较滞后的。例如,山东作为经济总量排名第三的经济强省,省内的发展也不平衡,目前全省的城镇化率也不高,只有53.6%,接近全国的平均水平。作为工业大省和农业大省,未来山东的城镇化仍有很大空间。相比之下,中西部由于经济较为落后,城镇化水平也比较低,除了少数几个省份之外,大部分省份的城镇化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其中,西藏、贵州和云南均低于40%,四川、广西、甘肃、河南也低于45%。对这些地方来说,城镇化目前仍处于起飞加速阶段,城镇化率的提高幅度也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贵州为例,贵州城镇人口2013年比上年末增加56.37万人,城镇化率提高1.6个百分点。四川比上年提高1.37个百分点。甘肃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38个百分点。

另外,尽管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了53%,但户籍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也就是说,城镇常住人口中有2亿多人没有城镇户籍,与户籍人口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均等化方面存在差距。这样的城镇化也被称为“伪城镇化”,这种现象在一线城市尤为明显(表12)。

表12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人口对照表

资料来源:2011年《统计年鉴》,2014年4月21日《第一财经日报》第3版,林小昭:《城镇化率盘点》。

5 结语

中国城镇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这也是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数以亿计的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是一个规模宏大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个漫长的历程,不应急于求成。实行城镇化建设,必须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力图改变“大城市不大、中等城市不活、小城市不优”的局面。及时把握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导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走出一条“四化”统筹、以人为本、生态文明、注重质量、传承文化、布局合理、优化高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谢文蕙.邓卫.城市经济学[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08-110.

[2]蔡孝箴.城市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41-48.

[3]钟秀明,武雪萍.城市化动力[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70,90.

[4]邹农俭.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J].城市问题,2007(10):7.

[5]黄仕诚.城市建设经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10.

[6]马凤鸣.城市化进程与逆城市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科技与教育版,2011(11):1-3.

[7]马凤鸣.城市功能定位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26.

[8]马凤鸣.副省级城市所在地区城市首位度与GDP对比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68.

The Discussion of the Stage of Urban Development and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MA Feng-ming

(Jili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epartment, Changchun Jilin 130118, Chin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ization vary from stage to stage. The constructions of urbanization become the new national strategy, the exploration of the urbanization law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is more important. Especially, penetration rate of urban civilization even more significant when we recognize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of the various stages of the city.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urban; the level of urbanization; urban system

2015-08-19

马凤鸣(1962- ),男,吉林舒兰人,吉林建筑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从事经济管理与经济数学研究。

F290

A

2095-7602(2015)10-0178-06

猜你喜欢

大城市城市化城镇化
一、二线大城市石材市场正在加速萎缩
城市化对经济增长推动作用的经济学研究
大城市里的小象
北边
家乡的城镇化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中国早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
傲慢的中国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