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血性败血症在牦牛中的诊断和治疗

2015-04-20

中兽医学杂志 2015年10期
关键词:败血症出血性牦牛

俄 金

(曲麻莱县叶格乡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 曲麻莱 815500)

牦牛多数在高原地区养殖,海拔较高、氧气稀薄,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在50—60年代曾经发生大规模的出血性败血症疫情,造成大批牦牛死亡,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80年代初,用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弱毒菌疫苗预防注射,才有效的控制了出血性败血症的发病率。

1 出血性败血症现状

青海地区作为牦牛养殖的重要地区之一,养殖概况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2011—2012年的出血性败血症疫情中,相关工作人员对疫情进行了全面的数据调查分析,为病症的进一步分析提供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青海省2011—2012年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发病调查结果表

该次疫情中,青海省共有19个县发生出血性败血症疫情,疫点268个,存栏牦牛总数115566,发病率2.85%,平均病死率达到52.31%。发病时间上,每年7月份为疫情多发的月份,环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较大。由此可见,出血性败血症的致死率是非常高的,对牦牛养殖具有重大的影响,是工作人员及养殖户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1]。

2 出血性败血症的病因

2.1 预防接种疫苗工作不到位

针对出血性败血症的疫苗已经在市场上得到了应用,良好的预防效果也到了验证,但是部分地区的养殖户对于该工作并没有足够的重视,对病情的防范工作不到位,存在疫苗接种时间错落、疫苗剂量不达标、注射密度不够等情况,导致疫苗的防范工作失效。

2.2 饲养管理工作不到位

牦牛养殖地区气候条件恶劣,高寒缺氧,逐草而牧,缺乏合理的管理,再加上水、草的缺乏,给巴氏杆菌病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发病率偏高。近些年来,口蹄疫、禽流感等重大疫情的频发,一定程度上转移了兽医的工作视线,忽视了具有高寒地区性特征的出血性败血症的防范,在疫情发生后,无法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导致了疫情扩大,对牦牛的养殖造成严重的影响。

3 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断治疗

牦牛出血性败血症大体可以分为三类:急性败血症、水肿型败血症、肺炎型败血症。急性败血症会导致牦牛体温急速升高,不吃草、不反刍、下痢、粪便恶臭等情况,状况严重会导致牦牛在一天内死亡。水肿型败血症会在牦牛头、颈、咽、胸等部位出现水肿,眼睛红肿、流泪,呼吸困难,常因窒息或者下痢虚脱而死。牦牛患有肺炎型败血症,会出现呼吸困难、干咳等情况,常因呼吸不畅、极度虚脱而死。病症要进行充分的分析,才能对症下药[4]。

3.1 对病牛进行隔离,分类治疗

首先要对病牛群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采用西药进行处理,与正常牛群隔离开。对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的牦牛立即注射氢氧化铝疫苗,体重100kg以下的,皮下注射4mL;100kg以上的,皮下注射6mL。病牛静注VB615mL,每日1次,连用3天,同时肌肉注射青霉素3万UI/kg,每日2次;链霉素200 mg/kg,每日2次,2~3日基本可以治愈。此外,也可采用中药治疗,玄参、大青叶、鸡血藤、鱼腥草、麦冬各100~200g,水煎灌服;或者鱼腥草250g,射干、灯芯草、小杨柳、车前草各60g,威灵仙30g,捣烂加水灌服。中药处方在牦牛饲养中的治疗效果也得到了良好的验证,且毒副作用较小,在病情治疗中可以进一步拓宽应用[2]。

3.2 对牛舍及活动区域进行消毒

牛舍和活动区域需要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病菌的感染扩散。用3%来苏儿或5%的漂白粉、20%草木灰水、10%石灰乳进行地域消毒,病牛接触过的的饲料或垫草要焚烧处理,粪便要进行堆积发酵,病死的牦牛要进行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3]。

4 出血性败血症的预防

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病情容易突发且病症严重,给养殖工作带来严重影响,在实际养殖中要加强疫情的防范控制,才能从源头降低该疾病的影响。

4.1 加强疫情防范意识

牦牛普遍饲养在高原地区,环境气候较为恶劣,养殖户的技术水平也不高,对于疫情的防范更是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后续工作带了的诸多的不良影响。相关政府工作人员应当加强宣讲工作,对养殖户多进行走访,解决养殖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高相关人员的疫情防范意识,从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视。

4.2 做好疫苗注射工作

疫苗注射是目前最为有效的出血性败血症的防范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发病率,最大化保障养殖户的经济利益。对于疫苗的接种工作应当有序、连续进行,在春季进行一次集中免疫,秋季适时跟进一次集中免疫,接种方法采用皮下或者肌肉注射,接种剂量为:体重在100kg以下的牛4mL,体重100kg以上的牛6mL,免疫期为9个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疫苗接种适时调整,但应当保证接种工作的连续性,才能切实有效的提高出血性败血症的防控程度。

5 结语

出血性败血症的高致死率,是牦牛养殖中需要重点防控的疾病,对于出现疫情的牛群,要及时处理,西药功效较强,作用时间短,可以着重考虑运用。同时中药的药物残留成分较低,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相互结合,防止疫情的进一步扩散。对于出血性败血症的防控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疫苗的接种是有效的防控措施,应当按时、有序的开展,降低牦牛的发病率。源头控制、及时处理,两方面同时着手,才能有效防控出血性败血症的发生,提高牦牛养殖效益。

[1]王生祥,傅义娟,刘伟.青海省牦牛出血性败血症流行现状调查与分析.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14.

[2]阿才.牦牛的出血性败血症的治疗和预防.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5.

[3]陈有文.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的诊治.当代畜牧.2014

[4]党成寿.放牧牦牛出血性败血症病原的分离与鉴定.畜牧与兽医科学.2011.

猜你喜欢

败血症出血性牦牛
赛牦牛(布面油画)
PAI-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rt-PA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和血管再闭塞的相关性
牦牛场的雪组诗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跟着牦牛去巡山
探讨磁共振增强减影技术在颅脑出血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经血管介入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