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创新意识的渗透教学
2015-04-20张燕
张燕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涵,创新是中国梦实现与飞翔的重要一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为创造而教,为创造而学”的思想已成为教学发展的根本趋势。这对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让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浅析个人对初中生物创新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处理突发事件的创新意识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处理突发事件需要更多的创新意识。就像教材不是圣经,教师也不是圣者。即使是圣者也难免有不知的时候。有的教师面对一些突发事件会当没看见,遇到被学生问的题目“难倒”后当作没听见,也许可能会暗自决定下课后回去查阅资料以免下次再被问倒,但是由于任课班级多等原因,往往一下课就忘记了这么一个极小的插曲。如果这时候教师能够创新处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七年级下册《土壤里的小动物》一节中,教材编写了一个探究活动—“探究蚯蚓适应土壤中生活的特征”。在进行分组探究时,一组学生的蚯蚓发生了“意外”—他们设计的探究中包括了探究蚯蚓对外界刺激(玻璃棒的碰触)做出怎样的反应。有个学生好奇地用牛奶吸管刺激了蚯蚓,之后把吸管放在了蚯蚓旁边,和其他组员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结果不一会蚯蚓自己钻进了吸管,前半段就待在吸管里不出来了。他们起先觉得好笑,后来才着急起来—他们后期的实验探究依然需要用到这只蚯蚓。他们向教师求助,笔者利用问题引导:“1.为何蚯蚓喜欢待在吸管里不出来?2.根据你们之前的实验探究,蚯蚓对外界的刺激能做出相应反应吗?可否通过一些刺激让蚯蚓自己继续向前爬出吸管?”笔者在学生交流实验现象时有意让这组的学生谈了谈这起“蚯蚓的意外”。学生结合笔者提出问题给出了交流,大致如下:吸管让喜欢穴居生活的蚯蚓很受用,是有利刺激,因此蚯蚓待在里面不出来。我们用湿棉球轻轻碰触蚯蚓的后半段,模拟不利刺激,蚯蚓很快就自己钻出了吸管。实验证明蚯蚓对外界的刺激能很快做出相应反应。
学生们通过这个突发事件,不仅巩固了相关知识点,还利用了自己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了一些生物现象,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这个突发事件不失为课堂的一亮点。如果教师在面对这一突发事件时不欣赏学生的创意,为了维持课堂秩序粗暴地处理问题,就错过了这一意外带来的风景,也失去了一次师生共同成长的机会,彼此也对探究活动留下了一些负面情绪,也错过了对学生创新积极性的保护和肯定。
二、教材使用的创新意识
教师作为师者,在创新之路上有的身体力行做好示范作用。教材不是圣经,只是教师学生教与学的工具,使用时不可照本宣科。笔者所在地区选用的是苏科版初中生物教材。在对教材进行研读和使用过程中,根据学生生活实际情况、季节等对教材进行必要的调整或修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地面上的植物》一节中,教材以桃树为代表植物,让学生探究花的结构、果实的结构,体会二者之间的发育关系。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桃花虽常见,但在收集观察时存在许多不便:桃树种植分散、有些小区找不到;桃花花瓣容易掉落,观察时已不完整等。有一种植物,它在南方更常见,每年在笔者教这一节的时间成片开放,植株相对桃树也要小得多,获取和携带都非常方便,这种植物就是--油菜。油菜花的结构和桃花一样简单明了。更妙的是,只需要一株油菜就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开花和结果之间的对应关系。由于活动所用材料不仅是学生熟悉的材料,更是学生课前亲自收集获取的,在课堂活动设计时就更有情境代入感,教学效果非常好。
三、评价方式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评价的关注点主要是关注学生进展的情况,是带有形成性和诊断性的。不仅要重视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如果有涉及探究活动,教师还要对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另外还要密切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以进行恰当的评价。林林总总就显得评价多而杂,但不论是表扬还是批评,都一定要实事求是。对于学生做出的反馈应该耐心品读,对于给出的评价应当仔细斟酌:尊重学生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该肯定的则应用恰当的词句进行表述,切忌夸大;理解学生由于能力或经验等原因限制导致的不足,及时引导,而对于一些明显的错误绝对不能避重就轻以免影响其他学生的判断,该批评的批评。在批评时也要显得真诚,讲究批评的艺术,注意不要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如果我们的课堂能够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和创新,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而自己的课堂也能更接地气。执教者只有做更多地功课,多方面多角度考虑每个教学环节,才能还初中生物教学一个真实有效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