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园管理中提高保育教师的参研积极性的方法
2015-04-20高俊英
高俊英
幼儿园的保育员,是幼儿园工作人群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她们肩负着对幼儿进行全面保育的重任。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保育工作重视不够,认为保育员只要管好幼儿吃、喝、拉、撒就行了,教研是教师的事。从当今幼教改革发展的需要来看,保育员参与教研已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幼儿园教研工作的一部分,更是维护和增进幼儿健康,提高保教质量的重要保证。下面谈谈如何开展保育教研。
一、要充分发挥保育员的主体作用
当问及某些幼儿园保育组是如何开展教研的,大多数幼儿园的保育员都会说:就是每次大家集中在一起,由分管园长或保健医生讲一些事务性工作。如:怎样做好清洁卫生;怎样帮助幼儿脱衣服,整理床铺等等;保育员也只管埋头听着,很少有激烈的争论。诚然,园长、保健医生组织保育员教研,加强卫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仅仅将教研任务交给园长,让保健医生来发表“一言堂”,这显然是不够的。保育员才是教研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保育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依靠保育员、群策群力,保育教研才能真正为保育工作服务。
保育员的主体作用主要表现在:积极参加保育教研活动,做好教研记录;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谈出自己的感想,提出与自己日常工作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
例如,在研究“如何让幼儿愉快进餐”这一问题时,首先我们不是园长来说保育员应该怎样做,而是让每个保育员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说出自己的见解。有的保育员说:进餐应该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但某些教师和保育员可能会接连不断地提醒和批评幼儿(如:“不准讲话”“加油,快点吃”“你怎么满桌都撒些饭”)这样会使幼儿食欲大减,甚至使就餐变得紧张、严肃起来。有的说“适当的提醒则有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还有的说“进餐时可以放一些优美的音乐”……我们不难看出,这样的讨论是行之有效的,它让保育员进一步明白:进餐应给孩子创设安静、愉快的进餐环境,不在进餐时训斥、处置幼儿。要让幼儿吃饱、吃好、吃足营养量,也让我们的保育员从过去只顾搞卫生等事务性工作,转为关注幼儿的发展,真正实现了保教一体化。
二、要加强对幼儿心理保育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在幼儿园里,绝大多数的保育员对“保育”这一概念的含义理解不全面。现代的保育观应涵盖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两大方面。
在幼儿园实际的保育教研工作中,大多数时间是用来学习、讨论一些对幼儿身体进行保护和照顾的知识,如:做好卫生消毒、保证幼儿安全;增减衣服,以防幼儿感冒;怎样配教提高教学质量等等。这当然是正确的,但仅仅重视这些是不够的。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健康包括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同样,保育过程也包括身体保育和心理保育。只有这样的保育中成长的孩子才是健康的孩子。因此:在保育教研中加强对幼儿心理保育方面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例如,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们针对“小班幼儿自理能力差,尿湿了裤子该怎么办?”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在平时,有相当一部分保育员发现这种事情会指责小朋友:“你怎么又尿湿了”,“你不会走快点”,“你真笨”……对小班幼儿来讲,本来自理能力就差,尿湿了裤子觉得挺害羞,认为自己犯了错。这时如果责备孩子,甚至说他“笨”,这对幼儿的自尊心是多么大的伤害。通过讨论,大家明白:孩子初入园时,大多感到紧张,如果有意无意地疏远、看不起幼儿尿床的孩子,那么,过度的压力就会酿成孩子的心理疾病。保育员要细心、耐心地教育孩子,保护幼儿自尊心,建立幼儿的自信心,使幼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重视并加强对幼儿心理保育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要时时与教师教研进行交流
幼儿园教育研究工作是促进保教质量提高的重要途径,保与教两者必须有机结合,才能有效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以前,保育员不知教师在忙些什么,教师也只知保育员在忙做清洁卫生,保育员和教师各干各的,相互埋怨、指责,互不理解,配合不默契。为解决这一矛盾,我们让保育员参加教师的教研,让教师了解保育员研究的情况。通过两组间定期的交流活动,加深了保育员与教师之间相互了解,激发了保教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协调性。保育员意识到自己不再是被动的配角。她们开始主动询问教师下节活动的内容,须配合准备的材料;而值日、整理床铺这些“边边角角”的事也成了教师教育孩子的契机。这种保教人员真诚的交流,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协调,让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真正得到了全面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