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鸭儿芹发芽试验探讨

2015-04-20屠娟丽

绿色科技 2015年11期
关键词:穴盘发芽率基质

屠娟丽,张 平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嘉兴314036)

1 引言

鸭儿芹(CryptotaeniajaponicaHassk.)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分布于亚洲东部、欧洲及北美洲,我国有1种及1变型,分布于大部分省、区。鸭儿芹在浙江省主要分布于山区、半山区,生于林下路边阴湿处。鸭儿芹全草可入药,具有活血祛瘀、镇痛止痒等作用,主治跌打损伤,皮肤瘙痒等症。

近年来,鸭儿芹的价值在逐步得到开发和利用,在传统药用基础上扩展到保健特色蔬菜和园林地被植物。然而,由于鸭儿芹播种繁殖发芽率低,出苗时间长,导致种源不足,扩大繁殖与推广应用受到限制,本文通过对照试验缩短了发芽时间,提高了鸭儿芹发芽率,为鸭儿芹的生产与推广提供参考。

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于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校内外生产基地,该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近10年年均气温15.9℃,极端最高气温41.4℃,极端最低气温-7.9℃。年平均有效积温4 772℃,年平均降水量1 200 mm,年平均日照时数2 017 h,无霜期235 d。穴盘播种和地播均在三连栋大棚内进行。

3 试验材料与方法

3.1 种子来源及催芽处理

试验所需种子分别采自杭州西湖九井村野生植株和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生态基地人工栽培的植株,采种地和种植地的土壤概况见表1。采种时间为2013年9月,2014年9月和2014年11月。采收时剪下果枝,置于通风处阴干,然后进行脱粒、净种处理后装进保鲜袋,放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表1 种源地与引种试验地土壤概况

3.2 试验方法

浸种前先用冷水将种子清洗干净,同时去除漂浮于水面的空粒和瘪粒种子。然后用冷开水将种子再次冲洗后分成两份,一份放在恒温箱中(24.5℃),另外一份放在冰箱保鲜层(2℃)。每天换一次水,15 d后进行播种。

3.3 场地准备

三连栋大棚棚宽18m,棚顶高3m,大棚东西走向,棚长50m,盖单层薄膜,棚顶设内外两层遮阳网。试验地土壤概况及试验期间棚内温度条件见表1。穴盘播种穴盘尺寸长×宽×高为40 cm×50 cm×10 cm,基质配方为1份蛭石、1份河沙、1份泥炭加1份菜园土。地播时每100 m2苗床加泥炭土300L,播前整地,翻土深15 cm~20 cm,土整细后将泥炭土和园土混合均匀,苗床宽1m,床面高出步道20 cm,步道宽30 cm,苗床南北走向,长15m。

3.4 播种方法

2015年1月15日开始浸种,1月30日开始播种。每处理30粒种子,3个重复,为方便统计出苗率,本试验采取点播的方式,播种株行距为3 cm×5 cm。穴盘播种时每处理播2行,即每行15粒种子,每穴盘播120粒即4个处理。地播时种子沿苗床宽度方向排列每行30粒种子,不同处理随机排列。播前浇透水,播后用过筛的细土覆盖种子,厚度以不见种子为度。播后先用细眼壶洒水,然后盖薄膜保温、保湿,待幼苗出土后揭去薄膜。

3.5 播后管理及观察记录

试验期间每隔3 d观察1次出苗情况,比较不同处理下鸭儿芹种子发芽的早晚。试验期间保持基质和土壤湿润,每天中午12点左右通风换气1 h。前期预备试验表明鸭儿芹出苗所需时间长,因此每隔3 d观察发芽情况,记录不同处理的鸭儿芹种子开始发芽时间,连续15 d未见发芽后统计发芽率。4月30日测量苗高,观察不同处理下种子萌发后幼苗的生长情况。

4 试验结果

4月30日统计发芽率及苗高。3月30日每处理随机抽取5个植株测量苗高,并计算平均高度。

4.1 不同采收时间对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从表2可出看出,无论采用何种催芽方式,2013年采收的种子播种发芽率均为零,2014年采收的种子则能正常发芽。无论何时、何地采收的种子,其脱粒和贮藏方法是相同的。播种前仔细检查种子,2013年采收的种子未发现虫害或者腐烂等现象,但是经过长时间贮藏后,种子明显变瘦小,校园2013年9月30日采收的种子,2014年2月测得千粒重为2.72g,2014年春季发芽率达78%。同一批种子2015年1月15日再次测其千粒重只有1.21g,不同处理的发芽率均为0。杭州采收的种子情况相同,2013年采收的种子存放至2015年,种子千粒重变小,发芽率也变为零。校园内2014年7月采收的种子千粒重大于11月采收的种子,发芽率也较高。从本试验结果看,采收时间对幼苗高生长影响不大。

4.2 不同催芽方法对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无论是杭州还是在嘉职院校园采收的种子,除2013年的种子不能发芽之外,2014年采收的种子,经低温催芽处理后发芽率均高于恒温箱催芽处理,未浸种的种子发芽率介于两者之间。另外经过低温催芽后种子开始发芽时间提早,经冰箱低温催芽处理的种子2月19日始见出苗,恒温箱催芽的种子于3月3日始见出苗,未浸种的种子2月27日开始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低温催芽有利于提高鸭儿芹发芽率,缩短发芽时间,这与喻梅(2012)、周守标(2012)等的研究相符合。本试验中24.5℃恒温箱催芽的种子发芽率最低,开始发芽时间最迟,更加说明了低温有利于鸭儿芹种子发芽。

从表2看,经低温催芽后幼苗高生长高于恒温箱催芽处理,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低温催芽的种子发芽早,幼苗生长期较长,因此其幼苗高度高于后出苗的,而不一定是低温催芽促进幼苗生长。

表2 鸭儿芹种子千粒重

4.3 不同基质对发芽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除2013年采收的种子不能发芽外,穴盘播种发芽率与地播接近,但穴盘苗高明显高于地栽苗。沈辉(2013)等研究表明,过于疏松保水性差或者过于粘重透气性差的土壤均不利于鸭儿芹发芽,因此本试验在菜园土中添加了泥炭等基质以改善土壤物理性,促进鸭儿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然而只添加泥炭的基质,浇水时往往基质是表层时积水而下层还未湿,很难浇透。播种至发芽期间,种子处于表土层,水分充足,不影响其发芽。发芽后鸭儿芹根系向下生长,下层缺水限制幼苗高生长。而穴盘播种时由于添加河沙和蛭石,基质保水性好,又易于浇透,因此幼苗长势较好。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在采用穴盘播种的试验组中,杭州采收的种子低温催芽处理后发芽率达84.4%,24.5℃恒温箱催芽发芽率61.1%,未浸种的种子发芽率为70.0%。校园2014年7月采收的种子,低温催芽发芽率高达96.7%,而24.5℃恒温箱催芽发芽率61.1%,未催芽的发芽率为68.9%。通过24.5恒温箱浸种15d的种子发芽率低于未浸种的,就试验3种不同处理看,低温更有利于鸭儿芹发芽。另外不同地点和不同时间采收的种子千粒重存在差异,主要原因是自然条件下土壤肥力较差,因此种子千粒重相对小些。同样是校园栽培的种子,11月底采收的种子略小于7月底采收的,分析其原因是鸭儿芹种子是分批成熟,分批采收的,至11月鸭儿芹苗开始进入休眠期,植株长势变弱,植株瘦弱,因此种子相对较小。总体上看,千粒重小的种子发芽率略低于种粒重大的种子,因此改善植株生长条件,增加土壤肥力,培养壮苗,可有效提高种子质量。

5.2 讨论

本试验中校园种植的鸭儿芹苗采收的种子经冰箱低温催芽15d后,发芽率高达96.7%,而野外采收的种子发芽率只有84.4%,缩短或者延长低温催芽时间或者改变催芽温度是否还能提高发芽率或者缩短发芽时间,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改变地播苗的基质配方是否有利于幼苗生长,也有待深入研究。现目前看,穴盘育苗后移植的方法比较合理,但移植人工成本高,而通过改变地播苗的基质配方从而促进幼苗生长可以节约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另外本试验发现,2013年采收的种子千粒重大大减少,是哪些因素导致种子变小,又是哪些成分的缺乏导致鸭儿芹失去了发芽能力,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1]喻 梅,周守标,吴晓艳,等 .野生鸭儿芹种子休眠特性及破除方法[J].生态学报,2012,32(4):1347~1354.

[2]周守标,裴宝平,王继明,等 .一种野生鸭儿芹种子休眠破除方法[P].中国:201110328927.4,2012-06-20.

[3]沈 辉,樊超男,何鑫婷,等 .药食两用野菜鸭儿芹引种栽培试验[J].现代园艺,2013(9):14~16.

[4]孙 兵,娄玉霞,郭水良 .野生蔬菜鸭儿芹在中国栽培的气候适应性研究[J].上海农业学报,2014,30(1):85~89.

[5]吴宝成,刘启新 .鸭儿芹的综合利用及其栽培与繁殖技术[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12,31(4):67~71.

[6]浙江植物志编辑委员会,浙江植物志第四卷[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369~370.

猜你喜欢

穴盘发芽率基质
4种不同配比基质对戈壁日光温室西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最优育苗基质配比促番茄幼苗生长
不同栽培基质对一品红扦插苗的影响
不同浓度量子肥对水稻种子发育率影响实验总结
影响七叶一枝花种子发芽率的因素探讨
关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标准的探讨
秋延辣椒穴盘基质育苗关键技术
蔬菜穴盘工厂化育苗技术
骨髓基质干细胞多向分化及临床应用
不同孔径的穴盘对黄瓜品种出苗和前期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