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依托学生社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思考

2015-04-19

关键词:社团组织社团辅导员

周 青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475001)

学生社团是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也是高校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社团正以其具有的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吸引90后大学生群体积极参与其中。目前,学界就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的探讨比较频繁,本文以笔者工作的学校社团情况为例,阐述高校辅导员应顺应形势,积极创新工作载体,以社团为依托做好相关的育人工作。辅导员在日常的事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主动追随学生的视角,融入到社团生活中,通过指导本年级的学生理性参与社团活动,结合学生思想、兴趣特点对他们做好分类和引导工作,充分发挥社团的育人功能,使学生们能够在社团中汲取养分,不断提升综合素质,成长为社会所需之材。

一、社团发展现状分析

(一)活跃度高

高校学生社团,这种由大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的学生组织,在大学校园文化中向来是一种非常活跃的因子。社团活动以其创意和特色吸引众多学子积极参与,符合青年人追求新意的内心需要。

(二)学生参与面广

近年来参与到各类社团组织的学生人数均突破万人,在学生总数中的比例也在逐年攀升,越来越多的新生在军训后选择加入到各类社团,自觉体验社团生活。

(三)新社团不断涌现

新媒体研究会、孙氏太极拳协会、汉服社等一批新兴社团组织应运而生,它们具有时代性、个性化的特点,在90后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四)政治理论类社团偏少

政治理论类社团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引导学生关注时政、提高理论修养的重要阵地。但目前此类社团数量偏少,社团活动在形式与内容方面,对学生的吸引力有待提高。

二、社团管理模式分析

目前,通过校团委下属的社团联合会、各学院基层团委来实现对众多学生社团的日常管理和指导工作。新老校区每年会定期举办学生社团巡礼、社团文化月等活动,集中展现全校学生社团魅力,为社团吸收新成员、扩大组织影响力提供了重要平台。

当前的管理模式仅凸显了学校和学院的作用,而对于每位分管几百名学生的辅导员来说,在参与社团管理和发挥指导作用方面,是可以大有所为的。如果辅导员在日常的管理和教育工作中,能守住学生社团这块阵地,对所带年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给予充分的关注和细致的指导,鼓励他们在社团活动中锻炼各种能力,培养提升综合素质,长期的坚持和付出定能换来丰硕的育人成果。

三、辅导员依托学生社团开展育人工作路径思考

团中央、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适应社会、促进学生成才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由此可见,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教育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辅导员除了敏锐地意识到这个问题外,更重要的是要将社团育人工作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以社团为载体,大学四年引导学生完成兴趣培养、角色定位、自我规划等任务,在社团生活中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最终实现全面发展,凭借良好的综合素质在就业季中脱颖而出。

(一)对学生进行兴趣分类,做到因材施教

新生入校时,辅导员应以班级为单位,初步统计出所带学生的兴趣特长。结合职业生涯规划课,引导学生们探索职业兴趣,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价值观和能力状况,有意识地根据职业兴趣设定成长目标,成立兴趣小组。通过对笔者所在学院团委分管的八个学生社团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具有不同兴趣特点的学生选择了不同类型的社团,如表所示:

?

学生选择加入社团后,社团组织在学生兴趣分类、兴趣培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辅导员应鼓励低年级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社团,在社团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通过参加丰富的社团活动进一步培育、发展自己的专业兴趣、业余爱好等,充实地开始大学生活。在这一过程中,辅导员要及时对学生们选择社团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了解其特长潜质,掌握其思想特点,并对他们进行持续观察,鼓励学生们从社团活动中获得成长正能量,选我所爱,爱我所选。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点,因材施教,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帮助他们在群体中获得同伴的支持,乐观积极面对大学学习和生活。

(二)引导学生进行角色定位,尽早规划社团生活

社团组织中,学生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社团负责人、社团部部长、社团成员在社团发展中有不同的分工与职责。作为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尽早明确加入社团的目的,做好角色定位的工作。找准自己的位置是第一步,接下来要根据具体的定位,做好社团生活规划,提升综合素质。“学生社团的建立,更多地让学生自主地完成一项事业,让学生尝试成功与挫折,培养大学生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良好品质;在创造性的工作中,体味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培养脚踏实地的优良作风。在集体生活中感受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正确认识自我成才与集体的关系,学生更关心社团的成长与发展,主动地去想办法,出主意,在交流中体会竞争与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协作精神。”[2]学生社团成为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阵地,大学生在这个民主平等的组织中可以畅所欲言,大胆创新,相互激励,共同进步。辅导员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重点培养一些学生骨干,给予他们充分的信任与细致的指导,帮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组织开展社团活动。笔者所在学院的一位本科生,就是在影视协会这个社团组织中,不断淬炼品格、提升能力,从最初的摄影爱好者,成为影视协会会长,再后来成功创业,成立了个人工作室,实现了兴趣与职业的匹配。在他感到困惑、遇到困难的时候,第一时间寻求支持的人就是他的辅导员,辅导员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引路人、同行者、分享者等多重角色,学生也不再感到彷徨与孤单,前进路上多了一份坚定与从容。

(三)积极发挥社团活动的思想引领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著名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中指出,未来教育的四大支柱是教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与人相处、与人合作、与人共同生活,被看做是学会生存的重要前提。引导90后大学生转变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宽容和理解,不仅是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更应当成为大学生社团的发展目标和建设宗旨。

辅导员要在高校社团——大学生的在第二课堂中起到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好各类活动。其中,辅导员要特别注意发挥社团活动的思想引领作用,以政治理论型社团为平台开展学习活动、德育活动,在学生中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笔者所在学院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例,它是成立较早的理论型学生社团组织,每年会定期举办国内十大新闻评选、时政沙龙、专家讲座、主题征文、政策宣讲等学习实践活动,在师生中反响良好。每年社团活动所有的策划、执行、宣传工作,会刊《追求与探索》的选稿、编辑、印发环节均由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会员们独立完成。年级、班级主要学生干部、入党积极分子们积极响应辅导员的建议,自觉在入学之初加入到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中来,通过参与社团活动提高自身理论修养,培养辩证理性的思维习惯。辅导员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一年的跟踪培养后,再从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里挑选出来那些理论素养好、思想觉悟高的学生骨干适时加入党组织,并对他们提出更加具体明确的要求,在年级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四)毕业季里硕果累累,分享社团育人成果

辅导员要充分意识到,社团在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进入毕业季的大学生们,如何从激烈的求职竞争中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其实,招聘方最看重的是学生们的可迁移技能,就是我们常说的通用技能,包含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学生们可以从社团实践经历中直接获得这些“求职法宝”。通过对笔者所在单位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统计,发现之前在社团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往往具有更强的灵活性与适应性,学习能力突出,学习效率高,这也充分肯定了学生社团在完善大学生知识结构、锻炼提升通用技能、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小结

高校致力于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综合型人才,致力于培养有责任、有担当、有能力的青年。学生社团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繁荣校园文化生活的第二课堂,也是学生们挥洒青春的舞台。如何加强引导90后大学生群体参与社团活动,并使社团朝着更加规范和健康的方向发展,已然成为辅导员工作中的一项新课题,值得每一位思政工作者认真思考,积极应对。

[1]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团工作的意见 [EB/OL].(2005-01-18)http://www.ccyl.org.cn/documents/zqlf/200703/t20070321_14553.htm.

[2]王春柳.发挥高校社团育人功能 促进学生素质不断提高[J].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19-22.

[3]开发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的探索[J].广西大学学报,2012,(2):123-132.

[4]高校学生社团育人功能路径探索[J].社科纵横,2012,(8):137-138.

猜你喜欢

社团组织社团辅导员
缤纷社团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K-BOT拼插社团
社团组织在新闻传播中的效用研究
河北省遥感应用协会被评为河北省5A级社团组织
全国各省、市、区期刊工作社团组织名录
苏区社会格局中的社团组织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