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场的建构策略
2015-04-18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学
◎福建省福州第四十中学 高 茜
“场”是物理学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这种形式的主要特征在于场是弥漫于全空间中的特殊物质,它看不见摸不着,但确实存在。在现代美学中提出的审美场概念就是借用和引伸物理学中“场”的概念。语文课堂审美场是教学理论和美学审美场理论在课堂审美教学中运用而生的教育美学范畴。它的内涵指的是在语文课堂中处于同一时空的师生个体生命美以及教学文本美、师生关系美、教学艺术美、课堂教学情境美等审美元素之间形成的相吸相引、相融相汇、同构共振的语文课堂教学审美时空。在这个时空里,师生的生命世界和文本的生命世界相互交融、和谐共振,又超越审美对象,升腾到一个精神无限自由的境界。
一、疏通各审美元素间的流变通道,实现审美场共鸣
美的课堂应是审美场中的各审美元素互通交融、有机统一的复合建构。审美场中的各元素流变通道实现畅通需要注重以下方面:
第一,教师要有高雅的审美情趣和较高的审美能力。疏通审美场流变通道要求教师有“审美的敏感”和“统摄力”,能在感知、联想、想象、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的综合运动中,迅速从文本和学生中准确鉴别美,发掘领悟社会人生的深沉意味。备教文本时,教师要潜入文本,涵泳体味,在课前解读中自我动情,蓄积情感。教师若抛弃了对富有生命力的文本的解读,就走入“伪审美”的误区,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场也就失去了活力之源,师生的生命世界和文本的生命世界相互交融的通道也会因此被阻塞。
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驱动力与审美客体的吸引力之间相互作用。在教学审美场的建构中,学生是审美的主体,文本内容的情韵美,教师的言语美、人格美,教学的环境美都是与审美主体相对应的审美客体。教师应根据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的特点,挖掘和展示审美客体的情感美点,使其与学生的“经验期待视野”适构对应。学生兴趣被激发后进入审美期待,就产生审美驱动力。调动审美驱动力的方式有很多,这里谈两点:①把握文本美质,分析美点。要注意的是一篇文学作品有许多地方都值得挖掘、分析,但在基础教育中这样的点不宜过多、不宜分散,而应确实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之处,讲得适当,讲得有味。它使学生获取深刻的审美体验,再进而推动学生产生更大程度的审美冲动,驱动他们在课余去探究文本的其他美点。这就实现了课内向课外的审美拓展迁移,帮助学生产生自觉、自主的审美意识。②课堂导入可以从“定向、激趣、启思”三个角度进行。要能明确范围,理清文脉,导引重点,使学生审美注意力得以集中;要能安定学生的情绪,诱发学生产生与文本学习相应的感情,进入学习的情境中;要能让学生由因想到果,由表想到里,收到启发思维的教学效果。①比如在教授《土地的誓言》时,教师可以有这样的一段导语:“(出示地图)东北在中国雄鸡似的版图上就是高昂的头颅。如果有人想要割掉这个头颅你们愿意吗?可在这片大地上就有这么一段特殊的历史。来看一组图片……”伴随着谭盾庄重悲怨的《英雄葬礼》播放一组日军侵华图片,教师用缓慢低沉的声音念着:“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突然向中国军队发动进攻。三千万东北的父老乡亲,四处流浪。他们不知哪年哪月才能回到自己可爱的家乡……”这堂课的导入部分仅仅3分钟,但却充分运用了多种审美媒介,教师的语言、教学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有吸引力的审美客体,它使学生在欣赏教学美的同时对文本的审美冲动喷涌而出。
二、增强审美场张力,实现师生生命美的建构和文本内容的再创造
课堂教学审美场的建构过程是实现师生生命美的建构和文本内容的再创造的过程。
第一,审美化的课堂可以为教师搭建一个建构自我生命美的平台,可以使教师展现出有别于日常生活的自己。首先解读文本的过程是教师对审美对象鉴赏品味的过程,教师需要充调动自身的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情感感知能力,完善审美心理结构。其次教师对学生的审美引导需要付出一系列创造性的劳动,因为文本的解读可多元化,教学形式美可多样化,审美课堂建构中的创造性就体现在教师在特定教学情境中的“二度创造”。最后,学生通过含蓄的情感反应促使教师反思自我生命美的建构,并在此基础上再创造自我生命美,从而实现对语文教学手段美、教学方法美等教学形式美的创造。
第二,学生在课堂审美化学习活动中自主地创造,形成健康的审美心理结构,不断奏出自我生命美的乐章。要实现学生生命美的建构就要促使学生展现其个性,发挥其创造性。教师应成为是学生独特感受的引领者和分享者,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重视其个人体验和感受。在进行审美化课堂建构时要形成一种轻松和谐的环境,一种推心置腹的氛围。师生们共同用真挚的情感、信任的目光、赏识的态度营造出的一种体现民主平等,彰显个性的课堂气氛。例如周国平在《白兔和月亮》这篇课文中用“盯”这个字表现得失之患。一个学生从字形切入进行解读:“‘盯’字是目光牢牢聚焦在一个点上,说明兔子把自己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月亮上。”他还发挥自己的想象:“乌云蔽月、满月缺损时她会紧张不安。月明星稀、月如玉盘时她还会紧张不安,因为别的动物多欣赏一眼月亮都会引发兔子的担忧。如此这样,兔子会不会疏远其他动物呢?会不会因此失去家人和朋友呢?事实上,兔子也失去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学生从字形这一独特的角度对文本进行解读,进一步挖掘了文本的内涵,体现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性。
三、把握审美场流变节奏,建构和谐佳境
语文课堂教学审美场的建构,不仅要善于激发审美场活力因子,还要求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阶段具有合理的时间间隔和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使审美场的节奏达到和谐佳境。把握审美场流变节奏的策略主要方面有以下几点:
第一,主问题设置讲究“少而精”,节奏起伏有致。一堂课上,主问题设置不能超过三个,一个主问题都能构架起课堂教学的一个板块,同时各个板块对应完成相应的教学点。②主问题设置“少而精”有利于各个板块从容展开,能为学生营造一个静静思考的“场”,给学生相对松弛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展开遐想,进行深入思考从而避免思维浮于表面和形式。我在教学《最后一课》时,以人物之间互相浸透的情感变化为主线,引导学生揣摩精彩段落,设置三个主问题:①感受两个人物情感的呼应。领会韩麦尔先生话里蕴含着哪些感情?这些话使小弗朗士内心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②品味有关课堂气氛的细节描写。领悟小镇人们情感的共鸣与情感间相互的推动。③品味关于下课时那一幕的描写,领悟这一幕是所有人共鸣下掀起情感狂潮的集中体现。整堂课以情贯之,三个层次层层推进,学生顺着文路探寻情路,时而静默,时而情绪澎湃,充分显示了感情“场波”的律动,也体现了教学结构层递和灵活多变,从而构成起伏有致的情感节奏美。
第二,课堂呈现讲究轻重缓急,信息传递疏密相间。对教学的重难点教学节奏应该缓而不松,疏而不虚。对教学的一般内容,教师可以简明地讲,节奏宜快,让学生不觉得拖沓。长课文内容较多,课程时间又较紧,教师需要加快节奏,围绕重难点设计教学,“长文短教”;篇幅短小但内涵丰富的课文则需要放慢节奏,“紧拉慢唱”,从而使教学快慢适宜,疏密相间。
要做到快慢适宜,疏密有致,还要关注一些细节:①开堂导入要快,控制在3分以内,快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②学生前半节课注意力较集中,有旺盛的精力,因此应该在上课的第一个十分钟以内就抛出主问题。以《孔乙己》的教学设计为例,可以设置三个环节。环节一:初品孔乙己——迂腐、穷酸的“读书人”(6分钟);环节二:再品孔乙己——有着悲剧性格的“边缘人”(15分钟);环节三:三品孔乙己——遭社会凉薄的苦人,一个贫贱而悲惨的“多余人”(15分钟)。为什么这样设置环节和安排时间?就是考虑到第一个内容是学生容易快速解读出的内容,可以加快节奏。把重点放在环节二和环节三,因为这两个环节触及文本的深处,落在对孔乙己这个人物悲剧命运的原因探寻上,能极好地剖析出鲁迅作品的人文价值——对个体生命的最本质的关怀,也从中领悟到孔乙己不只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悲剧的背后具有普遍的意义。③最后,不要忽视课堂最后几分钟的时间安排。课尾这几分钟的回味、巩固是转变为长久记忆的重要一步。例如我在公开课教学中结尾处的几段结束语:“这用雄浑激越的鼓点敲出的优美豪放的诗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热情颂歌。展示了中华民族古老淳朴的民间文艺风情,显示了生命的活跃和强盛,更抒发了中华民族挣脱了束缚与羁绊、闭塞与保守后的欢乐和痛快、思索和追求。”(《安塞腰鼓》教学结束语)“什么是进一步的文明?那就是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那就是在步履匆匆之中愿意去发现美、留住美。那就是使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城市保有一份诗意。那就是在现代文明高速发展的时代,保有一颗恻隐之心,尊重自然,珍爱一切生命的价值与尊严。”(《那树》教学结束语)这些文学独白在结尾处犹如响亮的“一撞”,给人带来情的感染、美的熏陶及理性的思索,将教师情、学生情、作品情推向了高潮,课堂的审美场也得以建构。
①潘纪平:《语文审美教育概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②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