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学界对道家思想教育价值的探讨
2015-04-18◎
◎
台湾学界对道家思想教育价值的探讨
◎福建教育学院 林文
台湾学界对道家思想的研究比较活跃,相关著作成果也较多。通过人生伦理、心理、审美、教与学方法论等角度进行对这些成果的梳理、思考,有益于进一步阐释道家思想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
台湾;道家思想;教育价值
众所周知,道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时期以来,台湾学界对道家思想的研究一直保持着活跃的势头,研究者众多,著述丰富;研究思路不拘一格,呈现为哲学、美学、心理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研究角度或相对独立或交互融合的格局。本文试图从教育学的视野,对其中具有教育价值的研究论题作初步的梳理。
一、概述
1.研究队伍的构成
台湾学界对道家思想的研究已形成一个较大的研究群体,其构成也较复杂,粗略可以分成四个部分。首先是新儒家学派。所谓新儒家学派,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认为中国本土固有的以儒家文化和人文思想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存在永恒价值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其早期代表人物为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等。上一世纪四十年代,其第二代代表人物方东美、牟宗三、唐君毅、徐复观等移居台港,这些学者对传统文化有深厚的学养,而且都通西学,在学界有很大的影响,成为台港新儒家学派的开山。他们的学生众多,其中王邦雄、蔡仁厚等被称为新儒家第三代代表人物。新儒家学派的学者虽然以研究儒学为己任,但都不约而同地对道家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其次是广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者。所谓广义,是指他们不立门户,也不归为某个学派,热衷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因而研究道家思想。例如其代表人物钱穆既是儒家思想研究者,又是研究庄子的专家;又如傅佩荣,早年研究西学,后来转为研究儒道等传统文化。这一类型的研究者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台湾各高校及研究院所。再则是专门研究道家学派及其思想的学者,以陈鼓应为代表。其所提出的中国哲学史“道家主干”说影响很大。这一派的学者虽然人数不多,但已隐约开启了后来包括大陆部分道家研究者也主张的“新道家”的提法。第四个构成部分是分散在文学艺术界、写作界的独立研究者,如林语堂、蔡志忠等。林语堂著有英文版《老子的智慧》《庄子》,蔡志忠著有漫画集《老子:智者的低语》《庄子:自然的箫声》等,蔡作影响力很大,也体现了道家思想研究通俗化、艺术化的新趋势。
2.研究方法的特色
研究方法上的特色是台湾学界对道家思想研究最具有时代性意义的地方,也是推动研究展开包括后来跟大陆学界开展交流的关键所在。台湾学界对道家思想的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多学科研究角度或相对独立或交互融合”,具体表现为两个“打通”。其一,即打通传统文化内部的学派、学科的畛域。例如新儒家学派的研究者往往“以儒说道”,多从积极方面来研究道家思想,反对那些扭曲、误读道家思想的主张。受新儒家学派的影响,很多学者都采取打通儒道的方法,而打通道家与周易,乃至打通道释的情况也不少见。其二,即打通中西,主要是运用西方哲学方法以及中西比较方法来研究。例如牟宗三精研康德哲学,将康德的三大批判全部重新译出,并以儒家哲学与康德哲学互相诠解,谋求二者的融通。又如唐君毅精研黑格尔哲学,其论文《庄子与黑格尔的变化形而上学之比较》亦有开拓比较研究方法的意义。台湾学界在“打通中西”方面所作的努力,还包括翻译了不少国外学者研究道家的著述以及向西方介绍、传播中国文化。
3.前后两个三十年
如果把1980年作为一个分期线,那么台湾学界的道家思想研究大致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三十年。从与大陆学界道家思想研究的关系来看,这是两个大不同的时期。前三十年两岸的道家思想研究几乎是绝缘的,与台湾学界研究势头的活跃相比,大陆学界的研究相对冷清。例如整个五十年代发表的庄子研究论文只有10篇。①后三十年,这样的局面有了巨大变化,两岸学界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渐频繁。主要有以下重要现象:(1)两岸学界联合举办的学术会议经常召开。如2004年5月在武汉大学召开的“海峡两岸首届当代道家研讨会”,2003年12月在武汉大学召开的“徐复观与20世纪儒学发展”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2009年12月在台湾大学召开的“徐复观学术思想中的传统与当代”国际学术会议。(2)两岸学者之间的访学、受聘讲课等已趋于常态化,例如陈鼓应、傅佩荣、曾仕强等都经常在大陆讲课。(3)对台湾新儒家学派的学术成果的介绍、研讨逐渐趋于完整、深入。在大陆的一些高校里,新儒家学派成为重要的研究选题。其中,四川宜宾学院和安徽师范大学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成立了唐君毅研究所和方东美研究所。(4)两岸学界之间学术成果的出版、发表,学术资料、信息的阅读、收集等方面的条件已经大为改善。这种局面的变化也影响、推动了大陆学界的道家思想研究,例如从1977年到1994年,十八年间庄子研究的论文有近500篇(部)之多,②跟五十年代相比,不啻天壤。以下拟对台湾学界对道家思想教育价值的探讨作初步的梳理。
二、对人生教育价值的探讨
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都包含着大量和人生哲理、立身处世有关的内容。近现代教育学科成立以后,这部分内容便顺理成章地进入教育学和教育思想的研究视野。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对道家教育思想的研究滞后于对儒家教育思想的研究,但仍有不少研究成果。
1.对传统论题的持续探讨
所谓传统论题,就人生教育的范畴而言,常见的基本是“为人处世”“立身之道”“人格理想”“人生智慧”等。也许这类词汇使用率过高而流于习见,但作为论题却表明了道家人生思想的魅力所在。台湾学界在这方面的探讨主要有以下两个重要特色:
(1)在学理上作深入系统的探讨。相对于儒家人生思想,对道家人生思想的确认和研究较有难度,道家人生思想牵涉到对整个思想体系的解读,较抽象、玄虚。例如,要研究老子的人生思想就无法绕开老子之“道”的诠释难题。而新儒家学者的分析论证则相对细致,如方东美把“道”分为“道体”“道用”“道相”“道征”四个方面,而后对每一方面都条分缕析。简而言之,“道体”指本体性或本质,“道用”指功能,“道相”指属性,“道征”指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③又如唐君毅的“道之六义”说,将“道”析为:第一义,有贯通异理之用之道;第二义,形上道体之道;第三义,道相之道;第四义,同德之道;第五义,修德或生活之道;第六义,事物及心境人格形态之道。④上述两种分析都表明,老子的“道”的体系结构,是由形上学(宇宙论、本体论)的性质渐渐伸展到人生处世的层面。陈鼓应的研究思路与此有相似处,他分析老子的“道”具有实存意义、规律性、生活准则三种义涵,并指出作为概念上存在的“道”所具有的种种特性和作用是老子预设的,而所预设的“道”,其实是在经验世界所体悟的道理。但这个道,“却能落实到现象界对我们产生很大的作用”“形上的道渐渐下落,落实到生活的层面,作为人间行为的指标,而成为人类的生活方式与处世的方法了。这层意义的道已经脱离了形上学的色彩……”⑤
通过上述的梳理论证,《老子》一书展现的有关立身处世的一系列准则和要求,如自然、无为、处下、不争、柔弱、清净,以及“三宝”“七善”“上善若水”,功成身退等等,自有其内在联系,并都作为“道”的内涵的显现,真正成为了立身处世之“道”。
又如关于庄子思想的特色,台湾学者往往通过对老庄的比较来阐述。普遍的看法是庄子在形上学的层面继承了老子“道”的学说,而在人生哲学的层面作了自己的发挥发展。如陈鼓应认为:“如果进一步了解,可以看出老子的道和庄子的道在内涵上有很大的不同。老子的道中本体论和宇宙论的意味较浓,而庄子则将它内转化而为心灵的境界。”⑥徐复观认为:“庄子主要的思想,是将老子的客观的道,内在化而为人生的境界。”⑦牟宗三认为:“老子的道有客观性、实体性及现实性,至少也有此姿态。而庄子则对此三性一起消化而混之纯成为主观之境界。”⑧这些论述基本上体现了一种共识。
台湾学者的这种学理探讨是跟文本研读密切结合的。他们中有不少人在文本注释解读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如陈鼓应曾花七年时间对老庄二书作了注释和今译;陈启天的《庄子浅说》亦注释之作,于庄书文义颇多创发;南怀瑾有《庄子讲记》,对内七篇作详细解说等。而他们对庄子人格境界的评说,往往是跟文本解读联系起来的。以历来认为是庄子代表作而又号称难解的《逍遥游》为例,陈鼓应认为此篇描绘了“一个自由飞翔的开放心灵”“提供了一个辽阔无比的精神空间”“表达了一个独特的人生态度”。⑨陈启天认为:“本篇为一种精神自由论,……以无己、无功、无名为精神自由之理想境界。”⑩南怀瑾则认为此篇“是代表庄子道家思想,要求适性解脱的提纲”。他们在以心灵境界、精神自由来解读庄子思想这一点上也是相当近似的。
(2)与社会实际、人生体验相联系。台湾学者在论述道家人生思想时,并未停留于学理分析和文本印证,而是经常将其与社会实际、人生体验相联系,进而生发感悟。例如,王邦雄曾将老子的“道”与孔子的“道”进行比较,他引用《易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说法,赋予“成道”与“成器”以教育学涵义。他认为,“成道”是以才能、生命去承担社会的责任使命,“成器”仅是学成个人的专业技能,而老子与孔子人格理想的共同点就是“成道”。分析至此,作者的笔锋顺势指向自身所见的台湾教育:“当前所有的大学科系均志在成器”“显然忽略了道。”⑫又如,傅佩荣在讲述道家的人生智慧时,针对社会上的拜金现象写道:“道家思想认为人如果穷一点,还有可能去掌握人生其他方面的价值。如果一个人太有钱的话,很容易沉迷于金钱的享受之中,那恐怕是得不偿失。”⑬这类话都是现代大白话,但语淡意浓,的确是从老庄思想中流露出来的。
这种发挥之笔不仅表达了作者的忧世情怀,而且体现了道家人生思想的教育功能。不过,尽管老庄的人生思想富有教育价值和功能,但从教育学的角度来审视,老庄的人格境界却有不可单纯复制、独立呈现的一面。在这一点上,台湾学者的一些看法和体认可供参考。如傅佩荣认为,一个人三十岁以前要读儒家,四十岁以后要读道家,五十岁以后要读易经。⑭南怀瑾则打比喻说,儒家是粮店,道家是药店,佛家是百货店。⑮而方东美有一段夫子自道在台湾学界颇为流传,他说:“就家学渊源讲,我是儒家;就个人性情讲,我是道家;但在宗教灵感上我又是个佛家;而在学术方法训练上我又是个西方人。”这类的现身说法分别说明了传统思想价值的时段性、特质性、交融并存性,更有助于我们理解道家人生思想的教育价值。
2.新的研究课题的开辟
(1)生命教育。1968年,美国学者华特士出版了《生命教育》一书,讨论关于人的成长与生命健康的教育问题。其后,英、日、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开始关注、倡导生命教育,各种教育和学术团体纷纷建立,一门新的教育学科就此诞生。台湾地区的生命教育最早由民间团体于1976年从日本引入,至九十年代开始被重视。1997年台湾地区教育厅设立“生命教育推广中心”,出版教师手册、编印中学六年十二册教材,并于1998年开始实施,而后还将2001年定为“生命教育年”。生命教育的内容,最初包括人际关系、伦理、生死、宗教、殡葬礼仪等五项,实行多年后,扩大为更多的取向,包括伦理教育、宗教教育、生死教育、健康教育、生涯教育、性别教育、环境教育等。⑰
生命教育涉及的内容极其广大,因而也牵动了相关学科的学术研究动向,道家思想研究即其中之一,这是因为道家思想与生命教育存在着广泛的契合度。下面是笔者收集到的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台湾地区以“庄子”和“教育”为主题词的硕博士论文题目:⑱
1987庄子教育思想研究
1995庄子生死观对死亡教育的启示
1996庄子哲学及其教育蕴义
1997庄子思维方式的教育功能研究
2000庄子美学思想在成人审美教育上的实践
2002庄子的功夫修养论及其教育意涵
2002庄子“无待”思想之生命教育意义
2004庄子思想对生命教育的启发
2004庄子生命美学对生命教育实施之启示
2005庄子生死哲学对生死教育意义之研究
2005儒道生死观对生命教育的启示之研究
2006庄子内七篇教育意涵研究
2006庄子环境思想及其在国小环境教育中的应用
2006尼采与庄子的壮美观——台湾美感教育的省思
2007庄子生命哲学对生命教育意义的研究
2007庄子思想对生命教育三个议题之启示
2009从庄子哲学论生命教育
2009从庄子之生死观论现代生命教育
分析这份目录可以得到两组信息:①从时段看,八九十年代有4篇,以生命教育为选题的仅1篇,占总数25%;2000年以后有14篇,以生命教育为选题的有10篇,占总数的71%。这反映出选题的密度与生命教育推展进度的同步性。②从选题内容看,直接以生命教育为题的有8篇,以教育思想、功能、意涵等为题的有5篇,以生死教育为内容的有5篇(与生命教育重叠的3篇),以审美教育为题的有2篇,以环境教育为题的有1篇;另外涉及比较研究的有2篇(儒道、尼采与庄子)。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研究兴趣的分布、重点所在以及旨意、方法等。
(2)身体观研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起,“身体人类学”作为人类学新的研究领域开始在国际上出现。这一学派研究者认为,身体问题是每个人、每个民族与文化的切身问题,身体不止是生理层面的肉体,更由历史、社会文化所建构而成,对人之存在与生存的关切,只有落实到对身体的关注,才是全面与切实的。⑲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对中国古代思想中身体观的研究也逐渐在台湾学界兴起。标志性事件是1991年台湾清华大学中文系主办的“中国古代思想中的气论与身体观”会议,会后出版的同名论文集也是中文学界第一部全面探讨中国身体观的著作,具有很大影响。而对道家身体观的研究,也成为这一学术思潮的组成部分,出现了一批论文和著作,例如方素真的“《庄子齐物论》之内在结构与身体的关系”、吴光明的“庄子的身体思维”等。吴文以身体思维的观点重新诠释了庄子,被收录进1991年会议论文集。身体观研究在2000年后也逐渐在大陆学界道家研究领域展开。
三、对心理学教育价值的探讨
中国现代心理学学科建设,伴随着两项重要工作,一是发掘整理古代思想文化中包含的丰富的心理学方面的资料和方法理论;一是引进、借鉴、运用西方心理学方法理论,并使之与中国传统的方法理论沟通。台湾的道家思想研究,在这方面提供了不少经验和成果。
近现代以来,道家学说以其独特的理论建构和内涵引起许多西方学者和科学家的关注和爱好,著名科学家如英国的李约瑟、美国的卡普拉、比利时的普利高津、丹麦的玻尔等,都对道家学说十分推崇。心理学界更是如此,二十世纪几位有重大影响力的学者,如荣格、马斯洛、罗杰斯等,不仅推崇道家,而且自道其学说是受了道家思想的影响。以马斯洛为例,他以“动机”和“需要”的理论著称于世,该理论将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递进层次。但是,这种理论也是有缺陷的,对个体意志的过分重视以及过度发展,会产生一种焦虑、机械、自我膨胀的病态人格。因此,马斯洛后来又提出了“无为的动机”理论,而这一理论正是受到老子的“无为”学说启发而产生的。马斯洛对老子的“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为心”等观念作了较系统的研究,认为这些观念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因此自我实现应该强调自主、自发的原则,而“无为的动机”可以看成是更能促进自我实现完成的动机。⑳
上述关于马斯洛理论与道家学说关联的评介见于1977年出版、由郭有遹编著并作为台湾大学教材的《创造心理学》。该著是笔者见到的最早在中文学界探讨西方心理学理论与道家思想关系的一本专著。该著还介绍了人本心理学的另一位大师罗杰斯受老子“无为”观念影响而形成的“以患者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法”。这一治疗方法主张在治疗过程中让患者倾诉,而治疗者主要是倾听,并以关注、称赞的神情和态度激发对方产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办法,罗杰斯提供的一批治疗案例显示了这一治疗法的有效性。对此,郭氏评论道:“可见老子的处无为之事并非谈玄而不负责任,而是洞察人生之后得到的创见。”㉑另外,该著还辟有章节,将西方心理学上的“夏克托尔观念”即“以客体为中心的知觉模式”与老子思想进行沟通。
早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后来成为国际知名心理学家的李绍崑,长期致力于研究并向国内心理学界介绍人本心理学,对马斯洛、罗杰斯的学说都很熟悉。李绍崑对道家亦有研究,并因这种独具的学术背景在美国大学给博士生讲授过“道家心理学”。据李氏介绍,马斯洛对道家学说有特殊的兴趣,在其《科学心理学》中多次提及“道家心态”,更在第十章专门讨论了“道家的客观性”以及“道家型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李绍崑甚至认为,马斯洛的道家客观性的理论比他早期有关动机的理论更为重要。㉒李绍崑仔细研读过马斯洛的遗著《人性的远征》,据他统计,该著引用道家的论述计多达三十次。李氏介绍,马斯洛在其书中表述的他所理解的道家型科学家和教育家,具有这些特点:回归道家型的观点,学会不侵犯、不控制,让孩子们自己学会成长、学会自我实现,要更多讲究自动、自发,而更少要求预估和外在控制,要有道家型的容受力,必须仔细聆听等等。㉓这些或许有助于理解上述《创造心理学》所做的介绍和一些沟通的尝试。
①②王建疆:《老庄人生境界的审美生成》,人民出版社,2006年。
③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2005年,第221页。
④唐君毅:《中国哲学原论导论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⑤⑥⑨陈鼓应:《老庄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
⑦⑧⑩(转引)李世家:《近期台湾哲学》“老庄学研究”,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13、185、123页。
⑪南怀瑾:《禅宗与道家》,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年。
⑫王邦雄:《谈儒道两家的道》,见《中国文化论文集(三)》,台湾幼狮文化公司,1981年。
⑬傅佩荣:《老庄的智慧》第四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⑭中国新闻网2007-4-21载北京青年报报道。
⑮南怀瑾:《论语别裁》“学而第一”,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
⑯方东美:《中国哲学精神及其发展》(上册),台北黎明文化公司,2005年。
⑰钮则诚:《台湾生命教育的内容》,人民政协报教育在线周刊,2006-11-8。
⑱见所列研究生论文《从庄子哲学论生命教育》(见豆丁网)所附参考目录。
⑲李清良:《中国身体观与中国问题》,学术批评网,2006-8-1。
⑳㉑郭有遹:《创造心理学》第四章第四节,台湾正中书局,1977年。
㉒㉓李绍崑:《美国的道家心理学》,豆丁网、华人心理网,2005-7-30。
(责任编辑:赖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