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专业实习改革与探索

2015-04-18廖小飞白恩健许武军

纺织服装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信息工程工程师案例

廖小飞,白恩健,许武军

(东华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201620)

一、专业实习存在的问题

专业实习作为高校本科专业教育的一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一方面,在学生完成理论课程后进行专业实习,能够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专业实习为即将就业的学生提供实践经验,以增加就业机会或者获取更好的工作机会[2]。

目前绝大多数高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均开设了专业实习课程,总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实习方案和实习指导,所以还存在如下一些问题:(1)实习内容没有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吻合。由于实习单位是由学生自己联系的,实习内容也是由实习单位自行安排的,导致一些学生的实习内容与本专业要求不符,有些学生甚至在实习单位从事一些资料统计等工作,不但没有达到实习的目的,反而浪费了学生的宝贵时间和精力。(2)实习内容系统性较差。实习单位分配给学生的实习任务是由实习单位的项目进度决定的,而学生的实习时间有限,不能从头到尾进行一个系统性的项目实习,导致学生的实习缺乏系统性。(3)实习过程难以测评。学生的实习结果评定由实习单位给出,学校和教师无法全程跟踪学生的实习情况,难以对学生的实习效果进行测评,无法避免实习中出现与专业要求不符的情况,也无法为下一年度学生的实习提供指导和帮助。因此,为了使学生达到实习的目的,需要对专业实习课程进行改革和探索[3]。

我校(东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是第一批获批实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的专业。为了使学生达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实习环节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4]。为此,我们围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培养目标,参考当代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趋势,对专业实习进行了改革和探索。

二、专业实习改革方案

1.对专业实习内容进行改革和探索

为了提供有效的实习内容,我们根据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特点,结合学院实验室已有的实验设备,通过调研实习单位的项目开发情况,设计出一些适合本科生的实习案例,供学生在实习单位进行实习。实习案例的开发以企业为主体进行,案例一方面要体现出当前电子信息行业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要难易适中,适合本科生实践。

我们与企业共同设计企业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专业实习内容,为本专业学生设计实习案例。这些实习案例按照功能可分为互联网软件系统、嵌入式系统、智能移动设备系统等种类供学生选择。例如设计和开发网络协议栈,能够实现协议栈模型和各层主要协议,包括协议栈的架构、网络接口层、IP 层、UDP 层、用户接口层的实现。通过这些案例,学生不仅能够对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和深入学习,而且能够培养软件设计和系统开发能力,完成此案例即可认为已达到软件开发工程师的水平。

将设计案例作为一个参考,学生还可以根据情况对设计案例进行扩展和深入,将功能进行扩充,或者根据自身情况和公司新项目的需求设计新的案例,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体现和发挥。

2.对专业实习模式进行改革和探索

学生在实习时可以选择多种角色,主要是两种类型:(1)按照项目开发流程,可分为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系统测试等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某个阶段进行实习,也可以选择全部阶段进行实习,这样将项目的开发流程完全熟悉一遍,提升自己的项目开发能力。(2)按照公司的组织结构,可分为设计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硬件开发工程师、测试工程师、项目经理等角色,学生在项目实践中的不同时期充当不同的角色,这样可以将所有角色的工作性质与职责均熟悉一遍,增加自己的技术能力和项目经验。

我们注重学生在专业实习中的团队和协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实习的不同阶段选择某一角色时,其他学生将选择另外的角色,他们之间需要进行协助才能完成整个项目,在这期间团队协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完成项目后,每名学生可以轮流更换一下角色,再对项目进行一次开发和实践,这样不但提高了实践效果,而且每名学生对不同角色也得到了一次体验。

3.对专业实习测评方式进行改革和探索

为了能够全程跟踪学生的实习情况,我们对学生采取定期汇报与总结的方法,每名学生需汇报自己的实习内容、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实习计划等。如果学生不便回校,可以通过邮件发送周报进行汇报。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进行管理,可以了解每名学生的动态以便及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实习。同时,我们与企业导师保持沟通,共同监督学生的实习情况。

在专业实习中,学校、学生、企业三者进行角色融合,共同参与到实习中相互协作完成。首先学校根据系里现有实验室的设备条件和当前企业的开发项目,设计出适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实习案例,然后将案例交给企业相关人员进行评估,学校再根据反馈意见对案例进行修改和完善,形成最终的实习案例。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案例进行实习,在实习中,学校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监督,企业导师对学生也进行指导和协助。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改革和探索,最终解决了当前专业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卓越计划”的要求,培养学生成为具有一定的项目开发能力和经验、能够从事电子信息行业的人才。

三、专业实习改革的效果

对参加过本实习课程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评议,反馈结果表明,学生对本课程的改革较为满意,对于“实习项目安排是否合理”和“实习是否达到了自己的期望”这两个问题,均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表示很满意,这说明他们对本专业实习课程的改革有较高的满意度。参加过本实习课程的学生具备了较强的开发能力和项目经验,在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嵌入式系统专题邀请赛、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赛车竞赛等活动中,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就业的学生也在电子信息行业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1]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仇润鹤,孙培德,刘堂友,等.电气信息类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S1):358-360.

[3]廖小飞,陈雯,许武军,等.基于案例教学的嵌入式系统课程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5):76-77.

[4]仇润鹤,白恩健,刘堂友.东华大学“卓越工程师”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EB/OL].(2012-09).http://jw.dhu.edu.cn/dhu/news/website/dzgc_11.html.

猜你喜欢

信息工程工程师案例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江苏高速公路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青年工程师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信息工程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计算机网络在电子信息工程中的应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