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槌敲下的是沉甸甸的责任
2015-04-18
法槌敲下的是沉甸甸的责任
文/曾智湄
2007年的一天,张某在“长富”安排下,在深圳横岗镇从“三毛”处接回一块海洛因带至住处。“长富”让张某乘火车把海洛因带到北京。张某因害怕,没有前往,却让李某把海洛因带到北京。李某携带100多克海洛因,乘坐深圳至北京西的列车前往北京,在列车上被民警查获。
多年审理未成年案件的直觉,让我感到张某、李某两个孩子一定有着不寻常的家庭环境和成长经历。我立刻提讯了二被告人,和他们分别谈心。当我在问及张某的父母时,他低着头怯怯地说:“我没有父母。”:当时,我心理一颤,“是一个失去双亲的孩子!”后来,他跟我说,虽然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奶奶不管他,也管不了他。他时常去网吧,在网吧结识了一些朋友,这些人带着张某吸毒,混得时间长了,慢慢地就要张某帮他们带毒品到异地。
李某的父母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异了。李某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迫于生计从早到晚工作,很少有时间和李某在一起,也很少管李某。长大后的李某常出入网吧,结识了张某。张某把李某带入了毒品这块禁地。
张某在接到他“上级命令”,要将100多克海洛因带到北京时,有点害怕,于是他找来了比他稍小一点的李某,张某和李某就这样走上了运毒的道路。
两个孩子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还要小,身材略显矮小,跟我说话时也总是低着头,眼睛怯怯地向上看着我。
判决书写好——张某、李某均犯运输毒品罪。法槌敲下,那份沉甸甸的责任重重地压了下来。那几天,这两个南方孩子矮小瘦弱的身材总是在我眼前闪现,苍白稚嫩的脸,闪烁而有点畏惧的眼神让我震颤。他们未谙世事,却触犯刑律,涉毒犯罪。主观的、客观的各种因素导致了犯罪行为的发生。缺少家庭的温暖和关爱,使得他们过早地步入社会。社会的复杂背景,他们无法分辨,走向了犯罪的深渊。家庭不完整的孩子,需要社会更多的关爱。我们需要完善更多的未成年人关爱机构,让关爱缺失的孩子感到温暖,接受正面的信息、教育,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发生。
宣判后,我和他们两人分别进行了释法教育:“刑期很长,但对于他们刚开始的人生来说只是一小段,手中的一纸判决只裁判了他们的过去,不能裁判他们的未来。过去的都已经过去,未来一定要踏踏实实、坦坦荡荡地做人!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勇敢、坚强、积极地生活!我会一直成为他们的倾听者、帮助者,任何时候都可以和我联络,我会肩负起一名少年庭法官的社会责任,用爱让他们的生活重燃希望。”
法官心语:少年庭法官,既是秉公执法的法官,又是温润如水的妈妈。少年庭法官,既要有娴熟的法律技能,深厚的法律功底,还应有一颗善良之心,一份体恤之情。少年庭法官,要在法与情中锻造人民法官的担当。
(以上人名均系化名)
责任编辑/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