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上的游戏
2015-04-18
法庭上的游戏
文/张莹
“小利爸爸,请你和孩子一起做个游戏。给你一张白纸和一个玻璃球,你想象一下小利就是这个玻璃球,他想在白纸上无拘无束的跑来跑去,对白纸边缘更是充满了好奇,你怎么做才能保护他不从白纸上掉下去?”
“把白纸的边缘折起来,四周都给它围上就掉不下去啦。”尝试了几次,小利爸爸终于想到了办法。
“对,就像游戏里体验到的,要保护‘孩子’就得给他设‘墙’。具体到生活中就是对孩子进行法律教育,使他明确行为底线,知道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
“谢谢法官,我明白了。孩子犯罪,我也有很大责任。感谢民警和法官及时挽救了他。”小利爸爸诚恳地说。
听到小利爸爸这番通情达理的话语,我不禁想到第一次见小利爸爸时的情景。
16岁的小利原系某校学生,因涉嫌犯故意伤害罪被羁押,后被起诉至北京市海淀区法院。从综合社会调查结果和心理测评报告中,我发现小利一贯表现良好,但成长经历特殊,他犯罪的主观恶性不大,经过及时的教育是可以感化的,但要巩固挽救效果,必须得到家庭和学校的支持与配合。孩子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而要挽救这些孩子,先要教育好他们的家长。于是,我决定将亲职教育作为本案工作的重点方向。
可第一次见面,小利爸爸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我就想不明白了,那么多人犯罪,警察为什么不抓别人非抓我儿子?我儿子年纪小,还在上学,关几天教育教育还不行吗?我家三代单传,他要是被判了刑,让我们一家以后怎么活?!”
我决定转变思路,先安抚小利爸爸的情绪。“如果不是被民警及时抓获,您的孩子有可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您有没有想过,孩子失足犯罪,您作为父亲有哪些责任?您想想看,让孩子吃饱穿暖的同时是否关注过孩子的心理健康?关心孩子学习成绩的同时,是否忽视了对他的道德和法律教育?”
小利爸爸似乎听进了我的话,刚才还气鼓鼓的他一下子陷入了沉思。为巩固亲职教育效果,我决定趁热打铁,在法庭上再次对其进行教育,并采取了亲子游戏的方式。
我还多次做学校工作,从保卫处、德育主任一直找到校长,学校破例同意接收小利继续上学。最终法庭依法对小利从轻处罚、宣告缓刑,并召开了缓刑帮教座谈会。我收集了记录小利闪光点的奖状和照片,配上温情的“法官寄语”和音乐,制作成视频短片在法庭上播放,鼓励他告别迷茫的昨天,珍惜转折的今天,争取幸福的明天。这一切有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小利的心田,他一再向法庭表达自己改过的决心,并向法院送来锦旗以示感谢。
法官心语:很多孩子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家庭教育问题。要挽救这些孩子,仅靠法官开庭时单一的言语教育远远不够。家长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北京市海淀区法院采取多种方式为家长们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以上人名均系化名)
责任编辑/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