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畜牧产业发展 集聚龙江经济动能

2015-04-18祖伟

奋斗 2015年10期
关键词:畜牧发展

祖伟

加快畜牧产业发展 集聚龙江经济动能

祖伟

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强调,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这些重要论述科学把握了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基本趋势,指明了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方向,是发展的航标灯,也是发展的方法论。

一、加快畜牧产业发展,集聚龙江经济动能的思想认识

一是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向种养加全产业链延伸,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现代农业结构,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二是国内未来一个时期对高品质食品、乳制品、肉制品需求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同时,国产乳制品、肉制品替代进口产品也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三是龙江自然条件优势突出,粮食总产量、玉米产量、秸秆供应量、草原面积、干草产量、青贮玉米产量充分,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和供给优势。四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扶持措施,为打造高品质畜产品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大力发展畜牧业,可以丰富食品工业原料选择进而吸引食品加工企业落户,推动全省食品工业特别是高品质食品工业发展。

二、加快畜牧产业发展,集聚龙江经济动能的发展措施

(一)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持新建牧场在配种、饲料配方管理、非人工挤奶、粪便再利用处理方面采用先进技术,奶牛的鲜奶单产、产奶量、体细胞数量、菌落数等指标完全符合高品质巴氏消毒奶生产需要,成为标准化规模饲养的典范。创新投入方式,通过财政补助、贷款贴息和股权投资等方式,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标准化适度规模养殖场。优先支持畜产品加工、饲料生产等涉牧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大肉牛基础母牛扩群增量项目实施力度,提高肉牛牛源供应能力。发展特色畜禽规模养殖。到2020年,支持新建、改扩建300头以上规模奶牛场1000个,年出栏3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500个,年出栏3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1000个,全省畜禽养殖规模化比重达到60%以上。

(二)加快畜牧业核心技术应用。支持畜禽、青贮玉米与牧草优良品种引进、选育和扩繁。鼓励畜禽种业企业以股份合作等形式联合科研机构建立研发平台,推动联合育种。完善畜牧良种补贴政策,扩大良种覆盖面。推广畜禽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等。鼓励扩大弗莱维赫乳肉兼用型牛群体规模,推广和牛改良牛饲养、奶公犊直线育肥技术。加强地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支持民猪等地方优良品种的开发和利用。推广母猪生产能力配套技术,降低养殖成本。支持养殖企业应用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的精准管理。

(三)促进种养紧密结合。推广以农垦“1头牛+2亩地”为代表的“集中规模饲养+适度规模牧场+合理饲料用地”的良性生态循环种养模式。鼓励养殖企业、种植合作社及农机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签订合同、相互参股等方式进行对接,使养殖者既有稳定的精粗饲料来源,又有消纳粪污的出口;使种植者既能提高收入,又能获得稳定的优质有机肥料,通过循环生产,促进土地“三减”。

(四)加快饲草饲料产业发展。扩大粮改饲试点范围,支持青贮玉米和紫花苜蓿等饲草饲料作物种植。实施窖贮生产补贴政策,支持青黄贮发展,部分缓解秸秆焚烧问题。到2020年,全省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350万亩,玉米青贮贮量达到1200万吨。

(五)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省。我省是全国两个未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省份之一,是全国6个未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的省份之一,连续12年保持了牲畜口蹄疫疫情稳定。要继续贯彻落实《黑龙江省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3-2020年)》,确保到2020年,全省建成牲畜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无疫区。要深化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执法监督和技术支撑体系,加强无疫区建设法制保障和公共财政保障。完善动物疫病防治和动物卫生执法基础设施建设,落实动物疫病监测与净化经费。加快构建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制定与市场价格挂钩的扑杀动物补贴标准。完善省级动物疾控中心建设。提高村级防疫员补贴标准,探索政府购买兽医社会化服务新机制,支持产加销一体化企业创建生物安全隔离区。建立健全无疫区建设相关的法规制度、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体系,一旦出现疫情,快速反应,防止疫情扩散和蔓延。

(六)加强畜禽排泄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支持规模养殖场配套建设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设施,推广干清粪方式,开发多途径的养殖排泄物肥料化、能源化利用模式。出台生产和使用有机肥的补贴政策。利用全省农村面源污染集中连片整治项目已建成的区域性粪污处理设施,开展逆向BOT(建设、经营、转让)试点。到2020年,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75%以上。

(七)提升畜牧业市场主体的合作化、组织化、规模化、产业化。引导养殖散户和规模养殖场联合建立畜牧专业合作社,鼓励畜牧专业合作社增资扩股、跨区域重组,建立联合社。引导畜牧专业合作社和规模养殖场建立标准化屠宰、加工企业,兼并重组现有小规模屠宰加工企业。支持畜牧专业合作社、规模养殖场联合饲料企业,合作开展饲料加工。支持畜产品加工企业建立生产基地,通过参股入股、利润返还、订单收购等形式与养殖户或合作社结成稳定的利益关系,促进产业化发展。

(八)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技术服务组织开展技术推广、牧场托管、投入品供应、金融信贷等生产性服务。增加政府购买公益性畜牧业服务的投入预算,鼓励向专业服务组织购买易监管、可量化的公益性服务。不断提高各级公益性畜牧服务机构的装备水平,增强服务能力。加大生鲜乳第三方检测的实施力度,增加供需双方诚信,兼顾乳企、奶农双方利益。

三、加快畜牧产业发展,集聚龙江经济动能的发展氛围

(一)抓学习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开展“应常态、增信心、强定力、促发展”活动,通过开展集中学习、专门辅导、专题研讨等,深化理解,统一认识,提振信心。发挥舆论先导作用,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依托畜牧兽医政务网、信息网平台,搭建宣传栏、展示窗等宣传阵地,以文字、图片、音视频、访谈互动等组织推介,展示新面貌、新气象,传播好声音、正能量。

(二)抓典型示范,发挥引路作用。培养、树立、宣传在加快畜牧产业发展,集聚龙江经济动能中涌现的艰苦创业、推进改革、服务群众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做好典型事迹和典型经验的挖掘整理,选树一批为现代畜牧产业改革发展创新做出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和群体,激发畜牧战线党员干部群众投身现代畜牧产业改革发展创新大潮的热情。

(三)抓“三严三实”,优化发展环境。一是下力气解决好制约产业发展难题。围绕畜牧产业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支持品牌体系建设,支持具备优势条件的畜产品加工企业做强做大,支持企业开展跨境合资合作,支持新产品研发与设计,支持采取国际标准组织生产;围绕市场营销不畅的问题,加快发展“互联网+畜产品”营销,优先发展冷链仓储物流,积极拓展畜产品对俄市场;围绕融资渠道不宽的问题,吸引国内外直接投资,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增加信贷资金投入,设立畜牧产业基金,建立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盘活畜牧生产领域存量资产,推动畜牧业保险改革创新。二是下力气解决好制约产业发展作风问题。深入基层、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推动畜牧部门由生产主导型向监管服务型转变。继续深化畜牧业行政审批事项改革,进一步提高审批速度,简化审批手续。对重大项目实行“绿色通道”。加大执法监管力度,深入开展突出问题治理,全面强化风险防范和应急处置。

(四)抓责任落实,确保发展成效。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责任。开展实地监督检查,适时跟踪问效。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生根。强化问责,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坚决打通省委、省政府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有效提升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

(作者系黑龙江省畜牧兽医局党组书记、局长)

责任编辑/胡蕊hurui@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畜牧发展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畜牧新规划 迈向现代化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