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5-04-18何健
何健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人民医院骨科 百色 533000
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何健
广西百色市右江区人民医院骨科 百色 533000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 方法 将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患者治疗意愿分为锁定钢板组和手法复位固定组,每组各40例,分别实施锁定钢板治疗和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固定治疗。随访6个月,采用Neer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锁定钢板组总优良率90.0%(36/40),手法复位固定组总为67.5%(2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5%(7/40),手法复位固定组为47.5%(19/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充分评估患者伤情的基础上,对肱骨近端骨折实施锁定钢板治疗,固定牢靠,优良率高,不良反应少。
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固定
肱骨近端骨折属于肩关节周围骨折,是骨科常见的骨折类型,约占全身骨折的4%~5%。治疗的目的在于良好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 恢复肩关节正常功能。目前对采用何种治疗方法尚存争议[1-2]。2011-05—2014-05,我科对80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分别实施锁定钢板与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固定治疗,现将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患者均经影像学确诊,均为新鲜肱骨近端骨折,骨折类型均为NeerⅠ型和Ⅱ型外科颈骨折。排除肝肾功能不全及合并有其他禁忌证患者。按患者治疗意愿分为锁定钢板组和手法复位固定组,各4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骨伤类型、分型等临床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患者基本情况的比较
1.2 治疗方法 (1)手法复位固定组:根据骨折类型分为分为外展型和内收型手法复位。外展型骨折:2%普鲁卡因局麻,患者坐位,助手沿外展方向进行牵引,同时在肩部进行反牵引。操作者用两拇指捏住肱骨骨折近端外侧,其余4指环抱骨折远段内侧。矫正复位后牵拉将患者肘关节内收。复位正确后使用4块夹板超关节固定,同时使用扎带将其余的3块固定好的夹板绑在一起。另外使用胶布将夹板固定在肩部皮肤上,固定肱骨近端。即可活动手、腕及提肘动作。2周后开始功能恢复锻炼,一般从肩部进行小幅度功能锻炼。3周后进行大关节活动锻炼。4周后可进行大幅度功能锻炼。6周后可进行轻量负重训练。内收型骨折: 治疗原则与外展型相同, 手法及固定形式相反。骨折合并脱位者:先整复脱位再按上述方法整复骨折。(2)锁定钢板固定组:手术在骨折后3~7 d进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仰卧位。采用三甲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在透视下进行间接复位后克氏针临时固定。锁定钢板置于三角肌止点前缘,近端置于结节间沟后方约5 cm、大结节近端下方5 cm处。用 1枚拉力螺钉将钢板固定于肱骨远端骨折块上。拧紧螺钉使骨折自动复位。使用带螺纹的导向器拧入锁定钢板上的锁定孔,钻孔后锁定螺钉进行锁定固定。小结节骨折以及肩袖损伤,采用5号不可吸收缝线钢板上固定孔缝合,避免游离骨折块影响血供。术后使用三角巾固定,第2天开始患肩被动活动。1周后开始主动运动,术后6~8周开始抗阻力训练,随访6个月。
1.3 疗效评价 应用Neer肩关节评定标准[3],采取百分制评分,其中疼痛为35分,功能为30分,肩关节活动范围为25分,解剖为10分。总分90~100分为优, 80~89分为良, 70~79分为可,0~60分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治疗效果 2组患者均获随访6个月, 依据Neer肩关节评定标准:锁定钢板组总优良率90.0%,手法复位固定组总优良率6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Ⅱ型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效果的比较
注:2组相比较,χ2=6.050,P=0.014﹤0.05。
2.2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 锁定钢板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5%,手法复位固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注:2组相比较,χ2=8.205,P=0.004﹤0.05。
3 讨论
肱骨近端主要由肱骨头、大结结、小结节、干骶端四部分组成。1970年Neer CS根据骨折解剖位置、移位程度及移位骨折数目将肱骨近端解剖特点将肱骨近端骨折分为六种类型,不同类型骨折其损伤严重程度和血运状况不相同[3]。本组均为Ⅰ或Ⅱ型,Ⅰ型骨折比较单一,骨折位移均<1 cm,骨折形成的角度<45°,周围组织受损轻,部分病例可能出现骨折端陷插。该类型骨折相对稳定,愈合快。Ⅱ型骨折主要表现为关节段骨折,其骨折严重程度和骨折位移及骨折形成角度均大于Ⅰ型。肱骨血运受到严重损伤。采取手法复位夹板石膏固定方法,因骨折复位难度大,同时如夹板固定位置不当,引起夹板过长抵在肘窝会使血循环受阻,导致前臂肿胀难消,通常有复位不成功或复位成功而固定不稳,出现再移位而使治疗失败。特别是对大结节出现明显位移则需手术治疗[4]。但本组Ⅱ型骨折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移位,因此仍可采取手法复位治疗或者手术治疗。锁定钢板固定能较好吻合骨折处,稳定两端骨折,固定牢靠,防止关节粘连,减少肌肉萎缩,提高关节活动度,加强肌肉力量[5]。便于早期开展功能锻炼。即使腹位欠理想,通过早期锻炼亦可明显改善肩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本结果显示,锁定钢板组总优良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手法复位固定组,与文献报道[6-7]一致。治疗中需注意:(1)选择长度足够的桥接钢板,固定的螺钉尽量少,一般桥接钢板长度应是骨折区域长度的2倍左右。固定的螺丝要分布均匀,一般采用隔孔固定。另在骨折段需要预留3至4孔不进行螺钉固定,增加工作长度,减少局部负荷,避免钢板断裂。(2)治疗前应充分评估伤情:因肱骨近端骨折人群中60岁以上患者比例高[8],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应积极将血压血糖等控制在手术允许范围。对老年患者应用锁定钢板方式应谨慎。特别对于有较严重基础疾病患者实施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更更为适宜。
[1] 王军伟. 肱骨骨折保守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J].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14):81-82.
[2] 王干威,陈海波. 肱骨近端骨折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 2009,47(21):71-72.
[3] 杨吉青,尚希福. 肱骨近端骨折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08,11(4):392-394.
[4] 高如峰. 锁定钢板和传统内固定治疗老年肚骨近端骨折患者的疗效对比[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 31 (17):3 288-3 290.
[5] 来喜,许世存,郑廷忠,等.人工肱骨头置换及锁定接骨板治疗老年肱骨头粉碎性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20(7):492-494.
[6] 郭锐. 肱骨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0):115-116.
[7] 杨林平. 肱骨近端骨折保守与手术治疗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1,6(35):95-96.
[8] Kannus P,Palvanen M,Niemi S,ct al.Rate of proximal humeral fractures in older Finnish women been 1970 and 2007[J].Bone,2009,44:656.659.
(收稿 2014-12-22)
R683.41
B
1077-8991(2015)01-00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