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词“给力”登上党报头条

2015-04-17

法治新闻传播 2015年6期
关键词:给力热词头条

■热词“给力”登上党报头条

2010年11月10日,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是 《江苏给力 “文化强省”》,一下子成为人们关注和讨论的焦点。成为焦点的原因并不是头条文章本身,而是因为标题使用了网络热词 “给力”。

“给力”一词,有人认为可能源自东北或闽南方言,有很棒、很精彩的意思,现多用来形容事物 “够劲” “使人振奋”、 “感到力量”等。开始广泛使用“给力”一词的,是一家叫作 “给力网”的网站,该网站很受一些男性网友的欢迎, “给力”一词开始慢慢在他们当中流传开来。而 “给力”得以“比较流行”是发生在南非世界杯期间。由于恰好能很好地表达网友看球赛时的情绪, “给力”一词开始成为热门词汇。到了当年9月, “给力”大范围流行,网帖的标题以及网友的回复里常常用到。到了11月, “给力”在网络博客、网络论坛里铺天盖地出现,按照百度搜索提供的结果,仅仅在进入11月以来的10多天里,标题里含有 “给力”一词的新闻条数竟然就已多达600多条。而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使用 “给力”一词,更使这股 “给力热”达致 “登峰造极”。

据 《江苏给力 “文化强省”》的作者——《人民日报》江苏分社副社长赵京安介绍,她的原稿标题是 《“文化强省”看江苏》,文中并没有提及 “给力”这个词。原标题 《“文化强省”看江苏》顺利通过编辑流程的前两关,到了总编室时,《人民日报》几个年轻的编辑共同想出了《江苏给力 “文化强省”》这个题目,另外还拟了其他几个标题备选,究竟用哪个更好,大家都不确定,最后,由值班老总拍板敲定最后的标题。 “我感觉这个标题改得很好,跟年轻人很匹配,因为文化产业本来就是年轻人所喜欢的。”赵京安说,从这个标题可以看出,报社很开明、很包容,报网互动的意识很强。

【评 点】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标题使用 “给力”一词后,全国多家媒体都不约而同地使用了该词。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11月12日一天, 《重庆晨报》 《沈阳晚报》 《成都商报》 《西部商报》 《燕赵都市报》 《生活新报》 《东方早报》《济南时报》 《江苏法制报》和 《南京晨报》10家媒体都在报道标题里用了 “给力”一词。

网络热词登上 《人民日报》引发热议,有学者认为 “人民日报的给力标题”是一种信号,今后传统媒体可能会越来越多地使用网络媒体的词汇,这对传统媒体来说也是一种与时俱进,给读者一种新鲜感,能很好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观 点】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博士朱强:民间语汇补充、进入、修正主流的官方语言,是语言发展的常有现象,人们不需要莫名惊诧。

●江苏省社科院副研究员方明:当下网络热词之所以能被主流媒体认可,是基于一个前提:如今,绝大多数的网络热词事实上早就摆脱了当初网友纯粹自娱自乐的特性,现在的网络热词确切地说也是一种社会热词,大部分与社会热点事件相关。

●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陈颐:媒体不要盲目跟风,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是约定俗成的,要让人看得明白、听得懂。不分场合,硬是要用网络上流行的词,并不一定就是代表贴近读者。

猜你喜欢

给力热词头条
微头条
热词
热词
热词
热词
《头条》(四首之三)
头条
巧用夸张,打造高效数学课堂
头条
让备课“给力”语文课堂